APP下载

“项目化清单”:基于问题的过程管理变革

2018-07-29陶静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陶静

摘要:“项目化清单”就是将学校错综复杂的事务在人性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形成有事、有理念、有过程、有标准、有标志、有反馈、有时间的管理清单。学校管理人员要通过角色转换,尝试“先理后管”,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试定“项目化清单”,并通过绩效挂靠,保障“项目化清单”推进,实现学校管理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变革。

关键词:项目化清单;问题管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B-0046-04

项目清单的概念来源于工程项目标准化建设,从本质而言是对无生命物的一种高质量、标准化的时间管理模式。学校事务错综复杂,虽然管理的过程是对事务的管理,但最终目标却是落脚在有生命的人的发展上。人有异同不能简而划一,因此学校管理在借鉴项目清单管理经验的同时,在项目与管理之间增加了“化”字,这里的“化”可以诠释为人性化。“项目化清单”就是将学校错综复杂的事务在人性化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形成有事、有理念、有过程、有标准、有标志、有反馈、有时间的管理清单。“项目化清单”成为牵头行政实施项目的重要抓手,记录着每一个项目成长落地的经纬脉络,从而体现了学校管理向精细化方向的转变。

“项目化清单”是基于“问题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它让管理者正视和锁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推断问题解决之后的预设成果,逐一列出成果标志,研究问题特性和问题的形成规律,设计有效改进措施,把预设成果变成现实,让管理者能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做什么,怎么做。

正视和锁定当前管理中的问题和制定学校问题改进的方案的优劣,直接反映了管理者的思维水平、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进而决定问题改进能否成功。只有想明白,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做明白。

一、角色转换,尝试“先理后管”

新时代教育,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从“有数量”到“有质量”。在“有质量”发展的需求之下,学校的管理者角色需要逐步向管理过程中的中上游迈进。角色身份的转变自然要求管理思路的转变。俗话说:“三分管,七分理。”可见,理比管更加重要。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一个时期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改进?这更加需要管理者去理清思路,理顺心气,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在理的过程中,我认为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当前工作中急需改进的;二是自己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三是锁定问题后,要把问题清楚地表达出来。

一是要立足学校管理的全局进行整体构建。行政管理人员在制定计划时,可以围绕党风廉政建设、文明校园建设、教学管理、后勤保障、校园安全、教育宣传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编制“主体责任网络图”。“主体责任网络图”重点包含“清单内容、清单要点、责任要求、人事协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作用相当于项目立项初期的“婴儿保育房”,通过图表的呈现方式让“人、质、权、责”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可以说这是学校推进“项目化清单”管理工作的源头。

二是在计划中要体现认识层面的系统思考,给学校分管校长主动权和自主权。围绕“主体责任网络图”,分管校长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要素、内容和具体情况,结合部门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分管工作的特色与亮点。一是要思想先行,提前谋划;二是要细化落实,追求高效;三是要变招管理,开拓创新;四是要强化督查,及时反馈。最终在分管校长的带领下,项目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份操作性强、执行效率高、特色鲜明的项目化清单。

三是体现实践层面的结构化建构,把不同的项目变成一个个立体的任务。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是有限的,而事情是生生不息的。不同的项目之间存在一定的异同点,找出相同点才能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不同的项目在实践层面上通过模块化分解为一个个立体的任务,各个中层行政在部门的项目清单上都有各自的“自留地”,在发展上都有自主的空间。校长室在其中只发挥引导员、参谋员和服务员的作用,对各部门的制定的项目清单予以把关和指导,给予人、财、物的优化保障,以确保项目清单切合实际、方法措施确实可行。

例如,过去布置工作任务,我们是讲方案、考核评价占用多数管理精力,往往是发现任务完成质量未达预期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做调整。而现在的我们学校行政管理者从项目实施管理角度,对任务进行全局整体构建,打破部门之间交叉工作的扯皮,让各部门都在为项目服务,突出的管理中心是过程,管理主线是项目化清单,管理手段主要是协调、监督和考核。可以说90%的精力用在了过程的管理之中,保证每一个项目在发展预期的过程中始终高质量推进,项目的评价从追求全局最优,而不是部门最优,从结果评价转为过程性的“疊加式”评价模式。

二、分析现状,试定“项目化清单”

思路转变,工作机制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项目化清单”是牵头行政实施项目的重要抓手,这是精准定位、“问题管理”的核心所在。可以说“项目化清单”定位和过程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项目实施最终的成败。2017年暑假以来,学校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

——以过程管理为中心,以“项目化清单”为主线,以协调、监督、考核为手段,做好项目化管理,行使好建议权、监督权、考评权。通过优化过程管理,加强了每个运行环节的管理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照规定的程序运作;通过优化考评体系,建立了一个内容全面、职责清晰、指标量化、目标明确的评价考核体系,使学校工作形成持久落实力;通过优化管理体系,不断改进管理程序和步骤,促使其进一步满足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 实现学校各项工作从先进到更先进的良性循环发展。

——以绩效考核配套制度为中心,以追求全局最优为主线,以约束、激励、考评为手段,做好内部管理,举一反三,持续改进。据不完全统计,自实施“项目化清单”以来,已经梳理制定各类制度30余项,其中综合管理类5项,党建类1项,教育管理类5项,教学管理类10项,绩效考核类5项,资金管理类2项。同时,还在不断地新增和修编。

——以改變工作职能为重心,实现工作“三级跳”。党政领导要从日常事务中跳出来,项目负责人管思路管方向,党支部书记管监督管思想;分管领导要从日常工作中跳出来,以统筹和指导日常工作为主,以发现和指出工作问题为主;部门领导要从日常业务中跳出来,要精于业务,再高于业务,更要善于业务的管理。

例如,在我校的学科教学质量总体尚可的情况下,2016年度区级绩效考核排名非常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学校在其他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为此我让各部门的行政在分管校长的带领组织下,思考一个问题“阻碍和影响我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主要问题和症结在哪里?”行政们都在思考,到底什么原因制约和影响了学校的全面质量提升?经过思考和讨论,我们发现,影响我校全面质量提升有诸多因素:如教育宣传、教师的教育理念、校园活动的形式、多元化社团、家校互动等等诸多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症结,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确定的工作项目,自主谋划工作目标、自主选择具体工作内容和推进工作措施。2017年我校制定了各个部门分管工作的《2017年度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清单》包括:指导思想、名称、类别、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措施、反馈节点、达成标志、责任人、以月为时间单位的序时进度清单表等几个栏目。

例如,德育项目清单就分为了德育环境、德育队伍、德育评价、德育活动、常规活动等五个类别,而德育环境类又分为校园环境、班级文化两个子类;德育队伍分为专业培训、学生培养两个子类;德育评价分为班主任评价、学生评价两个子类;德育活动分为班队活动、自信童年、活动安排三个子类。这样细致的德育工作分类相当于对2017年德育工作做了庖丁解牛式的系统部署,对重点任务进行统筹安排,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如表1)

项目清单明确了从校长到中层干部、教师员工等在日常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涵盖了教育教学、体艺卫、后勤安全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时间倒逼、进度倒逼等方式逐个推进,逐个销号,确保每个项目都按时启动、顺利推进、保量优质,显化成效。通过大半年的“项目化清单”实施,学校2017年度区级绩效考核排名从原来的第三方阵跃升到第一方阵最前列,实现了跨越式的前进。

三、绩效挂靠,保障“项目化清单”推进

在具体工作中,为推进项目化管理工作,我校形成了逐级有任务、层层有责任的“项目化清单”运行管理机制。校长与分管副校长签订《年度绩效管理责任书》,副校长与中层行政签订《项目化清单实施责任书》,中层行政与年级组长、大学科组长签单《项目化清单具体落实责任书》。

为了落实项目清单的主体责任,我校项目清单过程管理情况纳入学校绩效考核方案,并完善了学校管理制度。具体到实施层面,通过周计划、周总结,学校行政例会考评,夯实项目清单实施的过程管理。此外,在开学前,我校组织分管校长向全体教师进行工作思路演讲;在学期末,组织中层行政向全体教师进行工作总结。

“项目化清单”管理的变革,充分调动了行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的管理特色是过程实效,尤其对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人员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方面,进行充分系统化和细化,通过项目过程、制度、规则以及监督、协调、绩效考核完善项目过程中的基础管理,针对重点内容、质量关键点、进度主线,有措施、有计划、有专人、有目标进行管理。虽然行政、教师们普遍感到了压力,但也增添了动力,更焕发了活力,由被动“等活干”到主动“找活干”,由以往“老三样”到谋划“新道道”,“凭感觉、靠经验”的观念逐步改变,“找新路、求突破”的意识正在逐步确立。“项目化清单”的实施,改变了过去行政团队被动参与合作管理的现象,将部门管理转为各部门为项目服务的主动管理模式,从而极大地克服了学校行政团队的惯性思维模式、消解了部门之间做事推诿与扯皮的现象。“项目化清单”将评价模式从结果评价转为过程性的叠加式评价,将管理的重心前置到过程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校各项管理的效能,成为牵头行政实施项目的重要抓手,学校管理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变革,为推动全校的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颜莹

“A Project-Based List”: Process Administration Innovation Based on Problems

TAO Jing

(Zhenjiang Hongqi Primary School, Zhenjiang 212000, China)

Abstract: “A project-based list” refers to the list of administration with affairs, ideas, processes, standards, signs, feedbacks and times, which i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d complicated affairs in school on the basis of humanity. School administrators need to change their roles and try to administrate after untangling varieties of affai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should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try making a list, and meanwhile according to performance assessments they must guarantee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project-based list, so that the innov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can be accomplished from the passive development to the active pursui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project-based list; problem-oriented administration; fine administration

猜你喜欢

精细化管理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精细化管理下的预算支出控制
试论高校三公经费公开与财务精细化管理
浅谈现代企业实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路径
论医院如何完善精细化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建设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