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操作活动让智慧在指尖流淌

2017-10-21付士红

教育·综合视线 2017年38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付士红

摘要:“实践出真知”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而来,数学知识亦是如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的影响,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显然,小学生的思维特点难以适应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从而更好地突破新知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设计动手操作,激发探究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地进行思考,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一把钥匙。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有了内驱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动手操作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

在教学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在课前让学生们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几根小棒,其中3厘米的小棒有3根,而5厘米、1厘米、10厘米则各准备了一根。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准备的小棒搭三角形。教师先让学生用10厘米的小棒去搭三角形,学生犯了难:因为无论配上那两根小棒,都不能搭出一个三角形,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说:在所有小棒中,这根小棒是最长的,其他小棒都比它短很多。教师继续引导:如果将10厘米长的小棒换掉,可以怎样搭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交流,发现用这些小棒搭成三角形的情况有:①3根都运用3厘米的小棒。②2根3厘米的小棒,1根5厘米的小棒。③2根3厘米的小棒,1根1厘米的小棒。学生们兴趣十足,兴奋地投入操作活动中,自然地进入了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的探讨中。

上述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巧妙地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唤起学生的求知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探究新知的内驱力。

设计动手操作,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深奥、难懂,在学习单调、枯燥的数学知识时,学生离不开动手操作。因为学习数学知识,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才能调动多种感官參与认知活动,积累活动的经验。学生具有丰富的表象后,才易于建立正确的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让学生准备了12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新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拿出这些小正方形纸片,想办法拼成一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们兴趣高涨,立即投入到了活动中。学生们发现了以下几种拼法:①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②长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③长12厘米,宽1厘米,面积是12平方厘米。学生们发现,尽管所拼长方形的形状不一样,但它们的面积是相同的。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长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有学生说“用长的个数乘宽的个数,就是所拼长方形的面积。”也有学生说:“用长方形的长×宽,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顺利地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上述案例,教师没有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直接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进行探究。这样的活动过程,不仅可以加快学生内化新知的步伐,还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计動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大量的感性经验和表象作为基础,而动手操作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利于加快学生内化新知的进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遇,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就让学生准备了学具(等分的圆柱)。新课伊始,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回顾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教师出示了一个圆柱体,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探究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由于有了先前知识的复习铺垫,学生们纷纷想到了转化,将圆柱体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形体,然后求出它的体积。教师让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动手操作。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等分的圆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教师实时点拨:“所拼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体,底面积和高有什么关系呢?”所拼长方体的底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得出了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底面积乘高。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追问:“有不同的想法吗?”经过思考,有学生站起来说:“刚才是将所拼长方体立着放的,还可以平着放,这时就可以用圆柱体表面积的一半乘半径。”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上述案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历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提升了学习的效果。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