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17-09-13赵奇玉

广西教育·A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反思实践

赵奇玉

【摘要】本文基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常见小状况,结合五个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论述了体育教师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时,采用观察课堂、案例分析、进行反思的方法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小问题,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体育课堂 实践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A-0112-02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依旧运用理论讲解、简单动作练习等,无法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体育课堂难免出现许多小问题。为此,教师要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办法,可以用观察课堂、案例分析、反思的方法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小问题。现结合体育课堂教学案例,谈谈笔者的教學实践及反思。

一、案例展示及反思:培养体育骨干

上午第四节课上课铃声响后,某班体委整队。当时体委的口令有气无力、肢体语言松散,带队整了半天,学生队伍还是不齐,而且全班学生精神都不够振作。下午第一节课,另一个班的体委整队,尽管学生们刚从午睡中醒来,但体委那具有号召力的声音以及他标准的站姿,让全班同学倍受鼓舞,一下子学生士气高涨。我们从两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体育委员对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性。

【反思】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由于学生活动范围广,场地比较大,作为体育教师不好组织学生开展训练,容易顾此失彼。笔者的解决办法是:培养体委。“培养体委”就是利用体委良好的身体条件和组织管理能力,协助教师做一些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让每节课都能保持良好的秩序,使每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便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培养体育委员是体育教师的职责。好的体委是体育课成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体委作为教师的助手、学生的领头兵,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在教师和学生中起到纽带作用。同时,体委在每节课开始的组织环节、课中协助教师管理环节,以及课间操、课外活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培养体委时要努力做到几点。一是严格要求。对于他们没有做好的地方要给予指正或批评;要求别的学生做到的,他们应当先做得到。二是耐心指导。体育委员也需要学习技能,教师要教会体委口令发音的方法、管理的技巧以及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等,给他们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及时鼓励。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同样体委做得好的时候,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肯定。每学期末,教师要评选出优秀的体育委员。四是教师要做出榜样。教师要为人师表,要求体委做到的,教师先要做得到。

二、案例展示及反思:改变

有一段时间,学生在做准备活动慢跑过程中,总是出现队伍脱节、纪律散乱的现象。经笔者观察,那几个拖在队伍后面的同学一到慢跑时,总是跑到50米过后就出现拖队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学生适应了以前的跑步节奏。教师只有打破他们之前习惯的节奏,这种现象才可能有所改变。于是笔者进行了尝试,在下一次课上,笔者宣布练习内容,“大排头”(即排头兵)刚刚习惯带队慢跑的节奏,这时,笔者就让大家停下来,转而让“小排头”带队。当时全班学生一愣,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但这次的慢跑再没出现过之前的拖沓现象。这种调整队伍的情况经常出现,使学生们时时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减少了不良训练惯性的生成。

【反思】学生在慢跑当中,教师总是习惯于让“大排头”或“小排头”在前面跑,这样时间一长,有的同学习惯性地到达一定位置后要么掉队,要么队伍就散了,秩序乱了。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以“改变”的形式,在平时上课过程中经常进行队形调整。如小组的分组调整,由原来的大排头在前,变换成小排头在前;由原来的男生在前,变成女生在前;习惯了男女分组的,就变换成男女搭配分组;习惯了固定的几个人,就变成随机性的分组。这样教学,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案例展示及反思:一起演故事

在一次准备活动教学中,学生们显得无精打采,于是笔者打趣地说道:“你们就像被晒蔫了的小草,垂头丧气的!”笔者灵机一动:“你们谁可以用肢体语言表达出小草由精神焕发到被晒蔫的过程?”学生们经过简单思考,积极踊跃地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笔者要求大家自己表演,并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找出一两个创意不错的学生带领大家进行表演练习。整个过程欢声笑语,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高涨,效果明显好转。

在以后的准备活动教学中,笔者根据课时情况,灵活地安排准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一起演故事”,并把故事情境编排成顺口溜进行串联。如“模仿操”中的腹背运动,编排成“小小草,要长高,低下腰,回头笑”,利用语音的高低节奏进行串联,利用形象的肢体语言表述情境内容,学生们的练习兴趣明显提高,练习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反思】心理学理论证明,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易于记忆,历久不忘,且兴趣高涨。针对这一特点,教师结合体育教学“育体育心”的要求,以及教学中注重“生活性、现实性”的原则,以及不同教学内容的教育因素,巧妙地运用不同形式的“一起演故事”,在准备活动教学中把生活现实中的内容形象化、抽象化,编排成简单的故事情境,师生以童谣为口令一起表演,以此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这样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入手,结合认知规律进行“一起演故事”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还对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教学效果良好。

四、案例展示及反思:增强自信

周同学是一名个子矮、体胖且智力发育稍迟缓的学生,她平时在班上很少与同学交往。体育课对于她来说更是一大难题,课上通常躲在其他同学背后,最初的几节课甚至连眼皮都没有抬过。看到这位同学的状况,笔者心理十分焦虑。怎样才能使周同学投入到课堂中呢?在200米跑时,笔者首先鼓励她:“没关系,跑不快不是你的错,只要我们练习了,就会有收获。”同时对其他同学说:“跑得慢不是你的错,跳不远也不是你不行。如果一抬脚就能超过王军霞,我们今天连面都见不到了。周同学是我们班的一员,我想大家都希望她能变得越来越好,是不是?”同学们齐声答道:“是!”在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关爱下,她那双原来总是躲避老师的眼睛,也终于敢看老师了。教师对她的要求也在变,由最初的“只要尽力了,即便是走,只要能够走到终点就可以了”,一点点地发展到一步不差慢慢地跑200米、300米,直到最后跑完800米全程。同学们看到老师这样对待周同学,也主动地为周同学加油鼓劲。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如特体、智障等。在对特殊学生进行辅导时,笔者的办法是:增强自信。“增强自信”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消除学生对困难的恐惧心理,帮助其建立起自信心,确保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是激发学生自信,挖掘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帮助学困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才能促进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进步。

五、案例展示及反思:你来指出我的错

一次体育课上,由于准备不充分,笔者在做前滚翻动作时滚出了垫子,学生们哈哈大笑,笔者也很羞愧,但还是马上平复自己的心情,灵机一动将出现的问题抛给了学生。笔者问学生笑什么,学生说:“老师您怎么滚到了垫子外面去了?”笔者说:“大家都来想一想,谁能帮老师找一找原因吗?”这时一名学生大声说:“老师,您的动作不正确,所以才滚到垫子外边了。”“那你们说一说老师的动作是哪里出了问题?”学生们开始议论起来,不一会儿,他们一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到同学们的想法后,笔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重新做了一次正确的示范,让同学们对动作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结果,这节课上学生学习得很认真,教学效果超过预期。

在以后的教学中,每当学生练习时或是笔者在示范中出现失误时,笔者都采用“你来指出我的错”的小办法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不是简单的一句“我再做一遍”,或要求学生不许笑,避免学生对教师失去信任,为自己不认真练习找借口。

【反思】体育课上,教师要做很多的示范动作,每位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示范出错,当出现示范失误时,会导致学生们开怀大笑,教师如不及时进行自我补台,会降低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你来指出我的错”就是让学生说一说教师的示范哪里出错了。这样一问,会引起学生的讨论,教师随机教学,再次演示完美的示范动作,以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和印象。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要调整心态,善于思考,对待教学中的问题,教师要学会灵活地处理,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责编 杨 春)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反思实践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