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中年级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7-06-26胡金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

胡金姣

摘 要:本文从数学模型式的教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塑造和学生数学兴趣的养成四个方面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略进行了梳理总结,提出了一些想法、建议,以便能够给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 低中年级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数学一直处在核心的地位。相比于国外数学学科的教育培养,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在谈及我国小学义务教育中的数学学科教学中,不得不说的就是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观念还没有在大多数教师的心中落定生根,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给出的定义,“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自觉的数学意识和行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数学家克莱因说过:“音乐能激发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当然,对于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确实是不现实的。但这句话却深刻说明了数学在每个人生中的重要性,而数学的关键在于数学素养,数学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联系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培养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些粗浅意见。

一、建立数学模型,改善教学方法

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模型,而数学学习的价值在于通过这个模型解决现实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认为“它是一个模型而已”,虽然这是一个模型,却被很多人认为是无法克服的艰难障碍。笔者认为,在小学低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完全可以建立一种简单的数学模型式的教学方法,从方式手段上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借鉴。比如,小学生“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很多教师在教授这一部分知识时,只是通过讲解、做题、再讲解、复习的过程来完成,而对于学生而言,却往往因为没兴趣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时不能够扎实掌握。以此为例,教师首先给每个学生提出不同的两位数相乘的计算题目,以十题为准;第二,发给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后收集起来放在展示板上;第三,教师不参与评阅,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己去纠正别人所做的题目,纠正得多的给予适当奖励(比如同桌、前后桌互相纠正等等)。时间的长度以及操作设定与课程长度相配合,这里不再赘述。这样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式的教学,通过时间的设定,可以锻炼学生的算数能力和速度;通过模型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两位数运算的兴趣;通过学生互相纠正的评价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运算量。

二、唤醒问题意识,培养观察能力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首要在于问题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搭建好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学习一些必备的数学技能和数学知识之后,就要强化学生寻找问题的数学观察能力。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对于学生数学方面的问题观察能力的培养,最重要的在于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我启发式活动,也就是说通过学生直接参与其中的、需要学生主动作为的活动来印发学生主动寻找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最需要认清的是,不能因为学生找不到问题而批评学生,或者因时间等其他客观原因而为学生代劳,这样极有可能养成学生懒惰或则和惧怕的心理,不会再主动去寻找问题,更不利于观察能力的提高。总的来说,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现问题之能力时,必须注重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为主体。

三、启发数学思维,提高处置能力

数学思维是学生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形成解决问题之行动的前提,更是提高学生处置能力的关键。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关键。简单的数学思维包括三种,即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三种思维的基础性培养,将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直觉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对应思想的培养。对应思想的实质是两个集合元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小学三年级“利用直观图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其实质就是通过对应思想来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主动应用对应思想解决问题。形象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渗透数形结合。比如小学三年级课本中,关于“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等内容的教学,其本身给教师提供了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的抓手。也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内容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的关键在于渗透转化思想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渗透转化思想,就是实现思维形式转变的过程。比如关于“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教学中,从一位数与二位数的相乘到与三位数的相乘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渗透转化,即通过一位数与二位数相乘的思维基础转化到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思维过程。唯有通过以上三种思维的奠基式培养,才能真正做到培养数学思维,提高处置能力的目的。

四、形成数学兴趣,奠定发展根基

有心理学家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培养小学低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在内化的过程中发挥心理认知的作用,达到发挥其主动参与或者完成数学活动意愿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在小学低中年级学生中埋下数学文学素养的种子,为后续数学学习的拓展奠定根基,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高阶段形成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但是这項工作的启动需求却也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马为勤.浅谈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的培养[J].软件:教学,2014(10):134.

[2]屈亚丽.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听课素养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7):82.

[3]李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略谈[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96.

[4]王福琴.加强有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素养——浅谈有效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再强化[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2(11):130.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小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