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2017-04-10刘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组合作实践

刘静

摘要:创造始于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文结合省教育厅《普通高中综合实施纲要(试行)》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展开问题探索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教学模式;问题探索;创新;实践;科学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62

一、问题的提出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正是现代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普通高中综合实施纲要(试行)》强调落实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新《科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科学课程的首要目标和内容。课题研究、科学探究始于“问题”。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实施问题探索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二、“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

“问题探索”教学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问题探索”教学进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原则性

(1)主体性原则: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目标性原则:引导设置的问题要紧扣主题和教学目标,提出问题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启发性原则: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由易到难,有台阶,体现渐进性、层次性,保持学生对问题探索的积极性。

(4)创造性原则:问题探索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相互配合,辩证的统一,从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的自信心,激发创造热情的角度出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

2. 化学教学中,利用“问题探索”教学进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功能性

从探究的角度进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的功能性是构建“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问题探索”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遇到困难时会提出新问题并学会如何去解决它,如何将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准新问题的突破口,直到将新问题彻底解决。通过“问题探索”教学能防止以往教学中教师为中心而学生被动接受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高分低能、注重知识的浅层面而忽视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培养了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2)“问题探索”教学可以设置由学生亲自提出问题、设计探索研究的方案等环节,从而使学生进行具体操作,不仅可以学到作为认识活动结果的知识结论,而且可以学到反映在认识活动过程中的研究方法,从而学到运用知识和发展知识的方法。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创造性思维主要是指同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不依常规地去思考和探求解答方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创造性思维敢于超越传统习惯,摆脱原有的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产生新成果。实施问题探索教学时,学生可以提出大胆设想,发表独特见解,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和培养。

三、“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

1. 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很多,但笔者认为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问题欲望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问题情景可以是实验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可以是看到一些现象或听到声音后产生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利用实验现象、生活中的素材、学生的亲身经历中所感悟到的化学知识来启发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自我设问,自我探索,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价值,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从中也体会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 教给学生科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自主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提出问题非常重要,但提出问题后不进行问题解决就无法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化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抽象的方法等。具体操作时可能应用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但其探究过程都应包括观察——探索——验证——归纳的过程。

3.及时总结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采用“问题探索”教学这种方法后,整個学习过程充满乐趣,学生的情绪一直处于紧张而兴奋的最佳点,思维异常活跃,不仅能对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还能对此知识点或方法进行四周辐射。显然这些已超出目前已学知识,但学生对此乐而不疲。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让学生总结问题探索的一般思路:提出问题——建立假说——检验假说——作出结论——交流评价。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知识的整合,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四、“问题探索”教学模式的体会

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问题探索教学,符合现代教学的发展要求,在化学教学中的引入有其独到的长处。“问题探索”教学和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它不把现成的知识提供给学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疑、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的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疑点、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接受者。这种方式最能体现教育学中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真正从三维角度实现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经发中学 710201)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小组合作实践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作文评改“五步曲”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