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以赴韩留学教育为视角

2016-06-22姜美玲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课程设置

姜美玲



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调查研究
——以赴韩留学教育为视角

姜美玲

摘要:本文从赴韩留学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0所高校本科阶段韩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在韩大学院留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高校韩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说”和“写”能力培养欠缺,导致学生在进入韩国大学院继续教育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为了使国内学生更好地适应韩国大学院的学习生活,要在大学三、四年级课程设置中侧重学生“说”和“写”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韩语教育;课程设置;问卷调查

姜美玲/韩国中央大学韩语教育在读博士(韩国首尔)。

①韩国的大学院相当于国内研究生院,向在校学生提供基于科研和学术目的的高层次课程教育。

②本文所选择10所本科阶段开始韩语教育课程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延边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聊城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

近几年,随着韩国文化输出和留学生政策的逐步改善,赴韩留学生总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韩国教育开发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国外留学生总数达到84891名,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近4倍。其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数量为48109名,占赴韩留学生总数的56.67%。基于学问目的的硕士、博士留学生所占比例日渐增高。但是,由于国内高校在授课形式和内容上与韩国高校存在差异,导致国内留学生进入韩国大学院①后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分析韩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改善国内留学生在韩学习状况十分重要。本文从赴韩国大学院继续教育的视角出发,对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

一、我国韩语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现状

随着中国留学生进入韩国大学院基于学问目的继续深造人数的增多,国内开设韩语教育专业的高校也逐渐增多,其本科阶段的课程安排对于学生韩语技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表1 国内10所高校本科韩语课程安排情况②

本文选择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10所本科阶段开设韩语课程较早的学校,对这些大学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一年级至四年级课程设置的情况(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阶段一、二年级韩语教育课程安排主要是初级和中级的听、说、读、写等内容,部分高校安排了韩语语法等基础性课程。进入三年级以后,各高校仍然是围绕韩语的“听、说、读、写”等基础内容安排课程。在进入三、四年级以后,各高校所开设的个性课程明显增多,课程的实用性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目前,韩国大学院授课形式主要以发表、讨论、提交课题和小论文写作为主,这种授课形式和内容对于听、说、读、写四项能力中的“说”和“写”具有非常高的要求。但是从国内高校本科三、四年级的课程设置来看,重点基本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国内高校本科阶段课程设置与韩国大学院授课形式和内容之间不能有效对接,导致国内留学生在韩国的学习面临诸多挑战。

二、韩国大学院中国留学生韩语学习难点

为了准确了解国内高校本科阶段韩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韩国中央大学中国硕、博士留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是他们在韩语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74%。

本次问卷调查共包括2个问题,结果如图1、图2所示。从图1中可知,受访中国留学生有31.54%认为,在大学院学习过程中“写”是目前自己最为欠缺的语言能力,在受访者中占比最高,然后依次是“说”“听”和“读”。韩国大学院授课主要以写报告书、小论文和发表、讨论为主。从学生反映的难度排名前三的学习活动来看(如图2),分别是课堂上发表、学问性文体报告写作和课堂上提出个人意见。图1和图2的调查结果较为吻合,反映出“说”和“写”的能力是目前韩国大学院中国留学生韩语能力的短板。

图1 大学院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短板调查结果(单选)

图2 大学院学习过程中学习活动难易程度调查结果(多选,3个以内)

三、韩国大学院中国留学生课堂表现

韩国大学院教师是在授课过程中直接接触中国留学生的群体,他们对于中国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因此,本文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以及访谈的形式对近50名为中国留学生授课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韩国大学院中国留学生的课堂表现,最终收回有效调查结果38份(调查结果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韩国大学院中国留学生学习中最主要的三个问题分别为课堂提问不积极、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不积极和写报告书时专业表达能力较差。其中,提问和回答老师问题不积极的原因除中国留学生自身性格问题之外,更多是由于韩语表达能力较弱;而写报告时专业表达能力较差则反映出写作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图3 大学院中国留学生课堂表现教师调查结果(多选,3个以内)

四、建议与结论

本文从赴韩国大学院继续教育的视角出发,对我国本科阶段韩语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10所高校本科阶段韩语教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以及韩国大学院留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韩语教育课程设置中对学生“说”和“写”能力培养的欠缺,导致我国学生在进入韩国大学院继续教育过程中出现课堂提问与回答问题不积极、专业学术报告写作能力较差的现象。为此,本文认为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基于学术目的的韩语教育课程时,为了使国内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韩国大学院的学习生活,应在大学高年级阶段多开设提高学生“说”和“写”能力的课程,同时在授课形式上也要勇于创新,引入课题讨论、专业论文写作交流等授课形式。

参考文献:

[1]彭静敏.韩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3):170-171.

[2]瞿玥.韩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与方法分析[J].科教文汇,2013(9):117,119.

[3]于超群.高校韩语专业文化教育的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6):61-64.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1-0008-03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课程设置
创业创新导向下的高校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关于提高军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