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分析及调解*

2016-03-29沈兆侠史晓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舍友人际宿舍

沈兆侠,史晓明



“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分析及调解*

沈兆侠,史晓明

摘要:“90后”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本文主要分析了“90后”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矛盾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调解对策,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提高“90后”女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

关键词:“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调解

沈兆侠,史晓明/扬州市职业大学讲师,硕士(江苏扬州225009)。

宿舍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是一个相对密集狭窄的人际空间。宿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品质及主观幸福感,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女大学生产生宿舍矛盾的比例要远远高出男生,究其原因是女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她们心思细腻、敏感,不像男同学那样线条粗大,有了矛盾打一架或者喝一顿酒就能化解。生活琐事往往是其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而小事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就容易演变成大的突发事件。因此,研究“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的原因和调解方法很有现实的必要性。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由于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女生一直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矛盾产生和爆发的“聚焦点”。而“90后”女大学生更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一个群体,其性格呈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更是让她们形成了与任何历史时期的同龄人都不同的新的人际关系理论与行为模式。

一般来说,“90后”女大学生在宿舍以外的公共场合都能较自觉地遵守集体的规范要求,而在宿舍生活中大家朝夕共处一室,难免会卸下伪装、解除拘束,生活氛围相对自由、随意。但正是随意的生活氛围也把人的一些缺点集中化、放大化,使宿舍成为人际矛盾滋生的土壤。

一、“90后”女大学生宿舍矛盾的类型

调查显示,70%的大学生认为生活习惯、家庭教育背景、社交成熟度、利益竞争、新媒体等因素是造成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最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却是一件件小事引发的矛盾在腐蚀着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

1.生活习惯引发的矛盾。“90后”女大学生在家庭中一般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早睡早起还是通宵达旦自己做主,父母也无法完全干涉。突然来到一个公共的隐私暴露的空间,天南海北各种性格的人共处一室,难免会有许多的不适应。她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父母亲人的宠爱,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不强,而如今要独立处理自己的一切事宜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更缺乏顾及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识。

2.个人素养引发的矛盾。家庭教育中的娇、纵、宠、惯使得一部分“90后”女大学生习惯性、不分场合地以自我为中心,毫不考虑别人的立场和感受,对别人的事情妄加评论,言语尖酸刻薄,在待人接物方面没有一颗宽容、忍让、体谅的心,不愿听批评意见,心胸狭窄、多疑。有些女生爱占小便宜,经常擅自动用别人的物品,甚至偷看别人的手机短信,窥探他人隐私。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索取太多、奉献太少,大多缺失感恩教育,对于别人的帮助总认为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的。比如,宿舍里经常有人忘带钥匙、没时间打开水或打饭等等,有的受助者不但不感谢,反而抱怨对方来的太慢或是带的饭不可口等等,让提供帮助的人感到寒心。

3.社交成熟度引发的矛盾。比如,有些人喜欢交朋友,人来疯,总是把朋友叫到宿舍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而有些人喜欢安安静静、受不了嘈杂;有些女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与舍友们一起分享,而有些女生只愿意自己独享,等等。这些学生因为社交成熟度不同很容易引发各类矛盾。

4.利益竞争引发的矛盾。大学就是个小社会,大学生面临着评奖评优评先进等一系列的利益竞争,有的女生觉得舍友的水平与自己差不多,当舍友获得奖励时就会感到不服气。有的女生处处想表现自己、突出自己,不是把对手看成朋友而是当作敌人。这种利益竞争关系会导致舍友之间心存隔阂,无法敞开心扉顺利沟通。

5.新媒体引发的矛盾。“90后”女大学生的猎奇心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让她们爱不释手,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浏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的信息。有些女生会把每天发生的生活细节都发布在微博、微信上,有些女生在微博微信上含沙射影地对舍友进行人身攻击。而有的女生由于猜疑心重,往往会对号入座,尤其是看到很多人跟帖回复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像是在大街上当众遭到羞辱一样,于是这样虚无缥缈的小事就慢慢滋生了宿舍矛盾。

二、“90后”女大学生宿舍矛盾产生的原因

1.社会原因。“90后”成长于中国经济转型期,开放的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机制、有限的社会资源和机会使他们具有理性、务实、开放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各种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使得“90后”大学生的思想多元化、复杂化,过分强调自我、追求个性。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需要学习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2.家庭原因。“90后”大学生比“70后”“80后”享受到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不管是富裕家庭还是普通工薪家庭,父母都会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得这些孩子缺乏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进入大学后,仍旧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怎样与同学和舍友相处,不懂得如何尊重和关心他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难免与舍友产生隔阂、偏见甚至是矛盾冲突,造成了大学生活的极度不适应。而她们往往又把这种不适应归咎于他人,从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出现诸多问题。

3.自身原因。“90后”女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认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表现出与他人交往的热情,但是耐挫能力不足,不愿接受交往失败的结果,因此,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半封闭性。这种半封闭性使得她们不会轻易向别人敞开心扉,同时对交往对象也有较高的要求,理想化地希望舍友与自己合拍,能够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具有相同的价值观和性格爱好,可以产生心理共鸣从而友好地交往。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舍友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因此,她们常感到不被人理解并由此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挫败感。一些女生极力表现与众不同,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一些女生则故作清高,各种看不惯、看不上,看不惯家境好的,也看不上家境困难的,看不惯漂亮的,也看不上丑的,看不惯学霸,也看不上学渣。这些女生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轻者逃避交往,重者甚至想方设法地诋毁和损害他人。

4.高校管理方面的原因。高校在安排新生宿舍成员的工作中往往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忽略了学生的地域差别、个体性格差别、家庭背景差别等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因素。另外,宿舍管理人员的配备在数量及质量上也不合理,一整栋宿舍楼一千多名学生一般只配有一名宿舍管理人员,且多以低学历、高年龄为主。她们由于自身受教育程度及其能力的限制,在解决处理问题、语言沟通等方面存在缺陷,在对学生管理方面往往采取以罚代管的粗暴方式,缺少服务意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再者,目前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机制不够健全,学校虽然设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但是考虑到面子等问题,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比例少之又少。班主任及辅导员老师由于平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繁重亦不能深入学生中,对各类问题不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三、调解“90后”女大学生宿舍人际矛盾的对策

“90后”女大学生在遇到人际问题时即暴露出情商方面的弱点,她们想到更多的是逃避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地解决问题。有的学生会找老师调换宿舍或者自己在校外租房子,没有意识到积极主动解决人际问题是她们人生道路上的重要一课,处理人际矛盾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将对以后工作和家庭的和谐产生重要影响。

1.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将矛盾扼杀在萌芽中。大一新生可塑性强,相互之间渴望得到美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因此,应当从新生的第一次入学教育开始讲授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比如,以公开课的形式或以宿舍为单位的小班化方式着重介绍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营造积极健康人际关系的方法。辅导员或班主任应该主持召开第一次宿舍会议,将具体的事务以规章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包括公共卫生、个人卫生、作息时间的要求;个人生活习惯的调整;个人修养、公德心、包容心、感恩心的培养等。

2.推选优秀的舍长是宿舍和谐的保证。学生的宿舍环境对其情感意志、人格人品的培养和塑造都有重要的影响。优秀舍长的行为能够成为宿舍成员效仿的榜样,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舍长还能及时发现矛盾的苗头并冷静对待、及时化解。

3.消除自我为中心,构建统一战线。可以将统一战线的思想运用到处理大学生宿舍矛盾策略中。学生宿舍矛盾是内部矛盾,如果这时有外部矛盾出现的话,学生们会自发地构建统一战线。班主任、辅导员、生活老师运用恰当的方式设置一个共同的“外敌”,比如布置一项必须全宿舍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出于大局意识,宿舍里的成员会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摒弃前嫌,冷静下来先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另外,统一战线期间也正是解决学生内部矛盾的绝佳时机。

4.积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清官难断家务事”,宿舍的事务更是烦琐,剪不断理还乱,如果大家都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矛盾自然会迎刃而解。宿舍矛盾出现时辅导员和班主任不要急于评判谁对谁错,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让他们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平时的宿舍生活中有没有学会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反馈;第二,是不是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经常赞美他人;第三,做事情是否顾全大局,尊重宿舍里每个人的想法。这时学生内心其实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试着让她们角色互换,亲身体验自己的语言态度以及行为是否给对方造成伤害,情景再现的时候或许就是双方冰释前嫌的时候。

和谐的人际关系艺术和科学处理人际矛盾能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希望本研究能帮助“90后”女大学生树立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田田,张煜.促进“90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

[2]刘韵,陈军.辅导员应对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冲突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5).

[3]赵晶.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3(7).

[4]李栋.基于实际案例剖析大学女生宿舍矛盾成因与对策构建[J].理论前沿,2014(8).

[5]黄钦海.班主任视角下大学生宿舍矛盾处理实务探析[J].天中学刊,2014(4).

责任编辑:姚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1-0013-03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90后’大学女生宿舍人际矛盾原因分析及调解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3SJDFDY095)

猜你喜欢

舍友人际宿舍
同一条毛巾
热得快炸了
搞好人际『弱』关系
无债一身轻
学校到底是谁的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热得快炸了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新技能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