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6-03-29刘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位论文

刘燕



法学本科学位论文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刘燕

摘要:本科学位论文工作应明确指导思想,从追求创新性、理论指导实践的即时效用,转变为培养学生真诚写作的态度以及基本的学术辨别能力。基本的学术辨别能力,指本科毕业生至少能鉴别文献的可靠性、文献质量,辨别自身学术能力;真诚写作的态度则是指学生选题应当出自自己的真实观察、感受,文章观点应当反映学生的真实立场,不可为谋得学位敷衍应付,不得为谋取利益作违心的宣传。

关键词:学位论文;学术辨别能力;真诚写作

刘燕/北京师范大学法律与行政学院讲师,博士(北京100875)。

关于本科学位论文指导,与近年来许多教育者提倡的培养创新性的理念不同,本文提出“真诚写作”理念。本科是建立专业知识体系的阶段,毕业生尚不具备产出科研成果的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对学士学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并没有要求本科毕业生拿出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笔者认为所谓初步能力,可具体化为学术判断力和真诚的学术态度。

本科学位论文非常重要,是毕业前综合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一场“大考”,决定学生能否获取毕业证和学位证,学分设置相当高。然而,与这种重要性和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极不相称的是其不尽如人意的完成质量。本文以法学专业为例,分析本科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的原因,并根据近年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实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真诚写作”的指导思想,适当放宽对创新性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基本学术判断力和真诚心为重点。

一、本科学位论文的主要问题

与大多数探讨本科学位论文的教育者不同,笔者并不认为论文(尤其是法学专业)主要毛病是缺乏创新性,真正的问题是缺乏学术判断力和真诚态度。

众所周知,法学学士学位论文普遍质量不高,在笔者所指导的五届学生(每届最少15人,最多27人)中,能留下较深印象的论文只有两篇,算得上“好论文”的不超过五篇,且都出自十分难得的天才学生之手。这意味着,大多数并不差的学生,甚至平时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最后写出来的论文也缺乏价值。

(一)缺乏学术判断力

缺乏判断力表现在选题和文献两方面,一篇论文选题成功则成功了一半,选题失败则彻底失败,而文献的阅读是前期研究的重点,在写出一篇好论文之前,研究者至少要能区别他人成果的真假好坏。

1.无法判断题目所属学科及其所需的学术训练。例如法学专业2015届某位毕业生,论文选题是讨论刑罚现象的起源,这个题目不仅达不到常规水准——没有区分地域(哪个国家的刑罚),也没有区分哪种刑罚(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的起源肯定不同),甚至连专业对口都做不到,是一个考古学选题。再如2011届某法学毕业生选题为青少年犯罪成因及预防,这也不是法学专业的题目,而是犯罪学题目。

笔者并不是要反对跨学科的选题(笔者自己的科研都大量应用跨学科的方法),而是所有的跨学科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作者具备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且跨学科研究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其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仍应落脚于主修学科。然而,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学生,却是因为没有能力判别所选题目的学科归属,才导致“跨界”选题。这是本科生中常见的只有兴趣话题,却没有细化次级问题及选题之能力的毛病。

2.一味追求创新性无法判断自身能力是否足以完成选题。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去选题的情形,也反映了学生对自身能力缺乏判断力。有时情况相对比较复杂,责任不全在学生:如2010届有法学毕业生论文题目为《易经“讼”卦与传统社会民间诉讼观》。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是真问题,有具体的论点,切入点较小,且创新性很强,当时国内基本没有论文从这个角度来讨论传统社会诉讼观念。但是,这类“填补学术空白”的创新性研究,对研究者的要求非常高,一名本科生是否有相关的知识储备、相关的研究功底、相应的前期科研准备以及相应的驾驭能力?结果是,该生果然无法驾驭这个题目,初稿只是肤浅地从字面上联系“讼卦吉凶”与“厌讼文化”。笔者多次提醒他要注意新的中国法制史研究成果,早已有国内外学者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诉讼文化是非常多元的、不是单纯厌讼的,甚至有国外学者将明清时期称为“诉讼爆炸的社会”;“无讼”理想就像“加大力度反腐倡廉”的口号,可能只是对社会真实状况的一种反映,反向说明了当时诉讼资源的滥用或腐败的严重性。即便如此直白地告诉学生论文的思考方向和结论,最后交上来的终稿仍然没有多少进步,交流之后发现,学生其实不能理解笔者所作的指导。

3.无法判断文献质量。笔者批改课程论文和指导学位论文时,均发现许多学生大量引用来历不明的网络信息,比如网络百科、他人博客、网络新闻等。少部分学生会使用CNKI等图书馆资源,也仅限于直接使用CNKI主页的简易搜索栏,没有进一步在菜单里对期刊文章、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进行分类筛除,更极少有人懂得使用高级分类检索,将相关度更高、质量更高的论文筛选出来——这也是很多国内本科学生身上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学生心中并没有一个标准判断,什么文献可信,什么文献无法保证内容的可靠性,什么文献有学术价值,什么文献只是“凑数”。

(二)写作态度敷衍

至少在社会人文领域,许多高校教师都有类似的感受:博士论文的作者写作态度大多很认真,硕士论文其次,当中不乏应付者,而学士论文认真程度排在末尾,敷衍了事的现象很普遍。笔者指导和参与答辩的法学本科学位论文,三分之二以上都没有按照规定的最后期限提交;有不少学生等导师催促交终稿了,才把初稿交上来;个别学生从确定指导教师的第一天起就没有露面,直到答辩当天,竟带着导师从未见过的论文来到答辩现场。一板一眼按要求完成论文的学生,竟是“少数派”。

敷衍者却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找工作、考公务员、考研、准备出国留学,样样都是关系到未来生存的大事,在这种“性命攸关”的时刻,谁敢妨碍学生的前途呢?既然学位论文被排在了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的后面,在即将或者已经逾期的时候抱佛脚,便少不了随便找个并非出自真实感想的题目,再上网搜些信息东拼西凑的现象。

二、问题的成因

(一)创新性要求不切实际

近年来国内各界都在讲创新,从商业到制造业到政体、法律改革再到教育,无不绞尽脑汁设想如何创新。近十年讨论本科学位论文的文章也常常强调“创新性”。

然而,笔者不同意将创新性作为评定本科学位论文的标准。因为本科学制四年,实际上课时间只有三年,大四都在忙于各种毕业事项,要在这三年内将一套完整的专业体系搭建起来,已经显得吃力,哪里还有能力进行学术上的创新?如果真的以此作标准,势必出现两种情形:或者牵强附会地标新立异,或者像前文讲到的例子,学生的学术功底不足无法驾驭题目。

本科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都经过严格的硕士/博士训练,许多老教师多年从事学术研究,容易不自觉地用较高的学术标准要求学生的论文,学生达不到要求,又容易使指导教师感觉沮丧,形成不良循环。

(二)学生主观上不重视学位论文

有些教育者把学生写论文的不认真态度归纳为客观原因——临近毕业,找工作等压力造成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认真写作。如蒋颖所说:“求职的繁忙与不如意,考研、考公务员的艰辛与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本科生心烦意乱,整天早出晚归地忙碌着。等他们拖着疲惫的身子瘫软在寝室的铁架床上时,笼罩在他们心头的往往是无边的失望与焦虑。昔日的爱情鸟如今只能是劳燕分飞,‘价更高’的爱情此时都可以弃之如敝帚,何况毕业论文乎!”蒋颖老师对毕业生的生活和心情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只不过,这并不能解释,为何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没有因为“求职和爱情的不如意”而水准下滑?

笔者相信,客观原因是其次,主观上不重视才是最主要的。不得不承认,国内大学普遍的气氛是最重视博士论文、其次硕士论文,最后才到本科学位论文。本科学位论文与导师所做的科研相比,水平差距太大,又与导师的职称晋升没有关系,需指导的学生人数又非常多,虽然有学者认为论文质量与导师报酬挂钩的制度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总体上讲本科学位论文指导对于教师是价值感较低的工作。本科学生还没有正式进入学术的殿堂,大多数人认为学到工作技能更重要——而笔者最熟悉的法学本科生,他们心目中的工作技能往往是指法律条文、案例分析、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等,写论文仿佛跟法律实践工作关系不大(下文将讲到,这是学生的误解),因此不少学生觉得自己反正不从事学术研究,看不到花精力写学位论文的意义所在。

(三)训练时间不足

如前所述,本科学制四年,大部分高校法学专业最后一年排课很少,学生忙于各种毕业事项,实际学习时间可能只有三年。第一年适应新专业和大学生活,通常第二、第三年才能逐渐掌握大致的知识框架,勉强能将理论与现实现象联系起来,第四年突然就要求写学位论文了,中间缺少过渡,即使开设方法论或论文写作等选修课程,单靠一门课(一个学期每周两节)也显得独木难支。很多学生在开题之前连何为学术论文的概念都没有,无从下手、犯低级错误也就不足为奇。

三、解决策略

根据前文分析的本科学位论文的问题及其成因,笔者在这里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建立真诚写作的态度、培养基本的学术判断力。本科学位论文的目标不应是学术创新,而应像《学位条例》规定的:具备初步科研能力。笔者特别将这个“初步能力”定义为学术判断力和真诚的态度,即具备初步的判别文献质量的能力、初步的选题能力,自主地观察思考、从自身真实的观察和思考中选题写作的态度。

(一)培养基本的学术判断力

1.学术判断力与为人处世。一个人的治学表现也体现了其为人处世能力,训练学术判断力同时也是训练为人处世的判断力。

2015年7月25日发生在山西晋城的一桩“状元敕封游街”事件,引发许多学者和教育者对年轻学子判断力的忧虑。晋城旅游景点“皇城相府”邀请北方七个省市自治区的十名高考状元,参加“敕封典礼”,状元们身穿仿清代官服,由假扮的“康熙皇帝”敕封“第一甲状元赐进士及第”,赏赐“诏书”一册、人民币一万元;再骑马游街,于皇城相府的高价餐厅享用“八八状元大宴席”。整场活动不伦不类,似奖励高考优秀学生,又似角色扮演的古装噱头;似宣扬传统文化,又不知宣扬的是考得好应“谢皇上恩典”还是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价值观。

有学者在报刊撰文痛批:“‘敕封’不过是皇城相府贵宾楼拿‘高考状元’当道具使的广告花招。然而,他们对之浑然不觉,把滑稽当有趣,完全没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在他们身上,教育是失败的。”笔者相信这当然是旅游景点和高价餐厅低俗的广告手段,若高考状元们心知肚明,抱着你拿噱头、我拿钱的交易心态而去,只能叹其小小年纪已经为了赚钱不惜陪笑卖丑——但若其真的浑然不觉、天真烂漫以此为荣,那的确是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

2.学术判断力的具体标准。山西状元游街事件所引发的讨论,其核心可以归结为梁启超先生在20世纪初面对年轻学子的演讲——《为学与做人》中所提出的“遇事能断”能力。所谓遇事能断,指的是断真假、好坏,不能“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蛤蟆贪嘴”。

学术判断力也无非如此——判断他人文章的真假、好坏,进而以他人为鉴,判断自己写作、治学乃至为人,是真是假,是好是坏。尽管“客观平正,不为‘偏见’‘谬误’所蒙蔽”在著名学者杨仁寿先生看来,在本质上做不到,但在学术品德上学子们仍应这样要求自己。

笔者认为本科毕业生应达到以下的标准:

(1)能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在论文中引用百度、维基等网络百科的学生便严重缺乏判断力,且相当懒惰:稍微注意一下网站说明,就会知道,网络百科的条目均是匿名用户注册账号之后自行编撰的;读者既无法追查作者身份,也无法保证内容的真实性,有许多条目明显是商家所编,为推销产品而有选择性地突出部分信息、隐瞒部分信息,甚或有意误导。

缺乏判断力的代价可以是沉重的:如若较真,学位论文出现伪造数据或不实信息,学生和指导教师都有可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由于论文作者和指导者对文中内容负有全部责任,此时几乎无法再用“不知情”来开脱。

判断信息是否可靠,相对容易——凡是无法确认作者身份和信息来源的文献,应一律视为不可靠信息,不得作为论证根据。如果确定作者以及发布信息的机构可以为信息承担法律责任,则可筛选后使用。

(2)能判断文献质量。这一点难度比较大,文献鉴别力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和学术熏陶。对于大多数本科学生,较为快捷的方法,是按照期刊类型检索。论文指导工作不能放在最后一年,必须从大一学习写课程论文的时候,就开始向学生介绍图书馆资源和检索工具,以及核心期刊、SCI、CSSCI期刊的分类。

当然,这不是最好的办法,非核心期刊上同样有学术质量极高的文章,核心期刊也偶尔有水准不达标的文章。但是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完全靠自己来鉴别,也如创新性的要求一样,超出了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的水平。

(3)能判断论文所需的学术能力。一方面,学生应当知道某个研究题目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应当清楚自己的研究能力到了什么水平。前文提到近年不少本科生尝试跨学科选题,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然而往往眼高手低,没有能力完成。

学术能力的判断,必须由指导教师把关,指导教师应当在开题时充分了解学生,决定学生能否选择某个题目。一个成功的例子是,笔者指导的一位2013届毕业生,论文内容为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状况并提计献策,这种题目非常罕见,远远超出一般本科学生的能力,经过几次深入交谈,笔者仍有疑虑,要求学生在初稿完成前提交经济学数学模型。直到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及数学模型经过检验之后,笔者才确信他确有相关的研究能力,这篇论文获得了当年的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荣誉。学生也坦言,从开题到答辩通过、再到评上校级优秀论文,也是他逐步挖掘和明确自身潜力的过程。

教育的作用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的能力。指导教师若不严格把关,全靠学生自行掌握,是不负责任的。

(二)建立真诚的写作态度

笔者在此尝试提出一个新的学位论文评价角度——本科学位论文要体现作者的真诚性,塑造学生诚实治学的态度,且应当反映在论文内容上。

1.适当放宽对创新性的要求、只需避免过分陈旧。关于学术创新性,笔者认为本科生只需要避免选题过分陈旧即可。所谓过分陈旧,指过期作废的选题和重复已经盖棺定论的观点。

如笔者参与答辩的某毕业生,论文题目为《试论醉酒驾驶入刑》,而答辩前几个月刑法已将醉酒驾驶列为危险驾驶罪的其中一种情形,这就是过期作废的选题;另一位毕业生,选题《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他纯属将众所周知的结论拼凑一番,此即为重复已经盖棺定论的观点,且有抄袭剽窃的嫌疑。除此之外,不宜苛求本科学生搞学术创新。如果本科阶段就要求“填补学术空白”“创造新的理论体系”,恐怕没有几个学生能做到。

2.真诚的写作态度的含义及重要性。真诚的写作态度具体包括:不作弊、不抄袭剽窃;选题来自作者的真实观察和真诚感受;观点反映作者的真实想法、真实立场。抄袭剽窃就无法阐述真诚观察、真诚感受以及真实想法。

(1)非有感而发,便只能东拼西凑甚至抄袭剽窃。这个道理很好理解,脑子空空如也,没有想说的、想写的,除了到处抄抄敷衍了事,还能怎么办呢?不幸的是,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大学四年或浑浑噩噩,或吃喝玩乐,长期处于“不思”的状态,对知识、现象、问题没有感觉,没有迷惑,没有痛苦纠结,更没有冥思苦想。突然让他们提一个论题、并将这个论题理论化、系统化地分析一遍,简直比登天还难。

(2)不反映作者的真实观点,将使文章丧失意义。一篇论文,连作者都不相信自己写的内容、自己提出的观点,还能指望谁来承认它的学术价值?

作家王龙举过这样的例子:前苏联小说家肖洛霍夫表现战争与历史剧变的宏篇大作《静静的顿河》在文学界获得巨大成功,苏联当局和文坛开始向肖洛霍夫施压——请他修改小说结局,加上一段主人公申请加入苏联共产党的内容。这明摆着是当局想借小说的名气搞歌功颂德的宣传,肖洛霍夫顶住强大的压力坚决不从,因为这不符合人物的形象,现实中这种出身、这种个性、这种经历的人,也不会忽然申请入党。笔者同意王龙所说:“作家即使在最细小的地方撒了谎,他也将失去读者的信任。”不要以为读者是傻瓜,人们看得出来突兀的狗尾续貂是拍权力马屁的“植入广告”。同样,人们也看得出来,论文纯粹为应付任务而写,还是作者确实对这个问题有实实在在的观察和思考。从读者的眼光看,作者敷衍或撒谎,是对读者的贬低,读者又何必浪费时间阅读一篇这样的论文,直接丢弃即可。

(3)不真诚的态度将扭曲为学做人的价值观。今天的中国并不缺为了谋取某种利益而写的观点违心的论文以及人物高大全、内容假大空的伪作品。此风气决不能在大学校园里、年轻学子的身上蔓延。不能让学生以为,文章是获取名利的工具,只要能得利,可以抄袭、可以撒谎、可以违心地帮站不住脚的观点做广告。这种风气极容易导致人格和价值观的扭曲,轻则为人虚伪低俗,重则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经不起诱惑、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3.写作态度应从大一抓起。本科学位论文的压力全部堆在最后一年,学生没有前期准备,情况狼狈,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是将学位论文的准备工作提前。当然不是从入学开始就写开题报告,而是要从大一起就使学生了解学位论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辨文献质量的能力和观察、思考、收集选题素材的意识。

首先,应告知学生实务工作的现状——法学学生多立志于毕业后到公检法机关、政府部门或律师事务所工作,这些单位现在也非常重视科研,笔者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不少公权力机关每年都要求各科室的工作人员提交论文、申报科研项目,有些单位定期还有工作系统内部的论文联合评比以及要求公开发表论文。因此,即使学生以实务工作为目标、学校以培养实务型人才为教育方针,也绝不可轻视学术能力,“忙于找工作”“不打算从事学术研究”等忽视学位论文的理由,再也不能成立了。

其次,每一门课程(实务型也好、理论型也好),都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思考、收集选题素材。论文应有感而发,此处的“感”必须靠平时积累,目前本学院的大部分课程都使用大量的案例辅助教学,这些案例就是极佳的素材。不少教师一直致力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真实的社会案件和现象;实习是一个更好的观察机会,每年指导实习笔者都会感受到学生进入真正的“法律实践工作”之后,思想上受到的冲击,常有学生在实习日志中说到自己在学校里从未见过的问题、从未感受过的迷茫——这些均可能成为一篇有真诚性的论文的起点。

最后,课程论文应当被视为学位论文的前期演练,做好指导、修改工作,特别是文献检索、鉴别的指导。笔者在自己开设的选修课上就专门要求学生写作,学生完成第一稿之后,笔者在批改时总结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回去修改,提交第二稿;同时,拿出二至四个课时,专门介绍学术规范、文献检索方法、论文写作方法等内容。如果更多的课程能专门辟出一个时间(不需要很多),用学术论文标准评讲课程作业和论文,那么,既不影响专业课程的教学,又使得学生做好了心理准备,也使学位论文获得了一个“预热”过程,成功融入本科教育的各个阶段。

责任编辑:郭一鹤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1-0003-05

猜你喜欢

学位论文
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机制创新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分析及提高办法
基于话语分析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写作的对比研究
农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研究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双盲评审机制探析
三方共建应用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