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知识生产视角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析

2016-03-19高喜军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卓越计划高等教育

高喜军(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新知识生产视角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析

高喜军
(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是针对当代社会的科学研究、知识生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卓越计划的实施背景、人才标准、内涵要求、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明显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的基本特征。运用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从应用情境、跨学科性、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社会问责和反思性、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卓越计划进行解析,就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转型的相关问题作出思考。

关键词:知识生产模式;卓越计划;高等教育

教育部2010年启动实施了卓越计划(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培养造就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一大批高质量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将有利于推进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引导高校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

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是由迈克尔·吉本斯等学者提出。吉本斯等1994年在《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中,提出知识生产的两种模式,即Mode-I和Mode-Ⅱ。模式1是从学术研究与现实社会之关系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模式,国内学者通常把这种模式称为“洪堡模式”。模式1指的是一种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其特点是脱离现实问题进行高度抽象化的学术探讨,知识的产生是在一种学科的、规范的术语体系(语境)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中进行,遵循认知和社会的学术研究规范。模式2是吉本斯等提出的另一种知识生产模式,国内学者亦称其为“后洪堡模式”。吉本斯等学者提出,我们正经历着科学、社会和人文知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那种传统的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生产范式(即Mode-I),正在被新知识生产范式,即Mode-Ⅱ所取代。

吉本斯等提出,在我们熟知的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之外,正在浮现出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并命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为模式2。知识生产模式2不仅影响生产什么知识,还影响怎样生产知识、知识生产所处的情境、知识组合方式、知识的质量监控等。模式2具有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应用情境性。知识的生产更多的是置身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的情境之中。知识的生产是广泛范围条件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二是跨学科性。知识的生产以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这种跨学科性是由于应用的情境所决定的,问题产生于应用的情境中,而我们找到最终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是多个技巧的综合所构成一个行动框架,方法手段会超越任何单一的学科,需要跨学科、多学科的协作,比如在分子生物医学、纳米科学、航空航天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动态演进的知识建构的模式。三是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知识生产的场所和参与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四是社会问责和反思性。知识的生产不认为是完全自主的,要考虑知识需求者的需求及可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五是质量控制。以综合的、多维度的方式对工作质量和研究团队等实施新型质量控制。

二、模式2理论解析高等教育的可行性

知识生产的模式2理论主要是针对当代社会的科学研究、知识生产而提出的。该理论同样适用于对高等教育领域中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的解析,主要基于我们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同: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所;人才培养是知识生产的一部分;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人才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第一,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所。自19世纪末因德国教育家洪堡办学理念而推进的第一次学术革命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并置于大学机构之后,知识生产就成为了大学的核心职能,并随着社会和时代变革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可以说,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已经无法与大学相分离。伯顿·克拉克指出,“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1]这个机构就是大学。高等教育组织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大学作为知识探究、生产、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很显然,大学与知识生产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知识主要存在于大学这种机构之中。尽管大学正处在知识社会的知识生产场所由大学转向非大学领域的趋势之中,大学的学术特权、知识中心地位受到冲击,但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场所的特征不会改变。大学如果没有了知识生产,不光失去组织的活力,其存在的意义必将受到质疑。

第二,人才培养是知识生产的一部分。知识生产,在字面上理解就是关于知识的生产。广义上,知识生产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从过程上来说包括知识的传播、研究与应用。国际经合组织(OECD)把“知识生产”界定为,知识生产是知识的创造和创新,或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包括传统的科学和技术知识,以及其他一切知识的制造或创造。学者许崴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对知识生产做出定义。狭义的知识生产,是指新知识的生产。广义的知识生产则是指知识的原创性生产和复制性生产过程的总和。[2]傅翠晓、钱省三等提出,知识生产是指“在人类活动中,各种类型的知识,如真理、原则、思想和信息等的发明、创造、创新和复制过程”。[3]从上述的概念定义中,我们似乎找不到人才培养是知识生产范畴的直接证据支撑,但从大学的职能出发,则很容易得到支持。大学的基本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其中科学研究是直接的知识生产活动,这点毋庸置疑。那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否也是知识生产的表现形式?现代大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以及学校和社会的紧密结合。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很难与知识的生产相脱离。大学的知识生产过程中,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作为主体的一部分,已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到知识的生产中。与此同时,大学的课程教学及社会服务活动也直接或间接地对知识的生产产生作用。最好的教学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改造和扩展知识。因此,大学作为一类知识生产组织,其知识生产方式的特性之一,就是“以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为统一的组合体”,“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一体化的知识生产过程”。[4]

第三,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对大学人才培养的深刻影响。在应用的情境中以跨学科、异质性等为特征的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对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现行的大学知识生产方式、制度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产生着深刻影响,比如我们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断调整着我们的学科专业方向,以及新的学术组织、机构等的设立,包括对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组织、团队等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变化。面对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型,大学不得不重新审视大学内部、大学之间及大学与社会、企业、国家的关系,在办学理念、学科组织、活动边界、人才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调适,以应对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三、模式2理论视角下对卓越计划的解析

“卓越计划”是我国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部署而实施的重大高等教育计划,也是一项关于知识生产的重大改革实践。这项改革实践从一开始可能并非受到某种模式理论的引导。但当我们以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与卓越计划的实施进行对比后,发现在卓越计划的实施背景、人才标准、内涵要求、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都明显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2理论的基本特征。

1.应用的情境:社会应用的实践需要与“卓越计划”实施背景

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在专业学术背景下进行的,问题主要取决于学术团体的兴趣。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生产置身于应用的情境之中,问题主要根据社会应用的需要产生。

“卓越计划”以问题为出发点,体现了应用情境的特征。“卓越计划”的提出和实施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应用情境:第一,国家战略情境。卓越计划提出的目标之一是我们要着眼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其中,面向工业界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服务。卓越计划是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提升工程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及国际化水平的应用情境下提出的。因此,既是战略需求,也是不可回避的国际形势的情境所迫。第二,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情境。“卓越计划”提出的目标之二是要建立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工程学科的各类毕业生总量世界领先,可以说是一个工程教育大国,但还不算工程教育强国。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寻找一个突破口,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提升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性”和“创新性”水平,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使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逐步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第三,社会需求情境。面向工程、面向实践,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准则。然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着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工程理论内容老化,与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脱节;工程实践内容陈旧,缺乏更新;工程训练强度不够,与生产现场脱离严重;工程实践教学减少,学生感受工程现场氛围和接触工程设备的机会少之又少”。[5]因此,在实践应用的情境下,卓越计划强调的是以社会需求和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定位,注重工程设计与工程实践本身对人才的要求,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工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准确把握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能够解决现场生产实际问题、具有设计研发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2.跨学科性:智力资源整合与“卓越计划”人才标准

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是基于学科的,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则是跨学科的(或称为超学科的),需要在跨学科情境下整合各种智力资源和知识。

“卓越计划”体现了知识生产的跨学科性的特征。我国实施“卓越计划”涵盖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为遵循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满足工业界对工程人员的职业资格要求,“卓越计划”提出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标准,既有通用标准,规定了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有具体的行业专业标准,规定了行业领域内不同的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卓越计划”新的人才培养标准的规定,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发展。上述人才标准的目标要求包含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几个方面,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虽然卓越计划的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标准是有一定差异的,但工程教育的实践特征及追求卓越的目标则是共同的。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除了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与政策法规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人文科学素养、质量安全知识、环境生态保护知识、管理沟通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等,这些知识素养及能力的培养,需要跨学科整合相关知识资源,多学科协同,构建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

3.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知识生产场所与“卓越计划”参与者

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以同质性为特征,组织形式比较稳定。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的特征是异质的,组织形式是非等级的、多变的,解决问题的团队的构成随着要求的改变而不断改变。当今的大学,仍然是知识生产的主要场所,但已不再是唯一场所。除高等教育机构外,一些非大学机构如政府部门、研发中心、公司企业、咨询机构等,作为知识生产的利益相关者,都在成为或已经成为知识生产的场所。与此同时,研究者也呈现出异质性,科学家、学者、工程师、研发人员、企业经理乃至产业工人等不同背景的人员都可参与到知识生产之中。

卓越计划体现了知识生产的组织多样性特征。实施卓越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知识生产的主体异质性和组织多样性特点显著。行业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是“卓越计划”的突出亮点,也是实施“卓越计划”的突破之处。

实施卓越计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行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探索形成由行业、教育部门、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具体表现在行业参与管理、企业参与培养两个方面。一是行业参与管理可以发挥行业部门对本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前沿及用人需求等情况熟悉了解的优势,使我国的工程教育转变为中央、地方、行业三方协同管理,逐步建立行业和教育之间的制度化联系。二是企业参与培养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和工程实践条件的优势,让工程教育置于真实的应用情境之中。同时也促使企业由过去单纯的用人单位,赋予新的职能和职责,转变为与高校共同合作的人才培养单位,成为利益共同体,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的制定等工作中去,共同实施工程类人才教育培养过程。

4.社会问责和反思性:社会影响与行业需求

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中,知识的生产被认为是完全自主的,知识和学术服从于真理的要求。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研究团队要具备社会责任感,反思什么是值得做的,必须要考虑知识生产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考虑到知识需求者的要求。

“卓越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知识生产的反思特征。卓越工程师培养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区别,一是培养指向明确,为行业企业培养卓越工程师;二是强调实践,提高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卓越计划使得大学与行业企业的交互关联变得更加紧密。一方面,行业企业是用人单位,最了解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因此,学校需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这个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由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定。另一方面,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保证学生充分接触到工程实践。由于行业企业具备真实的工程环境和齐备的生产实践条件,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学生通过深入企业实习,身处实地开展工程教育、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联系,进而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工程建设之中,这种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双向参与,促进了人才成长,也为企业发展提前储备了人才。

5.质量控制:综合控制与多方评价

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1)以学科发展、学术兴趣为取向,主要通过选拔有能力的人(同行)担当评议人来对质量进行控制。新的知识生产(模式2)则采取更宽泛的标准和更宽泛的社会构成,突破了过去对生产的知识进行质量评估所设定的机制边界,是一种多维度、综合性的质量控制。

卓越计划的质量控制也体现了多维度的特征。卓越计划采取的是一种新的质量评价形式,行业等参与评价质量是其主要特点。教育部联合行业部门或行业协(学)会,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建立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这种教育部、行业、学校、企业、教师、学生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并不是仅仅针对结果,而是从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等就已经介入和干预,构建形成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多维度、全过程综合评价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1]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

[2]许崴.试论知识生产的构成要素与特点[J].南方经济,2006,(12):53-55.

[3]傅翠晓等.知识生产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2):155-160.

[4]王骥.大学知识生产方式:概念及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0):76-79.

[5]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责任编辑朱玉成)

Implementation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Education Program: Perspectives of New Knowledge Production

Gao Xijun

Abstract:The“Outstanding Engineers Education Program”is a major reform plan of constructing innovation -oriented country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developing China by cultivating talents.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 theory provides a new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for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mplementation, standards of talents,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and many other aspects bring to the foreground the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theory. Drawing from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this essay analyzes the program in terms of its application context, interdisciplinary, heterogeneity and organizational diversity,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d reflexivity, quality control. This paper will also addre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talent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l; outstanding program; higher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6)02-0016-05

作者简介:高喜军,男,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高校党建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0

猜你喜欢

卓越计划高等教育
“卓越计划”背景下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依托“卓越计划”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卓越计划”的制冷压缩机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