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2例临床分析

2009-11-11甘汉彪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27期
关键词:甲钴胺

甘汉彪

[摘要] 目的 观察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 将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血栓通及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B12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血栓通; 甲钴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7-66-02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慢性的四肢远端对称性损害的多发性神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最痛苦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50%~80%[1],也是致死、致残原因之一。临床上以对称性肢体疼痛、感觉减退、麻木、灼热感或冰凉感为特征,部分患者可伴有植物神经、颅神经损害,后期可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亦可合并糖尿病足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因此,其防治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缺乏确切的治疗手段,但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及延缓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为了探讨更好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我院于2004年3月~2008年12月应用注射用血栓通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均符合1997年ADA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2]:①有四肢感觉异常或运动神经障碍,如疼痛、麻木、蚁走感、肢体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电图检查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减慢;②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③无严重心、肺、肝、肾病变。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38~77岁,平均(62±12)岁;糖尿病病程5~20年,平均(13.5±5.4)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3年,平均(4.8±1.2)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2~71岁,平均(56.6±6.2)岁;糖尿病病程1~29年,平均(14.5±6.1)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程1~11年,平均(3.9±2.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运动和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治疗基础上,使血糖水平控制较满意(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1.1mmol/L)。治疗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45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甲钴胺0.5mg肌注,每周3次。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维生素B12 0.5mg肌注,每周3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 疗效判断标准[3]

①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显效:肢体疼痛、麻木、乏力明显减轻或消失,夜间睡眠好转,深浅感觉及踝反射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拇趾振动觉明显增强;有效:肢体疼痛、麻木、乏力减轻,夜间睡眠略好转,深浅感觉及踝反射好转,拇趾振动觉增强;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深浅感觉及踝反射或拇趾振动觉无变化。②神经传导速度 显效:治疗后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以上或恢复正常;有效: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无效: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

1.5 统计学方法

各参数以(χ±s)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显效+有效)率为88.1%;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经采用χ2检验,χ2=4.08,查χ2界值表,χ20.05 (1)=3.84,χ220.05 (1),P<0.05,故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治疗前后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2。治疗组胫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常见原因,常见于血糖未能很好控制和病程较长的患者,但也见于病史不长和治疗良好的患者或作为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出现[4]。该病病情隐匿,进展缓慢,早期表现为肢端感觉异常,主要症状为痛觉过敏、疼痛、麻木、蚁走感、发冷、影响夜间睡眠;后期也可累及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出现肌力减弱甚至肌萎缩和瘫痪;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减退,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振动觉减弱或消失等,上述情况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其主要病理基础是高血糖,但连接这一代谢紊乱与各种病理改变的确切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DPN的发病与长期严重的高血糖和由此导致的代谢障碍、血管微循环异常、神经生长因子缺乏、氧化应激自由基产生增多和自身免疫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5]。糖代谢异常对神经组织起直接影响,可引起神经细胞酶的活性降低,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使神经组织的脂质合成和构成髓鞘的脂质比例异常。最终导致神经细胞肿胀,轴突变性,生理功能降低,传导速度减慢。血管微循环病变是引起DPN的另一主要因素,糖尿病机体组织血流量增加和高灌注状态使大分子蛋白经微血管外流,沉积于血管壁,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微血管透明变性、增生,管壁内脂肪及糖蛋白沉积,管腔狭窄导致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神经失去营养,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DPN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在常规给予糖尿病饮食、适量运动、应用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等药物治疗[6]。血栓通是中药三七的块根提取物,有效成分为三七总皂甙,主要成分为人参皂甙Rg1 Rb1等。实验研究证实它具有以下药理作用:①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粘附功能亢进,而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作用,而且还有抗纤维化、抗衰老、抗炎和镇痛作用;②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所致的钙离子内流[7],从而扩张血管、改善周围神经的血供;③动物实验证明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动物模型降糖作用明显,而对正常动物不明显,提示与双胍类药物伍用有降血糖可能;④糖尿病患者由于高血糖的长期作用,红细胞膜的脂蛋白成分改变,膜弹性降低,影响了红细胞的变形性,从而减慢了通过微循环的速度,使微循环内红细胞淤滞,从而加大了血液黏滞度,而且能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⑤能够显著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清除自由基,从而保护神经功能。甲钴胺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B12制剂,在甲基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参与卵磷脂和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前者是髓鞘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者则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因此,甲钴胺有助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损伤神经的修复。甲钴胺通过甲基化反应,可促进神经组织内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新陈代谢。甲钴胺在高半胱氨酸合成蛋氨酸过程中起辅酶作用,可直接使轴索结构蛋白的输送正常化,使轴突受损区域再生;此外还能提高蛋氨酸合成酶的活性,促进髓鞘的主要结构脂质卵磷脂合成,从而修复损伤的髓鞘,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本临床研究观察,治疗组联合应用血栓通和甲钴胺等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确切,是治疗DPN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光伟. 北京弥可保临床观察协作组.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14-17.

[2] 吴庆强,窦连军,黄效生. 碟脉灵与弥可保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21-122.

[3] 李剑波,陈家炜.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病因学探讨及治疗[J]. 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1,9(3):48-49.

[4] 张蜀平. 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机制研究的若干进展[J]. 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96,16(4):184-187.

[5] 聂立红,蒋亚斌,李国成.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J]. 广东医学,2007,28(6):988-989.

[6] 马叶萍,孙新芳.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展[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23(5):631-632.

[7] 史玉良. 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M].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8:423.

(收稿日期:2009-07-16)

猜你喜欢

甲钴胺
不同包装对甲钴胺注射剂光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药效果评估分析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依帕司他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