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教育大班生活区的创设

2023-06-07李芳

文理导航 2023年7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生活教育

李芳

【摘  要】在新一轮教育教学优化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改革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应注重大班生活区的创设工作,在其中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大班生活区创设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幼儿最近发展区、满足幼儿生活需求的角度上,提出创设大班生活区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活教育;大班幼儿;生活区创设

幼儿生活区活动是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在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加强生活技能。创设大班幼儿生活区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即教育”理念,落实高质量的生活教育,有助于为幼儿构建出优质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其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一方面满足幼儿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保障幼儿教育改革工作顺利落实的同时,推动幼儿教育改革进程。

一、大班生活区创设的现存问题

开展日常幼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应重视对幼儿思维、智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力求促进幼儿实现全面、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对此,教师应注重对生活区的创设,为幼儿构建出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以此做到对幼儿思维、智力层面的启发,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保障幼儿主动加入到各项区域游戏当中。在此期间,幼儿的独立自主意识得到提升,生活技能得到提高,生活经验得到发展,实现幼儿之间的主动交流,同伴之间相互帮助,进而形成优质的生活、学习环境。

然而,通过对实际情况的了解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创设大班生活区时,仍存在部分问题,尤其是创设物质环境的过程中,过于重视环境的美观、整洁和卫生,忽视物质环境应发挥出的教育作用,整体环境创设存在缺乏合理性、教育性的问题,制约幼儿生活区活动的顺利推进,影响日常幼儿生活教育目标的落实。比如,生活区的游戏材料,未能做到定期更换,导致幼儿长时间使用,长此以往,幼儿失去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致;或是生活区墙饰的布置缺乏教育意义和层次感,不仅影响教室空间的利用率,还会导致室内布置难以充分发挥其教育价值,制约幼儿审美意识与能力的提升。

二、大班生活教育优化生活区创设的策略

(一)立足实际情况,优化生活区创设

生活区是培养幼儿自主生活能力的重要活动区域,也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关键路径,因此,教师应重视对生活区的创设。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优先了解班级幼儿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依据幼儿最近发展区,为其创设出优质的生活区环境,注重对其思维、素养、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强调素质教育。开展日常生活区活动期间,教师要注重整体环境,做到灵活、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工具,加强环境创设工作,为幼儿构建丰富且相对真实的教学情境,展现出幼儿活动区活动与幼儿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生活技能,感受到更多生活感悟。

所以,教师创设大班生活区期间,应针对墙面、美陈布置等进行分析,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各种生活区活动资源,借助直观的形象进行教学,鼓励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与教师和其他同伴一起交流和分析。这一环节有助于激发幼儿思维发散与创新。此外,教师在创设大班生活区时,可将相关内容进行延伸,实现课内外相互融合,继而为幼儿扩展学习环境。例如:组织幼儿进行“认识花朵”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扮演“花仙子”的角色,通过卡片、照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花朵的颜色、种类等。当教师结束课堂教学环节后,可针对生活区的布置进行优化,比如可在幼儿活动区的墙面上粘贴各种花朵的图片、贴纸等,鼓励幼儿学习这些花朵的结构、颜色和名称。幼儿还可以收集生活中看到的花朵照片,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了解花朵的名称和开放时间等知识。为进一步帮助幼儿内化相关内容,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为幼儿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其在真实、具体的情境中,深入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是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以此加强幼儿的认知、表达、分析等能力。

(二)立足情感教育,完善生活区创设

1.借助情感,为幼儿构建温馨环境

为幼儿构建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用“爱”引导幼儿、感化幼儿,增强幼儿在学习环节的情感体验,为其创设出一个充满爱意的生活区,引导幼儿逐渐喜欢上学习,并善于观察、发现和探究生活,促進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继而养成优秀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思维。对此,教师设计生活区时,要结合幼儿最近发展区,设计出温馨的活动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生活区、设计游戏方案时,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面对幼儿,更多地关注幼儿,及时发现幼儿在学习、生活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而用温柔的语言、轻柔的肢体动作等,指导幼儿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使其主动改正。

站在大班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角度来说,幼儿已经拥有自主分析的能力和相应的逻辑思维,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借助感化教育的方法,加强对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指导,掌握在适当的时机表扬和鼓励幼儿,做到尊重幼儿主观意识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潜力。教师创设生活区期间,应为幼儿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独立思考的机会,锻炼幼儿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借助多样化且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培养幼儿审美、实践等能力。当幼儿之间出现矛盾时,教师要指导幼儿学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鼓励幼儿反思并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一方面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为其构建合作共赢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幼儿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2.利用实践,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开展幼儿生活区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重视对幼儿实践能力的锻炼,加强其动手操作能力和自理能力,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实现健康、全面的成长。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充分分析班级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借助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提高幼儿自我管理、动手实践等能力。例如:带领幼儿进行“彩色拖把”的游戏活动。面对大班幼儿教师可组织其进行常规性的值日活动,在这种需要幼儿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教师很容易掌握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比如,部分娇生惯养的幼儿在担任值日生时,出现桌子越擦越脏、绿植浇水太多、桌椅摆放不整齐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幼儿劳动意识和能力,教师可结合拖把这一劳动工具,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

首先,教师为幼儿准备一个长度为80cm的塑料棒作为拖把的杆,而后,用一些废旧的棉布制作拖把的头,并在拖布的把手上缠绕多种颜色的彩带或即时贴,颜色丰富的拖把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幼儿的目光;其次,当教师发现幼儿对拖把产生兴趣后,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拖地时,你习惯怎样拿着拖把?”“哪一种拿拖把的方式能够将地面擦得干净呢?”此时幼儿会积极参与讨论,并喜欢用彩色的拖把拖地;最后,教师鼓励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彩色拖把”,教师选出其中最实用、最漂亮的几个拖把,放在生活区,供幼儿值日时使用。

3.尊重幼儿,引导幼儿参与区域管理

通过对幼儿实际情况的了解,大部分幼儿具备较强的规则意识,每每看到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时,总会愤愤不平或是向教师、家长“告状”。结合这一情况,教师可趁着幼儿规则意识较强时,与幼儿进行讨论和交流,如:“说一说生活区的规则有哪些?”“你认为生活区游戏规则中还可加入哪些内容?”等。在教师的逐步指导下,让幼儿参与到区域管理当中,一方面发挥幼儿自身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鼓励班级所有幼儿,学会自觉遵守的习惯。

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引导其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教师在创设生活区时,可让幼儿将规则绘画成标记和标识,并将其粘贴到生活区,督促幼儿时刻遵守规则。当幼儿直接参与到区域管理环节时,会使其不自主地产生一种责任意识,进而自觉遵守区域游戏规则,长此以往,有助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三)立足因材施教,创设个别化活动区

个别化活动区是指幼儿能够自主选择的一种学习区域,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独立思考和自理的能力,开始愿意帮助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师可利用大班幼儿的这一特点,为其创设多样、丰富的个别化活动区。

1.借助教学材料,融入生活化元素

教师在创设个别化活动区时,应为幼儿提供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活动材料,吸引幼儿目光的同时,提升幼儿的操作质量,以此保障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创设以“百变造型”为主题的生活区。最初,幼儿会根据教师提供的“梳头发步骤图”练习简单的马尾辫造型,只用到“造型百宝箱”中的梳子和橡皮筋。在多次操作后,幼儿已经逐渐掌握这种简单发型的梳法,为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教师可增加“造型百宝箱”中的头饰,如带有弹簧的发夹、带有小珍珠的塑料绳等,再结合多样化的“造型工具”,鼓励幼儿自主创造多样的发型,教师可给幼儿拍照,并将照片发送到班级家长群中。这样的教育方式一方面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能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有利于对幼儿思维、能力层面的培养。

2.借助主题活动,落实个别化活动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教师开展日常幼儿生活区活动以及创设生活区时,应保障各种教学活动的主题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对此,设计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不断细化主题目标,在主题活动的背景下创设个别化学习、生活活动区,为幼儿提供深入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例如:在传统节日主题的活动中,教师可在生活区中布置多种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典型物品及操作材料,如元宵节的花灯、端午节的粽子和龙舟、中秋节的月饼等,这些物品不仅可以帮助幼儿熟悉传统节日,还能激发幼儿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又或者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彩纸引导幼儿自主制作笔套,鼓励幼儿在动手制作时,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所在。既动手又动脑的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幼儿对生活教育的体验,促进其充分表达自己将要上小学的喜悦情绪。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大班幼儿创设生活区时,教师应积极组织幼儿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幼儿思维、智力的发展;借助多样化的游戏情境,指导幼儿将学习活动与生活相关联,找出其内在联系,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巩固幼儿基础知识与生活能力;此外,教师要用爱意为幼儿构建出优质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以此推动幼儿实现全面、健康的成長。

【参考文献】

[1]陈宝花.基于幼儿生活,构建毕业典礼——大班毕业典礼组织的思与行[J].幼儿100(教师版),2022(6):17-19.

[2]沈泽炜.浅谈“区中区”视角下提升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实践策略研究——以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为例[J].教师,2022(8):84-86.

[3]姚秀娟.关注幼儿生活,生成适宜课程——以大班生成课程“南瓜恰恰恰”为例[J].早期教育,2022(5):50-51.

[4]吕佳.大班幼儿生活过渡环节的自主优化策略[J].读写算,2021(21):45-46.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生活教育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