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人才培育的实践路径

2022-04-21陈聪

职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陈聪

摘 要:如何使技工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学会分析市场大环境和企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营销决策,更快适应企业发展的节奏,从而实现学生个人再发展和持续成长,已经成为技工学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为解决此类难题,本文在分析技工教育与企业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显性技能与隐性素养的概念,并指出在提升学生营销岗位显性技能的同时,应当重视培育其营销隐性素养。

关键词:市场营销    人才培养     显性技能     隐性素养

在技工教育大力发展的今天,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主流,并显示出有别于传统教育模式的独有优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升,并在进企业锻炼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从而实现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很多学校并未深入实施上述合作模式,人才培养工作仍然流于形式。与被培养主体学生相关的企业及家长两方,对当前的培养模式认知不一,企业认为他们是学校的学生,并不是自己的员工,而家长认为那是我的孩子,他们还是学生,并不是真正的在职人员。正是因为各方存在观念上的差异,作为人才供应方的学校和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在合作上出现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市场营销人才供需现状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综合素质、技能水平突出的市场营销人员需求量增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有所提升。然而,近年来,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企业的运营成本逐年增加,企业在人员招聘上偏向理性,更加重视招聘成本的核算。

经调查发现,企业对营销类人才学历门槛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营销人员进入该行业。虽然企业对学历的要求有所下降,但这类社会人员的留存率较之前有所提升,他们在工作中更能吃苦,也更便于管理。较之社会人员,技工学校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后,流失率较高。通过深入了解,笔者发现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刚毕业的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需求,工作所需的基本素养稍弱于社会人员,适应能力较差。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技工学校以培养一线应用型初、中级专门营销人员为主,能够适应不同行业的销售、导购、促销等岗位的一线工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及技能技术的提升和实践,但对于职业素养的培育却重视程度不够。然而根据当下市场经济形势,只具备技能而素养有所欠缺的人才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与企业多年的接洽,笔者认为,企业在关注学生营销技能提升的同时,更看重其营销隐性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也应注重营销隐性素养的提升。

二、培養学生显性技能与隐性素养的重要性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为了保障人才培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笔者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需的能力分为显性技能与隐性素养两大板块。显性技能是指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如营销策划能力、市场调研能力、产品推介能力等,同时还应掌握涉及财政税收、公关礼仪、消费心理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推销技巧、营销策划等业务能力以及对信息化营销设备的运用与维护能力等。隐性素养则是指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市场营销人才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与执行能力,还要有较高的营销职业素养,如热爱营销、忠于职守、优质服务、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

隐性素养可分为心理素质和行为素养。要想成为合格的市场营销人员,心理素质不可或缺,如强大的自信心、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开拓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并拥有同理心,能化解复杂的人际关系。

市场营销人员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必然会遇到各类问题,因此要求市场营销人员要有良好的行为素养,即要有足够的营销知识,具备良好的发散性思维,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口才。

以显性技能为基石培养隐性素养,才能促进市场营销人才提高适应性,这也是营销职业发展的新要求。

隐性素养还具有发展性的特点,提高隐性素养水平有利于促进市场营销人员认知水平的提高。只有拥有过硬的显性技能和隐性素养,才能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三、市场营销人才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重构市场营销知识课程

市场营销知识是市场营销专业中最基础的课程,该课程重点介绍显性技能知识,包括微宏观调研、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市场营销战略,最后制定符合市场宏微观特征和消费者消费行为习惯的市场营销策略,包括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策略。但该课程对隐性素养的关注仍不够,在日常教学和实训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如自我管理能力弱、不合群、不团结等。

隐性素养的缺失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学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而影响其个人成长和发展。为此,笔者对市场营销知识核心内容进行重构、梳理和整理,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隐性素养内容,以体现重视学生显性技能和隐性素养养成的双向提升。

以其中的“新产品的开发”这一章节为例,为培育学生隐性素养,笔者在课堂中创设“职来职往”平台,在班级组建求职团,并将学生分为5个学习小组,用以培养团队成员互相帮助、互相协作的精神。

在平台搭建前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学生面对困难,很容易流露出畏难情绪,但自从有了团队的支撑,他们明显有了解决问题的内动力。

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延伸出一项课题“新产品的开发”,企业要立足市场,武器就是产品,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各学习小组对新产品进行思考,即“什么是新产品”“怎样的产品才能迎合市场需求”等,这样使得课程教学实现了显性技能和隐性素养全面培养目标。

(二)弘扬浙商精神

“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的“四千万”浙商精神早已深深植入浙江这片创业热土中。一家企业在生存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隐患,就是创新精神的消亡、合作精神的缺乏。

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应在浙商精神的引领下,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提升创业能力,以营销技能为教学重点,培育学生隐性素养,让他们在感受企业家精神的基础上,發扬企业家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这也是每一个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并落实的教学任务。

例如,为了带给学生们充分且直观的认识,笔者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民营企业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史的例子,讲述该企业从成立到现在,在面对一次次社会经济改革与转型的艰难抉择之时,迎难而上,勇于创新并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这些讲述让学生明白,再成功的企业也会经历坎坷,但是在面对困难时,要勇于迎难而上,变危机为机遇,在市场腥风血雨的搏击中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

由此,笔者在课堂中引入更多隐性素养内容,课程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对学生显性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隐性素养,如创新、顽强拼搏、善于应变等品质。

除了将显性素养培育融入专业课教学外,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应当开设专门的、富有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该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开拓能力,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创业基础知识,对浙商精神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认同,同时通过创造性的思考,学会把知识有效地转化为隐性素养,由此实现学生的多元化成长。

四、小结

隐性素养从根本上奠定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隐性素养促进了直觉的形成,且形成过程是无意识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显性技能与隐性素养,前者体现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岗位技能的掌握程度,后者反映市场营销专业人员所拥有的职业素养能否满足岗位的需求。显性技能是市场营销人员拥有的知识基础,包含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隐性素养是市场营销人员在思维意识上的认知,对岗位的认同度、参与度、专业度等,它决定了市场营销人员今后职业发展的走向,包括实际应用中的工作经验、默契的团队合作精神、富有精巧的营销手段、老到的沟通能力等。

隐性素养还能够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员的创造力,因此,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凸显隐性素养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显性技能,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性、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最终实现校企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张广敬.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7).

[2]张鹏.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市场营销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6(15).

[3] 陈晓慧,石蕾,史宝中.浅析隐性知识与市场营销人才实践能力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2).

[4]刘巧兰.如何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以市场营销专业《市场营销实务》课程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3(8).

[5] 徐浩.弘扬浙商血脉,提升学生创业能力:刍议中职市场营销项目教学课程中的“企业家精神”培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

(作者单位:宁海县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