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氏补肾九宫穴在老年腰痛中的临床应用

2022-02-21严成龙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期
关键词:九宫俞穴进针

严成龙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腰痛是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该病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老年群体发病率显著高于年轻群体。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腰痛患者数量不断增长,因其病情复杂、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社会及家庭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老年人腰痛至关重要。

管氏补肾九宫穴是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创造的管氏集合穴之一。集,即集中;合,即联合,故“集合”是指集中联合使用之意。“集合穴”是指对某些病证或特定部位的疾病有特殊疗效的几个穴位的组合[1]。笔者有幸跟随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第4代传人管遵惠老先生学习管氏针灸,并将电针管氏补肾九宫穴应用于老年腰痛的临床治疗中,以期为老年腰痛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老年腰痛患者40例,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60~85岁,平均(72.28±7.17)岁;病程0.5~50.0年,平均(8.27±11.07)年;门诊患者27例,住院部患者13例;中医辨证:瘀血腰痛11例,肾虚腰痛15例,寒湿腰痛12例,湿热腰痛2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103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中腰痛的诊断及辨证标准制定[2]。诊断标准:①急性腰痛:病程较短,轻微活动即可引起一侧或两侧腰部疼痛加重,脊柱两旁常有明显的按压痛;②慢性腰痛: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腰部多隐痛或酸痛,常因体位不当、劳累过度、天气变化等因素而加重;③常有居住潮湿阴冷、涉水冒雨、跌仆闪挫或劳损等相关病史。辨证标准:①寒湿腰痛: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疼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②湿热腰痛: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③瘀血腰痛:腰痛如刺,痛处固定,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患者有跌仆闪挫病史;④肾虚腰痛: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则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舌淡,脉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60~85岁;X线检查可见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改变、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疏松等,C T或MR I检查可见椎间盘退变(膨出、突出、脱出)的严重程度及部位;入组前1周未进行相关治疗;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Ⅱ度及以上真性腰椎滑脱者;合并脊柱恶性疾病(如结核、肿瘤)转移、侵蚀者;合并免疫系统疾病及精神疾病者;无法遵医嘱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采用电针管氏补肾九宫穴治疗。按照先天八卦方位布局,先刺中宫腰阳关,次针乾宫命门穴,再取坤宫肾原穴(第2骶椎棘突下凹陷中),依次取坎宫(右侧腰眼穴)、离宫(左侧腰眼穴)、巽宫(左侧肾俞穴)、兑宫(右侧肾俞穴)、艮宫(右侧次髎穴)、震宫(左侧次髎穴)。腰阳、命门、肾原、肾俞穴用0.4mm×4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垂直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为20~40mm;腰眼穴用0.4mm×7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垂直刺入皮下,针尖向脊柱方向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为40~60mm;次髎用0.4mm×50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垂直刺入皮下,沿第2骶后孔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为30~50mm。获得针感后行捻转补泻手法,行针顺序与次数按“洛书九宫数”施行:先行命门9次,依次行肾原穴1次、左侧腰眼穴3次、右侧腰眼穴7次、右侧肾俞穴2次、左侧肾俞穴4次、右侧次髎穴6次、左侧次髎穴8次、腰阳关5次。施术完毕后分别在乾坤、巽艮、兑震各接1组电针,乾坤两宫命门穴接正极、肾原穴接负极,巽艮两宫及兑震两宫均为肾俞穴接正极、次髎穴接负极,用疏波,以患者舒适为度,每次30min,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分别治疗1~3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腰痛减轻程度、直腿抬高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恢复原工作情况判定临床疗效。治愈:腰痛、麻木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体征阴性,能恢复工作和生活;显效:腰痛大部分消失,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正常;好转: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3]。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3.2 结果 治疗后,40例老年腰痛患者治愈10例,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39/40)。见表1。

表1 40例老年腰痛患者辨证分型及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腰痛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症状,如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及椎间盘发生损伤或退变导致的腰部力学失衡、纤维环破裂、局部组织受损,或髓核刺激挤压相邻神经根、脊髓、血管等,均可导致腰痛。西医治疗腰痛以口服镇痛消炎药、局部封闭及手术治疗为主,口服药物起效较快,但是存在心血管、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局部封闭疗效不稳定,不良反应多,可重复性不高;手术治疗费用昂贵,具有创伤性,患者接受度不高[4]。

腰痛属于中医“痹证”“骨痹”“腰腿痛”等范畴,病机为外感风、寒、湿、热诸邪,或劳力扭伤,跌仆挫伤,导致筋脉痹阻,不通则痛;或年老体衰,罹病日久,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日久经脉失养,不荣则痛。本研究结果显示,腰痛的临床证型分布与老年人的体质、基础疾病和功能特点等致病因素相吻合。老年腰痛患者年老体弱,以肝肾亏虚为基础,且体内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易导致风寒湿邪入侵。另外,老年人身体功能下降,平衡能力减退,受伤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老年腰痛患者发病以肾虚腰痛、寒湿腰痛及瘀血腰痛为主,湿热腰痛较少见。

本研究结果显示,电针管氏补肾九宫穴治疗肾虚腰痛、寒湿腰痛及瘀血腰痛效果明显,对湿热腰痛疗效较差,甚至无效,这与管氏补肾九宫穴取穴部位及功效特点有直接关系。管氏补肾九宫穴以腰阳关为中宫,沿督脉在中宫上下取命门穴为乾宫,肾原穴为坤宫,然后在膀胱经上依次取坎、离、巽、兑、艮、震六宫穴(肾俞、次髎、腰眼)。

腰阳关为督脉经穴,出自«素问·骨空论»,分布有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腰动脉后支,主治腰骶痛、阳痿、下肢麻痹等,针刺该穴可以壮腰补肾,舒利关节,直达病所以祛邪,激发局部经气,利于气血运行。命门穴为督脉经穴,出自«针灸甲乙经»,穴位下有腰动脉后支及棘间皮下静脉丛穿行,分布有腰神经后支内侧支,主治虚损腰痛、阳痿、早泄、汗不出等,针刺该穴可以培元固本,温化肾阳,强健腰膝。肾原穴为管氏特殊针法的经验穴,在腰俞穴之上,功效与腰俞穴相近,分布有尾骨神经分支,主治腰脊痛、月经不调、癫痫、下肢痿痹等,针刺该穴可以补肾强腰,解痉止痛。腰眼穴为经外奇穴,在带脉中,靠近肾脏,肾喜温恶寒,针刺该穴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强腰健肾。肾俞及次髎均为膀胱经穴,具有补益下焦、强腰利湿、固精益肾等作用。

电针治疗是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的疗法,针刺可以提高同节段皮肤的痛阈,调节同节段肌肉运动、交感神经功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和新陈代谢,消除炎性介质,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导,缓解肌痉挛,阻断疼痛[5]。二者结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C a2+含量,抑制细胞凋亡,促进受损神经元轴突恢复,维护神经元自我保护机制,减轻局部神经根水肿症状[6]。管氏补肾九宫穴多位于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骶棘肌周围,针刺的机械刺激能激活血管的自律运动,加快局部血流速度,增加血液节律性灌注,改善病灶组织血氧供应,提高局部痛阈,消除疼痛。针刺后可增强韧带的修复能力,起到保护脊椎过度前曲和使脊椎复位的作用,恢复脊柱的力学平衡及肌肉的韧性,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电针补肾九宫穴治疗老年腰痛患者,集中体现了针刺的近治作用、电针的神经血管调节作用及管氏补肾九宫穴集合治疗效能,对老年肾虚腰痛、寒湿腰痛及瘀血腰痛效果明显,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九宫俞穴进针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拔罐治疗脂肪肝
中华心意六合拳之九宫阵说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
养老穴治疗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