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

2017-04-17王杏林

敦煌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俞穴价值

王杏林

内容摘要: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有残片三个,本文对残片进行了整理研究,考证了写卷中的俞穴,并探讨了写卷作为目前所发现较早的针灸图谱著作,所保留的俞穴和人神禁忌等内容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

关键词:《新集备急灸经》;敦煌本;俞穴;价值

中图分类号:G256.1;R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6)06-0109-06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fragmented texts of the Xinji-beiji-jiujing(New Collection of Moxibustion Methods)among Dunhuang documents. This paper sorts through the fragments, examines the acupuncture points mentioned in the manuscripts, and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documents as early illustrated works 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ontain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on historical views of acupuncture and taboos.

Keywords: Xinji-beiji-jiujing; Dunhuang version; acupuncture point; value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莫高窟出土的残卷P.2675,首题“新集备急灸经一卷”,其后有书题及小序,小序后有正面人形穴位图的上半身图像,图像正上方有大字“明堂”。这是一部针灸图谱类著作的残篇,诸家皆依首题定名为《新集备急灸经》。除此之外,P.2675V、P.2675BIS残卷所抄录内容亦属《新集备急灸经》。

一 《新集备急灸经》的定名与抄写时间

P.2675,首题下有“京中李家于东市印”,马继兴认为 “此写本是依据唐代京都长安李家于东市刻印本为底本抄绘而成的,这也是既知有关雕板印刷医书的最早记载”[1]。书题及小序凡五行,开篇引《灸经》之语,论述撰书起因及内容,有诸家灸法,亦有年月日人神及诸家杂忌。张弓指出,此序言表明这部灸经搜选简易可行的灸法医方,特为地居偏远、药饵难求的贫穷百姓“备急”之用[2]。小序后有正面人形穴位图的上半身图像,图像正上方有大字“明堂”,是本图成为针灸明堂图的实物图形的可信例证,这样也为“《太素》陈其宗旨,《明堂》表其形见”一语找到最好的注释[3]。图像从腹部以下残缺,“正人图形的外观,可见有头顶部之双发髻、发际以及五官等外形,并绘有头部前面、胸及肱部前面之穴位圆圈十余处,在正人图形之左右两侧,则旁注以腧穴之名称、部位及其主治、针灸等文,并以朱笔引线于图中之穴法处”[4]。残存的十五个人体穴位,抄录完全的有十个,其余五个穴位因文字残缺不可辨识。“估计在此图之后可能尚有背面及侧面人形穴位图,但今已亡佚”[1]513。《法藏》定名为《新集备急灸经一卷》[5],陈明、华澜定为《新集备急灸经》[6][7],甚是。

P.2675BIS,抄录《新集备急灸经》序中提及的年月日人神及诸家杂忌,反面为署名曹议金代呈状文开首。写卷起“酉生人”,至“七星人命属法”篇“寅戌生人,属禄存星,日食稻米一石六斗,受命八十五”,凡43行。赵贞将其定为占卜文书,题为“七星人命属法”[8]。

P.2675V,抄录在P.2675背面,起“酉生人”,至题记“阴阳泛景询二人写记”,凡43行,前27行下截残,其后7行中间残缺部分文字。抄录内容亦是《新集备急灸经》中提及的年月日人神及诸家杂忌,其中第30行至第35行抄录之十干日人神所在、十二祇日人神所在、六旬及服药杂忌等内容以及七星人命属法。“午生人”条下 “ ”、“寅戌生人”条下“ ”之箓,P.2675BIS均无,赵贞认为当为禳灾祈福所用[8]75。《法藏》将写卷定名为《阴阳书》[5]196,姜亮夫定名为《阴阳书》残卷[9],赵贞定名为《推年人神所在法》[10],池田温定名为《星占书》[11],刘瑞明定名为《七星人命属法》[12]。以上诸家均只据残卷部分内容定名,不确。马继兴、丛春雨等人据内容与P.2675书题“新集备急灸经一卷”小序中记载的“今略诸家灸法,用济不愚,兼及年、月、日等人神并诸家杂忌”相符,认为亦属《新集备急灸经》一书的内容,缺前部灸法与图谱,仅存人神禁忌部分[13][14]。黄正建认为“七星人命属法”五行文字共涉及地支中的九支,以及七星中的五星,内容并不完全[15]。

P.2675、P.2675V、P.2675BIS这三个残片内容均属《新集备急灸经》,诸家均无异议,然诸家多将P.2675與P.2675V这两个抄录在正背面的写卷合而为一,将P.2675BIS另作一个版本,如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将P.2675与P.2675V合称甲本,将P.2675称为甲本甲卷,将P.2675V称为甲本乙卷,而将P.2675BIS称为乙本。然将三个残卷反复比对,可以看出,P.2675与P.2675V显非一人抄录,而P.2675BIS的笔迹及抄录风格与P.2675颇为相似,字体优美,特别是“人”、“命”、“冷”等字的捺笔,当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P.2675V抄者字迹凌乱,版面亦随意,尤其是年人神对应处,以曲线相连表明在同一列,与上述两个残卷相比,当属另一抄本。本文将P.2675与P.2675BIS合为一卷,称为《新集备急灸经》,将P.2675V称为《新集备急灸经》甲卷。

关于写卷的抄写年代,马继兴等人均以P.2675V卷末抄有“咸通二年,岁次辛巳,十二月廿五,衙前通引并通事舍人范子盈,阴阳泛景询二人写记”句,将P.2675与P.2675V的抄录年代定为公元861年[13]442,[14]200。然P.2675V与其他两个残卷非一人所抄,且P.2675V抄录于P.2675背面,其抄录时间应晚于P.2675。关于P.2675BIS,丛春雨认为抄录与P.2675为同一期[14]211,马继兴则认为曹议金为五代时人,写卷重抄的年代仍在五代之际[1]524,赵贞认为抄写于咸通二年至后唐长兴二年(861~931)间[8]72,华澜认为其内容为后来抄写上的,时为10世纪[7]432。“晋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等使。天福五年二月卒”[16],然实则

P.2675BIS为正面,则其抄写年代应早于五代晋时期。据此,则《新集备急灸经》(P.2675+?+P.2675BIS)写卷的抄录年代应早于861年。

二 《新集备急灸经》之俞穴考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中保存了一些珍贵的俞穴和灸穴治疗疾病的方法,然因写卷残缺,人形图只存上半,文字也有所残缺,有些俞穴图文并存,但其治疗疾病与现存医籍略有不同;有些俞穴只存穴位和灸法;有些则只存所疗疾病;亦有穴点所在而未指出穴名者。现将写卷中出现的俞穴考证如下。

1. 百会穴

百会穴,为头部重要穴位之一,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中“患頭风,兼生头痛、白屑,头心上灸百会穴二七壮”,图示和文字齐全,直接注明百会穴位于“头心上”,这与《甲乙经》“百会穴”的记载“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17]以及《肘后备急方》中“若气可先灸百会五十壮,穴在头顶凹中也”[18]相符合。而在其他存世医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到有以鼻、发际为度量的,如“又方针百会当鼻中入发际五寸”[18]15;有以眉、印堂为度量的,如“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取眉间印堂至发际折中是穴”[19]。虽取穴方法不同,但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当是无疑。百会穴主治病症,写卷有“头旋”、“ 风”、“头痛”、“白屑”等疾,“头旋”疾,《普济方·针灸门·误伤禁穴救针法》有“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20]之法;“ (暗)风”疾,《普济方·诸风门·痫》有“治暗风年深日近发搐不省人事……仍灸百会穴九壮”[21]的记载;“头痛”疾,《太乙神针心法》有“头痛,针百会”[22];只除白屑之法未见存世医籍有相类的记载,可据敦煌写卷补之。

2. 住神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疗治“急黄欲死”,取住神穴,穴在鼻上至发。住神穴,医籍中未见,鼻上至发处,或为神庭穴,“神庭,在发际直鼻督脉”[17]38。《千金方》云:“治久风卒风缓急诸风,卒发动不自觉知,或心腹胀满,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闭耳聋,或举身冷直,或烦闷恍惚,喜怒无常,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张,始觉发动,即灸神庭一处七壮,穴在当鼻直上发际。”[23]但未见有神庭治急黄之症的记载。且据《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等记载,神庭的确切位置在鼻直上入发际五分,非发际边缘,疑住神穴即发际处,《圣济总录·黄胆门》载发际可治走马黄、水黄、土黄等黄症[24]。

3. 光明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治“大风”,可灸“光明”,穴在两眉中。《甲乙经·面凡二十九穴第十》有“攒竹”穴:“一名员在,一名始光,一名夜光,又名明光,在眉头陷者中。”[17]4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则曰:“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在两眉头陷中。”[25]敦煌本《灸经图》(S.6168+S.6262)治“面上浮风”条,可灸曲眉,穴在“两眉间眉毛头”。传世医籍中“曲眉”可见于《千金翼方·针灸上·诸风第七》治“面上游风”条,穴“在两眉间”[26]。《经穴汇解》中引用《千金翼方》在两眉间的记载,又指出与“鱼腰穴同处,盖异名也。针之治目疼”[27]。则“光明”、“攒竹”、“曲眉”为同一俞穴。

4. 阴会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疗“眼赤,兼疮翳生,并风赤”,可灸阴会穴,穴在两耳尖上。

现存医籍中阴会作为穴点灸疗疾病,《医心方》所引《小品方》中用来治疗“狂骂詈擿打人”,“灸阴囊下缝三十壮,女人者灸阴会也”[28],则与敦煌本两耳尖上取穴位置不同。

敦煌医方P.3596V“疗雀目”取耳尖穴,与阴会当为同一穴也。耳尖上取穴,宋以前之医籍中未见其作为灸疗穴点,宋及以后著作中常见,如:

脑空二穴,在耳尖角上,排三指尽处 处。治偏头痛,眼欲失明,灸此穴七壮自愈。(宋·窦材《扁鹊心书》)

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之,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宜灸七壮,不宜灸多。(明·董宿《奇效良方·针灸门》)

灸耳尖穴,即率骨穴。将耳折转,尖上比寸半,尽处是率骨穴。(《银海精微·患眼头痛》{1})

耳尖二穴,在耳尖上,卷耳取尖上是穴。治眼生翳膜,用小艾炷五壮。(《针灸大成·经外奇穴》)

耳尖上穴,可以耳尖直接名之,亦称会阴、脑空、率骨,可疗治眼中生翳(白内障)诸疾。

5. 人中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疗“癫风,心狂乱,加兼卒不语良久”,灸人中穴,取穴在鼻孔下。传医籍中多以鼻柱作为人中取穴依据,如 “风痒赤痛,灸人中近鼻柱二壮,仰卧灸之”[23]109,“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29];亦有言在鼻下,“人中,在鼻下三分陷中”,“人中,即水沟穴,在鼻下三分衔水突起处”[19]145,149。

写卷人中穴疗“癫风,心狂乱,加兼卒不语良久”《普济方·针灸·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水沟(人中)”穴主治寒热头痛、癫疾[20]122;《针灸聚英·席弘赋》有“人中治癫功最高”的歌诀[30],《千金方》中人中可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风痒赤痛”、“脾风占候声不出或上下手”[23]262,109,162,都可与敦煌本相对应。

6. 承浆穴

承浆穴属面部穴位,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关于承浆穴取穴与疗疾的记载为:“患耶气、鬼气、疰、风痫等病,下唇下名承浆穴,灸二七壮,立差。”而在敦煌医方P.3930中则定穴更为具体:“治人失音不语方。又方,灸承浆穴七壮,在唇下五分,即差。”

现存医籍关于承浆穴的取穴与《新集备急灸经》相同,如:《甲乙经·面凡二十九穴第十》:“承浆,一名天池,在颐前唇之下。”[17]43《肘后备急方·救卒中恶死方第一》:“唇下宛宛中承浆穴。”[18]13《千金方·明堂三人图第一》:“承浆在颐前下唇之下。”[23]508《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承浆一穴,一名悬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29]21诸本所载明确了承浆穴所在位置为下唇之下,《肘后备急方》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更进一步明确了在唇下凹陷处,但是还未及P.3930“唇下五分”取穴更为精确。

敦煌医籍中灸承浆穴可治“耶气”、“鬼气”、“疰”、“风痫”及“失音不语”等。现存医籍中,承浆可疗“瘖不能言”[20]318、“失音不语”[30]26,“小便赤黄或时不禁”、“汗出衂血不止”[23]530,538等疾,亦可主治“寒热凄厥,鼓颔,癫疾呕沫,寒热痓互引日干,小便赤黄或时不禁,消渴嗜饮,目瞑身汗出衂血不止,上齿龋”等疾[31],但未见有疗“耶气、鬼气、疰”之疾的。

7. 膊井穴

《新集备急灸经》有“膊井”穴,在左右膊井上,治“肩膊重,抬手不起”。“膊井”即肩井穴,《千金翼方·针灸中·小肠病第四》治“癫狂二三十年”条,亦灸肩井穴[26]327。《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井”可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背髆悶、两手不得向头[32],与《新集备急灸经》治“肩膊重,抬手不起”相应,亦可证膊(髆)井为肩井穴之别称。

8. 膻中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有“患 两乳 ,灸一七壮”,图示引线所标注穴点在两乳之间。这与传世医籍记载相同,“亶中,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23]509,“膻中,在两乳中间,可泻,灸七壮,禁针”[19]144。膻中穴可治“腹满短气转鸣”、“胸痹心痛”、“上气咳逆”[23]81,244,330等疾。写卷残缺甚多,不知所疗何疾。

9. 心歧骨(蔽骨)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膻中穴下图示有一俞穴点,引线标注文字为“患急□□,又心疼,兼上 (气)□ 咳嗽,心 骨 ”。从图标位置看,当是心蔽骨,又称心歧骨。据《经穴汇解》卷3“腹部第六”所言,“按古书中,称 骭者,有三义,或岐骨,或蔽骨,或谓穴名。又称鸠尾者,亦同,后人不之知也”[27]14。敦煌本《唐人选方》(P.3731、P.2565、P.2662):“灸中管穴,穴在心歧骨下,齐上处中,即是其穴。”《针灸资生经·孔穴相去》:“自蔽骨下至脐八寸,而中管居其中。”[33]《医心方·妊妇脉图月禁法》:“中管,在从心蔽骨下以绳量至齐止,即以绳中折之。”[28]489从上述中管穴取穴之法可以看出,心歧骨与蔽骨指称同一处,人有无蔽骨者,则称歧骨也。《千金方·针灸下·心腹第二》载鸠尾“主胸满咳逆”、“心寒胀满不得食息,贲唾血厥,心痛善哕,心疝太息”[23]527-528,可与敦煌本相对应。

10. 四蒲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治“肚胀如板,气急”,灸四蒲穴,取穴在脐两旁五分。

四蒲穴,未见医籍有载,疑“蒲”为“满”之形误字。“四满二穴,一名髓府,在中注下一寸”(按:中注二穴,在肓俞下一寸冲脉。肓俞二穴在商曲下一寸脐傍各五分冲脉。则四满在脐下二寸旁五分处)[32]29。《千金方》有“月水不利,贲豚上下并无子,灸四满三十壮,穴在丹田两边相去各一寸半,丹田在脐下二寸是也”和“奔上下,灸四满二七壮,穴侠丹田两傍,相去三寸,即心下八寸,脐下横纹是也”[23]55,315两处记载,此二处取穴稍有不同,但均可治腹中积气。如从取穴点在脐两旁五分看,此穴似应为肓俞穴。

11. 手腕节穴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治“患手腕劳,疼痛不□(可)忍,加手麻痹,兼风劳”,可灸手腕节。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言“腕中无力或麻痹,举指酸疼,握物难”,可灸腕骨穴,“在手腕起骨前陷中,翻手得穴,针入三分,灸二七壮,泻之。手麻木则补,可灸三七壮”[19]149,其取穴与主治,与敦煌本相类似。“腕骨”穴,《千金方·针灸上·明堂三人图第一》作“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23]512。

12. 垂两手,中指压股上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治“腰脚重,冷风下,化为冷痹”,取穴令人垂两手,中指头压股上,但未言及何穴,丛春雨认为当是《太平圣惠方》所载风市穴。“风市穴,可令病人起正身平立,垂两臂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当手中央指头髀大筋上是”[23]140,“风市二穴,《针经》无之,《千金方》有风市,取法:在膝上七寸,股外侧两筋间,垂手中指点到处是穴”[34],“(环跳穴)其下三寸许,垂手着股,中指尽处,惟奇穴中有风市一穴,或者即此,明者察之”[35],“风市穴,端立,垂手于股外,中指尖到处”[36]。这些文字与敦煌本表述相同,则为风市穴当无疑矣。医籍所载风市穴主治“两膝挛痛,引胁拘急,亸躄或青或焦或枯或黧如腐木”,亦可治“缓纵痿痹腨肠疼冷不仁”[23]534-535,所治病症与敦煌本亦同。

三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的价值

1. 目前所发现较早的针灸图谱著作

见诸记载的针灸图谱著作,最早的当属王冰在《黄帝内经素问》注中提到的《黄帝中诰孔穴图经》,《隋书·经籍志》则载有《明堂孔穴图》3卷、《黄帝明堂偃人图》12卷、《明堂虾蟇图》1卷、《针灸图经》11卷、《十二人图》1卷、《扁鹊偃侧针灸图》3卷、《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藏人图》1卷等[37],现均已亡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保留的《明堂三人图》,是现在可以看到最早的有文字可考的俞穴图,然“病源所起,本于藏腑,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备预之要,非灸不精”[23]508,说明了俞穴图对于取穴的重要性。现存医籍中能够看到的最早的针灸图谱著作,当属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其抄录年代早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虽然只存断简残篇,但仍为针灸学提供了珍贵的俞穴图数据。

2. 保留了一些比较珍贵的俞穴

《新集备急灸经》所绘制的明堂人形图下半残缺,可见的绘制穴点有14个,其中3个只见穴点而引线后的文字缺失,有文字叙述主治病症和俞穴所在的有15处,其中5处俞穴名残缺。即便如此,写卷中还是保留了一些珍贵的俞穴,对研究俞穴的演变大有裨益。如“患急黄欲死,鼻上至发住神穴,灸二七壮”条,住神穴,医籍中未载,马继兴认为此住神穴与《甲乙经》神庭穴位置相符,系神庭穴之别名[4]237。然从图示看,住神穴位于发际边缘,疑住神穴即发际穴的别称,在《圣济总录·黄病门》可见发际治走马黄、水黄、土黄等黄症[24]754-755,而神庭穴则未见可治黄症之记载。再如光明穴,穴在两眉间,《甲乙经》面部穴有攒竹穴,别称明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攒竹穴别称光明,与《新集备急灸经》相对应,则《甲乙经》作“明光”似应乙正。阴会穴,现存医籍中指女子阴部穴点,而在《新集备急灸经》中则绘在耳尖上,且文字亦注明在两耳尖上,然“阴会”、“耳尖”作为耳部俞穴,在宋之前医籍中均未见,则《新集备急灸经》中保留了最早的关于耳尖穴亦称“阴会”穴的记载。膊井穴,宋以前医籍中均作肩井穴,至《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才将肩井穴别称为膊(髆)井,然《新集备急灸经》说明在唐时已将膊井作为肩井的别称而使用。

3. 所载俞穴图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

《新集备急灸经》是普及用的通俗灸法图解著作[4]130,有其简便、实用性的特点,这不仅表现在取穴上,也表现在疗疾上。在取穴上,如百会穴,在头心上;光明穴,两眉中;阴会穴,两耳尖上;人中穴,鼻孔下;承浆穴,下唇下;膊井穴,左右膊井上;四满穴,两脐傍五分。这突出了取穴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在疗疾上,将同类病症合为一条,取一穴以治之,如患急黄,取住神穴;患眼赤、翳生,取阴会穴;患肩膊重,抬手不起,取膊井穴等等,这种著述方法,与《肘后备急方》等医方中的针灸疗法极为类似,与正统的针灸类著作或一穴以治多疾,或多穴并治一疾的著述方法相异,真正契合了“备急”的概念。

4. 保留了人神禁忌方面的珍贵资料

关于年月日人神所在及禁忌,现存医籍中以《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医心方》等记载较为全面,而其后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资生经》、《针灸大成》等著作均从之。在《新集备急灸经》中,保留了许多珍贵的禁忌之法,这些在现存医籍中均未曾记载,如“癸酉、癸未、癸巳、癸丑、癸亥、癸卯六日厌”为吉日、“甲子旬,从乙丑至己巳;甲戌旬,从乙亥至□□;甲申旬,从乙酉至庚寅;甲寅旬,从戊午至辛酉;甲辰旬,从□□至戊申;甲午旬,从乙未至庚子”六甲旬,以及每月“六日、十五日、廿三日及晦日”治病服药之禁忌、七星人命属法等,然内容有残缺,仍待新资料的发现予以佐证。

在年月日人神所在的著述上,《新集备急灸经》亦有自己的特色,所抄录依据的灸经版本,是与《备急千金要方》等现存医籍有所不同的一个版本,如十二部年神所在,从“年三至年八十七”条,《新集备急灸经》“人神在颈”,其他诸本作“在头”;“年十二至年九十六”条,《新集备急灸经》“人神在胸在股”,其他诸本只作“在股”。每月逐日人神所在,第二十六日,《新集备急灸经》“在肩及手”,甲卷作“在肩”,其他诸本或“在胸”,或“在手足”;十二支日人神所在,亥日,《新集备急灸经》“在项臂”,其他诸本有作“在项”,有作“在臂颈”,有作“在头”;十干日人神所在,《新集备急灸经》将每相临两日合并,人神所在均同,其余诸本则每日人神所在均不同,《千金方》另有与《新集备急灸经》两日合并相似的记载,然除甲乙日和壬癸日人神所在相同之外,其余皆不同;十二祇人神所在,闭日《新集备急灸经》“在腹”,其余均“在目”。人神所在,究竟孰是孰非,尚有待进一步验证,《新集备急灸经》的出现,则为医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马继兴,等.敦煌医药文献辑校[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513.

[2]张弓.敦煌四部籍与中古后期社会的文化情境[J].敦煌学,2004(25):329.

[3]张侬.敦煌遗书中的针灸文献[J].敦煌研究,2001(2):148.

[4]马继兴.出土亡佚古医籍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130.

[5]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7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95.

[6]敦煌吐鲁番研究:第5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28.

[7]敦煌吐鲁番研究:第9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32.

[8]赵贞.敦煌文书中的“七星人命属法”释证[J].敦煌研究,2006(2):72.

[9]姜亮夫.莫高窟年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07.

[10]赵贞.敦煌占卜文书残卷零拾[C]//敦煌吐鲁番研究: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210.

[11]敦煌吐鲁番研究:第8卷[M].北京:中华书局,2005:83.

[12]刘瑞明.关于《推九曜行年容厄法》等敦煌写本研究之异议[J].敦煌研究,2007(3):78.

[13]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0.

[14]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211.

[15]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08.

[16]王钦若.册府元龟: 第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5182.

[17]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6:39.

[18]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57.

[19]王国瑞.针经三书: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37.

[20]朱 .普济方:第10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77.

[21]朱 .普济方:第3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01.

[22]韩贻丰.太乙神针心法[M].清康熙刻本:22.

[2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60.

[24]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54-755.

[25]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2[M].北京:中国书店,1987:9.

[26]孙思邈.千金翼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322.

[27]原昌克.经穴汇解[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2:454.

[28]丹波康赖.医心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00.

[29]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3[M].北京:中国书店,1987:20.

[30]高武.针灸聚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236.

[31]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098.

[32]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卷4[M].北京:中国书店,1987:2.

[33]王执中.针灸资生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7.

[34]吴昆.新安医籍丛刊:针方六集[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59.

[35]张介宾.类经 附:类经圖翼 类经附翼《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332.

[36]陆拯主编.近代中医珍本集:灸法秘传[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02.

[37]魏征,令狐德棻.隋书:第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3:1040-1047.

猜你喜欢

俞穴价值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阴吹验案
拔罐治疗脂肪肝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