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2022-01-06花召勃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小学

花召勃

摘要:体育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必修学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此时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自己的教学活动,并致力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利用信息技术、组织趣味游戏、小组合作练习和实施分层教学这四种教学策略都能发挥作用,促使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有所提高。因而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对它们进行有效的应用。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提高;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强健的体魄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而体育教学活动是每一名学生都需要积极参与的,旨在从中获取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技能。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有着极高的参与度,此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研究有趣的教学策略,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旨在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环境,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体育知识。这样一来,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利用信息技术

当小学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进行了有效利用以后,他们的教学氛围就能变得活跃起来,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信息技术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因为信息技术中蕴含丰富资源,有图片、视频、音频等。因而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挖掘信息技术的用途,旨在用其让自己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跳远教学之前,笔者会让学生去搜集奥运会上关于跳远项目的比赛视频去看。这样的视频氛围十分紧张,学生很容易投入进去,并且对跳远这一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有学生还会尝试进行跳远,看自己能跳多远,和奥运会的跳远冠军相差多少。然后笔者会通过网络交流工具将跳远动作解析视频传给学生,让学生展开分析,进而总结跳远技巧。在课堂教学时,笔者首先会让学生结合课前总结的跳远技巧尝试进行跳远,自己则利用手机将他们的跳远过程录制下来。接下来笔者会鼓励学生进行观看,寻找其他学生在跳远中不规范的动作。学生每指出一处动作,他们就能得到笔者的一次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会在观察的过程中对跳远技巧有着十分牢固的记忆。

二、组织趣味游戏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小学体育教师强制要求学生去做运动,那学生在做运动的过程中很容易走神,进而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要为学生引入趣味游戏,将学生做运动的过程转变为玩游戏的过程。这样一来,即便教师没有再三督促,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课堂上会有着很高的参与度。

例如:在进行跑步这一运动的教学中,笔者会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比赛。在跑步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热身。此时笔者的热身活动如果缺乏趣味性,学生会有着敷衍的态度,进而无法打开自己的身体,在之后的跑步比赛中很容易受伤。因而笔者会引入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行热身。笔者为学生引入抱团游戏,在游戏中,学生首先需要围成一圈,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着高抬腿动作。笔者会出其不意地喊出某一个数字,学生在听到之后需要抱在一起,并保证人数和数字相同,否则就要受到惩罚,站在圈中将完整的热身动作做一遍。

三、小组合作练习

在小学体育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练习环节是学生必须要经历的环节,因为学生需要在不断地练习中巩固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巧,并将它们内化为体育技能。在练习时,学生很有可能遇到两个阻碍,一是动作不标准,导致练习无意义;二是态度不积极,导致练习时间浪费。身为学生的引导者,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合作练习,由此促使学生顺利解决阻碍,有着更好的练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投铅球这一运动的教学中,笔者会利用前半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学习投铅球的标准动作。在后半堂课的时间里,学生需要通过练习将所学的动作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进而达到笔者为他们所设置的投铅球目标。笔者如果让学生单独练习,以笔者和学生的人数差距,很难同时帮助和督促每一名学生。因而笔者会结合学生在前半堂课中的表现将他们分组,保证小组中既存在动作标准的学生,又存在动作不标准的学生。然后笔者会告诉学生,在下课前会对他们的练习结果进行检查,如果有一名学生出现动作不标准的行为,那小组内的全体成员都无法得到笔者的奖励。这样一来,小组内的成员会抓紧时间进行练习,他们也会彼此帮助和督促,为获得奖励而努力。

四、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他们所能接受的运动强度也会有所不同。此时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同等对待学生,那他们的教学会失去有效性。因而教师要为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这样一来,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不会因为缺乏挑战性而失去运动兴趣,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会因为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而产生抵触心理,他们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都会有着积极的表现,导致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有所提高。

例如:笔者的教学活动是为学生组织的,旨在锻炼学生的体魄。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会经常引入一些強身健体的小游戏。但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他们所能接受的游戏强度也不同,笔者会实施分层教学,在游戏中融入不同强度的内容,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游戏中达到锻炼目的。如笔者引入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笔者会扮演鸡妈妈,让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扮演小鸡,站在最外层,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扮演站在里层的小鸡或者扮演老鹰。这样一来,在游戏中,身体素质不太好的学生在体力消耗完之前就会被抓住,进而退出游戏休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就可以多跑一段时间,他们都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再如当笔者在游戏中融入跳远因素时,就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跳远长度。

总而言之,学生都是祖国的希望,在未来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如果学生的体魄并不强健,他们很难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因而当学生处于小学阶段时,小学体育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可塑性强的特征,引导学生开展体育运动,并且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运动成为学生的一种行为习惯。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他们与学生双向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他们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的有效性,促使自己和学生有着更加融洽的交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毅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06):53.

[2]陶新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5):16.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小学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