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原理课新教材实践概念教学设计研究

2021-11-28董明洁陈焱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实践

董明洁 陈焱

摘 要:基于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材编写组修订说明以及就2018版教材增订内容来看,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完全可以借助新版教材对于实践概念部分的增订材料内容,依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持理论自信的相关思想方针为指导,通过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最核心的“实践”概念的理论教学,从技术上解决一直以来困扰着师生的本课程中最难的第二章哲学认识论部分与第四章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教学难点内容,进而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授课内容的总体授课原则之下,来更好地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设计;育人铸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36.061

2018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修订本教材大幅加强了“实践”概念的内容比重,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通过教学设计讲清楚“实践”概念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能更好地解决既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两个教学难点——第一章、第二章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主旨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以及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对于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的批判。

1 抓住“实践”原则——把握2018版马基教材增订基本原则来开展教学设计

根据2018版马基教材修订组首席专家刘建军教授在《教材修订说明》(以下简称修订说明)中的说法,本次教材修订的基本原则有三点:

一是全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论述。

二是突出体现党的十九大的昂扬精神和新时代的豪迈气概,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

三是根据“教师好用、学生易学”体现好的教材的教学功能。

从具体内容上说,此次教材增订的核心,相对于旧版最重要的变化,是大大加强了“实践”概念在课程内容中的比重,直接表现为在第二章中增加了一个小目的“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内容。从全书来看,除了相关历史性与知识性内容的增删调整,本次修订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部分的加强叙述仅此一处。这非常清楚地表明,使用2018版马基教材的课程教学应该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最为核心的那个概念——实践,即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最核心的将“人的感性活动理解为对象性活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这一核心原则。并使之贯穿上述三点教材修订的基本原则,以及4个主要的内容方面的增订。

同时,2018版马基教材上述对于“实践”概念的理论偏重与具体内容材料的增删之间呼应是非常清楚的。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教材中以“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发展性五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的新提法,其逻辑核心从根本上就可以被概括为“实践性”特征。一则,从革命性与科学性上说,因为马克思主義的革命性本身体现在其相对于旧哲学与旧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性上,同时,这一科学性的思想起点在于其不仅仅从固有的抽象物的角度去理解人的本质,而是从社会关系(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以一种开放的、过程性的方式去把握人的本质。二则,同样是基于此点,马克思主义突出地关注人民与人民的劳动实践并将历史认作是人与自然之间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发展的体现,这也就是人民性与发展性。

(2)此外,将实践小目放到认识小目之前,显然是要从哲学上突出“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只有搞清楚了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定义,才能够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中的“认识、真理、价值以及改造世界等”相关概念的哲学意义。

(3)同样,也只有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视角出发,才能认清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所秉持的“实事求是”原则与对生产力发展的强调的理论母题所在,并且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的思想渊薮,很好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合起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另一方面,从上述三点修订基本原则上说,在体现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关于“实践”概念,习近平同志也曾明确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由此可见,“实践”概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域内的重要地位。

再次,从体现理论自信的角度来看,对于“实践”概念本身的阐发也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哲学叙事体系及其对于旧哲学的扬弃之中最深刻的部分,按照俞吾金教授的说法,正是通过对于“实践”概念的阐发,马克思扬起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而建立了一套具有革命性的“实践-社会关系本体论”。因此,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我们显然就应该在授课中着重阐发马克思的“实践”所内涵的上述思想逻辑,用真正具有深度的理论来掌握学生的认识,进而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这也是思政课发挥育人铸魂使命所需要传达的关键性知识内容。

最后,要落实好“教师好用、学生易学”的修订原则,除了教材本身的形式编撰、语言组织之外,在教学内容上的偏重、调整并解决一直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所存在的学习难点,显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设计的一般经验来看,本课程有两个主要的授课难点,或者说学生不易把握的章节内容——第一章、第二章以唯物辩证法为基本主旨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的本质与过程以及第四章马克思主义对于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的批判。因此,要让“实践”这一理论重点,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头脑,显然就更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设计中突破既往以来一直存在这两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当中的学习难点,上述二者构成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一对辩证统一关系。当然,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实践”概念作为此间最难的部分,同时也是解决问题最合适的钥匙。

具体言之,在整个课程中,这两个难点之所以成为难点,从理论本身来看,是因为其中相关内容从根本上说涉及马克思对于从康德到费尔巴哈的一系列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思想批判。这些知识内容是十分抽象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设计带来了困难。

同时,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说,第四章中涉及了对商品、生产、资本、货币以及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相关论述及演绎,其方法论核心其实也来自上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体世界观。所以,在前述教科书哲学部分学的不够扎实的前提下,学生很难理解其中所存在的违背感觉常识的辩证逻辑结论(比如将资本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关系”,价值生产同样会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等结论),以及相关结论背后所蕴含的辩证逻辑方法。

因此,从教学设计内容的侧重来看,如果我们能抓住“实践”这把钥匙,就可以发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存在论)与认识论方面,“实践”概念皆是其扬弃旧哲学的关键。同时,在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方面,只有清楚地把握住实践概念的内涵,才能理解为什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是历史发展的关键以及作为实践人的本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劳动)概念被异化之后所带来的私有制与资本主义的问题,以及为什么人的解放必须要消灭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内在逻辑。

所以,在教学上借助2018版教材对于“实践”概念进行的修订的东风,抓住“实践”来贯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思想方面内容,显然有助于教师在新教材的内容范围内,事半功倍地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核心,进而突破一直以来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所遇到的这两个难题内容。

2 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及其对于既往哲学的批判来展开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

具体而言,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哲学部分的教学设计难点,除了因为其中的概念与逻辑过于抽象而导致授课学生完全无法理解之外,还要避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等概念,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哲学原则辩证唯物主义简单地以机械唯物论的方式来加以理解。从授课效果来看,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误解”比“不理解”要更为麻烦。当然,这并不是说相关任课教师会分不清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论从而导致讲错,或者主观故意地以机械唯物论代替辩证唯物主义来教授学生;而是说,除了學生是否听懂之外的总体判断,在相关章节的教授中,任课教师需要确认其所教授的学生是否会以机械唯物论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原则。

从知识储备上说,当代大学生接受了非常完备的基于自然科学世界观的初等与中等教育,在课程教学中,以自然科学的世界观来理解或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论与自然辩证法是非常合乎其思想与学习逻辑的事情。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管马克思主义与机械唯物论以及自然科学共享“物质世界乃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世界观立场,但辩证唯物主义相对于机械唯物论的核心扬弃点是:其并不仅从客观抽象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客观世界,同时还以辩证的、具体的、能动的、属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这一世界的客观性,进而此间关键所在就是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新定义与新阐发。所以,如果不讲清实践概念,则学生很可能就单纯的以自然科学式样的逻辑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显然是一种误解。

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开宗明义地所提出的那样:“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而2018版《修订说明》中强调了第二章:章标题由“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改为“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将“实践”上升进入到章标题,并放在“认识”之前,体现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也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老师把这一章仅仅定位于“认识论”而对实践重视不够的偏差,以更好把握本章在教材中的定位。……增加一目“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集中阐述实践观点。

对照上述《修订说明》来看,可以发现2018版马基教材的修订是极具针对性的。因为旧版的教材在主要论述“物质客观性”的第一章之后,紧接着讲的是围绕着能动反映论所展开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原则,其后才是实践原则。一般来说,学生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上述相关核心内容的时候,很容易首先获得一个抽象的(没有人在其中的)物理学意义上的理想化的世界模型,然后将人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设想为一种抽象客观的反映与描述。

在这一世界观之下,人是作为第三人称的抽象旁观者(观察者),而非具有主体性的具体参与者出现的,而这种世界观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评过的“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原则的反映,本质上也就是深受牛顿力学影响的康德哲学的二元论世界观的一个唯物主义变体。马克思指出:“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毋庸置疑,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一旦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认识就会出现偏差。由于当代大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储备,他们会比较自然地将“实践”像费尔巴哈一样理解为一种感性上的客体直观,但这其中的主客认识原则实际是康德式的而非马克思式的。

如此,从哲学上说,学生就没有真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的“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注意是主体性而不是主体)地位,而只是将人理解为既往形而上学或者旧唯物主义意义上的感性认识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说,上述误解的关键在于:如果依照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或者自然科学世界观中的理解,那么我们可以获得一个抽象的、旁观的、具有感性直观的认识“主体”,于是我们就得到了唯心主义康德哲学直至旧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哲学,这也是一般在常识与经典意义上的对主-客认识的两种经典哲学理解。这也是《修订说明》中讲的旧版教材可能引起的“认识论”定位偏差的具体内涵。

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域内根本不存在典型的康德哲学式样的主-客认识范式,对于人这样的概念来说,并没有主体与客体这样的概念定义存在,而只有以作为“主体性”的对象性的[gegenstāndliche]活动原则(实践原则)的诠释。这种只有主体性而没有主体的结论实际上是违背一般人的常识性理解与设想的,必须经过一定的辩证思考才能得出。所以,我们在相关教学设计中必须意识到这个难点。

正如马克思所言:“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上述引文也正是2018版马基教材第二章将“实践”原则放在传统的认识原则之前的理论依据所在,也是避免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常识性理解之必要性的思想渊薮所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在本体论(存在论)层面,相对于经典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抽象的“主体”要更为基础与本真,人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被认作是“对象性的存在物”,而后者相对于前者更为基础的关键就在于:其作为“对象性的存在物”,其(人)乃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而非一个被预设的抽象的“认识主体”;其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实际是在“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因此,“人”对于马克思来说,就一定意味着一种通过实践而带来具有过程性或历史性的存在论层面的主体性的绽放,而非可被简单抽象的主客体概念所定义的对象(如定义为灵魂、意识或认识主体,这是比较容易设想的常识性认识)。

换言之,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突出,人实际上是通过“实践”这一对象性的活动所造就的人化自然,反过来确立了人自身作为处于自然之中对象性存在的主体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就超越了所有既往的形而上学原则,而将“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作为人的本体论(存在论)核心,以具体、能动的、作为对象性存在物的主体性原则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基本关系。而在这种将既往“主体-客体”合一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范式中,“人-在世界之中”的这种辩证结构的具体性、历史性与发展性(过程性)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原则,进而把“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理解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的思考逻辑则深刻地表达了辩证唯物主义中所蕴含的辩证逻辑。

因此,如果借助2018版马基教材所增加的第二章第一节第一小目“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将上述“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对学生讲清上述问题,也就能同时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对于既往哲学的革命性意义及其思想视域内的“人-世界”结构中的基本辩证关系,以及对于人作为“类存在”(不同于费尔巴哈那种抽象的类存在定义)的科学阐发。所以这一部分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说清: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发生学上会得出意识是从属于物质的,以及实践为什么是认识的基础并与认识具有辩证关系等具有经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中的基本原理性论断。

3 在教学设计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实践”内涵中的“感性对象性”原则论说资本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异化以及剩余价值的剥削实质

如上节所述,在明确把握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概念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从本质上说,就給出了一种“人-自然”结构之间的新关系——具有主体性的人也是处于自然之中与其他自然对象一样的对象性存在物(这是其主体性也就是能够进行对象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实践原则也就同时给出(在政治经济学上说是“生产”出了)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马克思所讲的“社会关系”。所以,对于马克思来说,人的社会性或社会关系不是相对于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的第二性原则,而是具有基础与本真意义的,对于人的本体性表述,这是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核心。

马克思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者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也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 ”

因此,基于上述对象性原则,我们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所谓社会关系就一定是具有历史性的、当下的、具体的人所处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这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思想视域。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其作为人当下具体的社会关系模式,对这种具有基础性的人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的异化。

马克思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就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从而在它所创造的世界直观自身。因此,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 ”

可见,一般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中所一直强调的“异化劳动”有其深刻的哲学与世界观基础,这一点必须在相关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来。并且其直接关涉于马克思通过作为对象性活动的“实践”在本体论(存在论)上对于人的基础性定义。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设计应该从这一哲学起点开始,马克思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统一的整体。而这也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上能够前后后呼应,抓住2018版马基教材在哲学(第二章)方面对于实践概念的增订内容的东风,那么就能更好地基于马克思感性对象性原则讲清楚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的内在理路与思想基础。

那么具体教学设计上应该如何来做呢?

常规上,在教授异化劳动的时候,教师常常会引用马克思的如下观点指出,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使得:“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及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上述说法一般地被认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异化劳动(劳动的外化)的一段经典论述。

但根据笔者在课后收到的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这段文字的最后一段“劳动的这种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总是不能很好的加以理解。此间的难点,若仔细分析的话,还是因为学生对于工人的非现实化为什么等于对象的丧失之间的逻辑关系存在理解困难,这说到底还是因为其无法理解“实践”所内涵的对象性原则所致。

而目前,针对这一具体问题,在教学设计上,我们可以直接引用2018版马基教材的所增订的“实践的基本结构”这一小目中的文本内容来加以说明:“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的客体化与客体的主体化的双向运动。主体的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他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沉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客体的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为主体的一部分。”

显然,基于上述教材新增订的关于“实践”概念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所讲的政治经济学上的“劳动的这种现实化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实际上就是资本家通过私有制对于劳动产品的占有,而间接地占有了作为生产者的工人通过劳动(实践)所凝聚在劳动产品(表现为剩余劳动时间)中的其作为主体(对象化存在)的本质力量,因此也就使得其对象化活动本身不再生产其自身的对象化存在(工人不拥有其劳动产品),这导致了工人作为对象化存在丧失其(凝聚在劳动产品)中的对象化本质,进而也就导致了其作为劳动的对象化活动(实践)的异化与外化。

如此一来,我们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明确上述辩证逻辑链条。通过回溯第二章的新增小目,授课教师就可以比较容易地在2018版马基教材的范畴以及新版教学大纲的框架内讲清第四章资本主义对于人的本质的异化问题,而讲清楚了这一点,也就能说明为什么资本家对于工人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以及将这种占有规定为合法的私有制是一种绝对的不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公有制或者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理论扬弃,从本质上说乃是一种对人的解放的追求。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4 结论

正如《修订说明》所言:“由于此次修订变化较大,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再研读,再消化,并以此引导自己开展教学。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既然教材发生了变化,那么教师在教学中第一位的任务,当然就是先把教材吃准吃透。不仅要了解和把握哪些地方作了修改,以及增加了什么新的内容,而且还要吃透精神,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这样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把握教材修订的精神和要求。”而本文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围绕既往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概论课程授课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作了一些思想探索。

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大学本科思政课程中最具理论性的部分,因此其本身就承担着讲清理论的使命,基于这一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我们要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就应该是能够有自信说清理论、敢于说清理论。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只有具备足够的理论自信,我们才能并且敢于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彻底地展现给学生,这也是本文所内涵深层思考逻辑。

从问题意识上说,上述思考是技术性的,期望解决的是既往相关教学设计中一直存在的几个具体疑难问题。就此而言,这次教材修订对于上述教学设计问题解决提供了非常实际的帮助。但在解决技术性问题之外,笔者也力图以此次修訂为契机寻求一种课程授课理念上的转换,深化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最新指示要求,以更好地为高校思政课“育人铸魂”的总体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刘建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版)》修订说明[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4]俞吾金.马克思对于物质本体论的扬弃[J].哲学研究,2008,(3):127.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5.

[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6.

[7]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实践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