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方法解析

2021-11-04王翠琴

学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探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王翠琴

摘 要:在新课改逐步推进与落实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对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愈发重视。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水准已经成为衡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信息技术在该教学模块中的应用途径,为相关教师高效提升学生解决问题水平,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探究;方法解析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3-011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3.058

小学数学是帮助学生建立推理判断能力、建模能力、化归能力等数学素养雏形的重要学科。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借此整合上述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内容。而具备精简性与高效性的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教学提供助力。

一、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生尚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联系能力与问题发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直接提出问题,并多以任务形式令学生进行回答。在倡导学科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教学选择,并且其在构建问题情境方面的优势,使得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更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键。同时,相较于语言阐述或板书形式,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内容可控性更强,便于教师从各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内容,进而建立课程知识内容与问题的多元联系,综合强化学生学科素养。

二、信息技術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一)问题启发性不足

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教学形式虽与传统教学形式不同,但是其本质属性仍是解决问题教学的一种延伸,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工作与学科素养培养工作的新型教学培养方式。但是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时,过于偏重信息技术表现形式本身,而忽视了其问题情境内容的启发性,导致学生在解决问题教学环节不能有效调动数学思维,从问题内容延伸至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削弱了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二)问题衔接性不足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是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基本结构,其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以及问题内容与数学形式的有效转化。而在目前的解决问题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并未针对整体教学机制完善各课堂问题之间的衔接内容,导致信息技术应用下的问题教学呈现出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三、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构建多元化问题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问题情境,成为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作用的关键。在学科素养培养背景下,多元化问题情境是新型数学课堂必备的教学元素。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元化问题情境,可以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审视问题背景,提炼问题内容,并将其顺利转化为数学表达形式,便于学生体会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从数学思想角度出发,合理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处理问题[1]。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中单一的问题情境内容,信息技术呈现的多元化问题情境在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活跃性方面无疑更具优势。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较多的教学切入点,便于教师渗透各类数学思想内容,全面提升学生数学认知水平,强化解决问题教学效果。

(二)合理设置问题递进顺序

相较于其他认知学习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对问题递进顺序合理性的需求较高。混乱无序的问题设计,是学生通过问题构建新旧知识内容联系的主要认知障碍之一,同样也是学生无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立完整数学思考内容的主要原因。信息技术自身的可控性可针对该情况发挥作用,即在明确课程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将问题内容依照特定认知发展顺序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在更具衔接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可提升自身问题思考分析效率,逐步延伸数学思维,有效锻炼自身问题能力;另一方面,借助信息技术,学生可通过直观观察问题呈现顺序,建立正确的数学认知结构,并在长期教学影响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在脱离解决问题教学环境的情况下,依旧可以自发调用该问题思维模式进行数学学习,有效延续了解决问题环节的教学效果[2]。

(三)有效利用师生互动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时忽视了自身的引导作用,而小学生注意力分散、认知水平不足、知识联系能力有限,极易导致不能及时消化信息技术呈现的问题内容,削弱该环节的教学效果。而师生互动作为教师建立知识信息传导与反馈渠道的教学手段,在信息技术与解决问题教学环节结合的过程中尤为关键。基于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与特定信息技术形式的师生互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并促使其紧跟信息技术呈现的内容进行思考,降低外部环境与主观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师生互动,教师也可及时掌握学生在解决问题环节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为其提供学习引导,保证学生在该环节可以得到有效的思维锻炼,而非被动地应对问题任务。除此之外,师生互动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机会,便于学生将教师提供的问题内容转化为自身思考认知的问题,在加深知识印象与理解的同时,也便于学生初步掌握抽象思维与化归数学思想,为其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奠定基础[3]。

(四)建立动态成长档案

解决问题作为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板块,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工作并不局限于某一堂课或某一章节,而是贯串整体教学生涯的教学线索。事实证明,过于偏重将信息技术与特定解决问题环节相结合的教学眼光,不仅使得该教学环节局部性过强,切断了各教学阶段之间的联系,还令学生处于片面化学习状态当中,无法建立起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与思维发展机制。而针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与解决问题教学内容制定的动态成长档案,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解决问题学习内容的递进发展顺序,促使其以此为基础,重新梳理数学知识脉络,进而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让学生根据问题解决档案信息审视自身学习情况,分析自身知识应用能力的发展变化,进而结合教师提供的教学指导及时弥补自身解决问题的短板,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的同时,也为教师逐步提升问题质量层次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中职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探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