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环创课题设计的创新研究

2021-11-01丁颖丽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研究小学美术

丁颖丽

摘要:美术是小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科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和形式,通过美术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陶冶情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制定较为新颖的内容和课题,另外展示的内容需要简单明了,让学生的视觉得到满足,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并且实现自我创新。设计创新、方式多样化是美术教师教学的关键点。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题设计;创新研究

引言:小学美术与数学语文这些基础学科不同,美术更侧重的是实践能力,因此在课堂上需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活动环节,让孩子们自己进行创作学习;而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课题进行展示,在符合小学生年龄段的前提下制作一些生动新颖的内容,小学生对一些新鲜事物存在着好奇心理,教师则应该抓住这样的心理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让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课题的设计制作新颖化

(一)增加情趣——文学性

从美术教学活动的内容来看,许多课题设计十分直接,例如“过春节”、“春天来了”等等。而小学美术的教学目的并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画画技能,更是为培养学生的艺术性,让学生感受艺术的美好,从而具备学习兴趣。目前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课题的名称过于直白简单,让学生们听上去毫无兴趣,这就无法达到教学的效果和目的,因此美术教师在设计课题上必须做到创新。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有一课是让学生做一扇窗子同时将窗外的景色画出来,课题的名称是“制作小窗子”,这样的名称十分简单也很直接,但学生看到这样的课题根本无法提起学习兴趣,会觉得十分简单无趣,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起;反之同樣的教学课题若能够改变课题设计就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可以变成“打开窗子看一看”,这样的课题可以让学生们感觉到新颖,并且也体现出了教学的内容,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课题也会拥有更丰富的联想。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会以自己的生活为背景做出联想,创作过程中会感受到更多的乐趣。

(二)图文结合——变字形

美术课上除了需要让学生画画之外教师需要给学生们展示一些优秀画作,在美的熏陶下让学生们感受美术的魅力,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细心设计课堂环节,尤其在展示画作的部分,会采取字画结合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十分生动有趣,也会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在课题《洗澡》当中,本人在设计课题的时候进行了创新,将洗澡两个字的三点水以画作的形式展现出来,画成了水滴,另外的澡字则是画成了泡泡,这样新颖的形式使得学生纷纷投来目光,这也是给学生做出了榜样,鼓励学生们也可以在画作中创新。这样的课程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课题的出示手段多样化

想要提升美术课的质量便需要设置优质的美术课题,课题内容需要新颖生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去。

(一)因势利导过渡出示

在讲授新课题的时候教师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若直接展示新的课题学生可能无法接受,因此教师需要将一些学过的知识结合实现过渡。例如在《下雨了》这节课当中,教师拿出了以前的画作并且结合画作讲述了有关下雨的情景,这样一来课题就变的十分生动而且衔接自然,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加深记忆。

(二)优化资源谈话出示

师生通过谈话、讨论、发表见解来出示课题、导入新课。我在上《太阳》一课时,和学生谈话中,学生提到了“太阳兄弟”,另一个学生紧跟着说“天上原来有十个太阳”,我及时优化资源,将课题出示为《太阳十兄弟》,通过和学生继续交谈,在板书的文字课题下随手画出几个形态各异的太阳形象,将太阳形象从单一的丰富性、从丰富性到人文性,学生头脑仲单一的太阳造型得到拓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效果十分理想。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根

据新授知识的需要,创设人物形象、自然风貌等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在课堂环境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气氛下,教师适时出示课题,造成一种感染力和冲击波。在学习《万里长城》这一课,我们可以一试这种课题出示方法。教师先请学生听一段乐曲《驼铃响叮当》,看哪位同学能够说出这首曲子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根据学生道出的沙漠、骆驼,教师在音乐声中娓娓说出:在茫茫的沙漠中,中国的一条巨龙从这里向东延伸;在渺无人烟的戈壁旷野上,长城筑下了座座雄关。然后伴着音乐,让学生看录像中雄传的长城。当他们沉浸在美妙的景色、优美的音乐中还未缓过神时,教师出示课题,引起学生极大的绘画热情。

三、课题出示把握时机

课题的展示形式十分多样,可以在课堂的开始书写在黑板上,也可以通过旧的课题引导出来,另外还可以在课上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出课题内容,具体展示课题的方式需要教师做出设计,课题展示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相关美术教师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对于图示材料教学表示,教师在采取图示方式的时候必须结合相关的导语,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也就是课题出示的方式和时间必须有条理。这从主观上说是要摆正课题出示与教学进程的关系,让课题很好地服务于教学进程;从客观上讲,课题的出现必须是情理之中的,是教学进程的自然体现。在教学中课题适当的出现对于教学有推动的作用,课题就好比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将学生带入艺术的殿堂。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参透美术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这样才能够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保证课题设计的新颖,给学生们看一些优秀的美术画作,优秀的画作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感受艺术的美好,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课题设计是帮助教学进步的基础,需要教师有创新的想法让课题设计发挥更高的教学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这对于推动小学美术的教学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晓惠.小学美术教学中课题设计的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000(036):305-306.

[2]彭婷珏.浅谈核心素养下中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3):691.

[3]许平.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及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8(02).

猜你喜欢

创新研究小学美术
生产性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研究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