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评价设计与思考

2021-09-30高岩张晓琴韩建枫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学生评教学习评价教学评价

高岩 张晓琴 韩建枫

[摘 要] 混合式课程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性创新,有其新的教学方法和特征,如何确定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的关键要素并将其融入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中,是高校教学评价面临的新问题。基于对混合式课程教学特点的分析,通过数据调查构建混合式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混合式课程的学习评价和学生评教两方面探讨教学评价的设计思路,并给出评教结果排序的优化策略,从而为混合型课程教学和客观、合理地评价其教学效果和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学习评价;学生评教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天津商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项目“商务智能”(20ZXJXZX0127)

[作者简介] 高 岩(1962—),女,河北石家庄人,工学硕士,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张晓琴(1973—),女,山西忻州人,博士,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商务智能研究;韩建枫(1970—),男,天津人,博士,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据挖掘、物流信息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6-0161-04    [收稿日期] 2021-01-19

一、引言

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内与课外、线下与线上、班级与个体、自评与他评、课堂教学与虚拟学习环境的完美结合,打破传统课堂限制,让知识获取的形式和途径更多元化,通过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网络技术优势,课前阶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并反馈;教师根据线上学习行为数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课后阶段,学生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学习成果。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把教师从重复性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施教;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并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二、混合式课程教学特点及研究现状

混合式教学兼具传统教学和网络在线学习的双重优势,组织方式灵活、多元化的资源形式、互动途径和评价方式,成为高校教学方式改革的首选。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式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从知识的单向传递转变为知识的正确接收,鼓励学生通过收集和综合信息自主构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单纯的信息提供者和评估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协作者,学生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师生合作、生生协作的学习者;教学重点从单纯的知识点掌握转变为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学评价从考察学生的概念理解、记忆、识别等低阶思维技巧转变为考察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批判等中级思维能力,从原有的分数等级转变为学习的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从上述变化不难看出混合式课程产生了新的学习空间、认知场景和交互形式,也必然带来新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的活动[1]。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学评价也是研究“教”和“学”效果的过程。

目前国内各高校广泛开展混合式課程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学评价”关键字,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相关研究论文382篇,其中大量研究针对的是某一具体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资源优化等,涉及高校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共性研究的论文14篇。从文献统计结果来看,自2018年6月开始,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研究的发文量快速增长并保持了较高的研究热度,如图1所示。

三、混合式课程的学习评价

如何评价混合式课程学生的学习效果?焦楠针对混合式教学课程的评价过程给出了实施方案和计算方法[1];李逢庆结合混合式教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实施阶段,构建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2]。由于混合式课程强调不同教学要素的组合和优化,因此要在传统的考核评估基础上,根据课程目标和混合学习方式探索多元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并借鉴学习评价的小改变牵引课堂教学的大变革。

(一)混合学习方式及评价策略

混合式课程融合多种学习方法,针对常见的混合式学习方式(表1)可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知识点评价是快速测试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可采用随机出题、随堂练习、选人、投票、抢答、问卷、弹幕等多种形式;评价一个完整的章节或模块时可采用过程性评价,给出测试方案,主观题可采用线上自评、互评或在线演示等方式;总结性评价评测学生是否达到课程所设定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要求,可采用开/闭卷笔纸测试或无纸化测试、口头提问、课堂观察、自评互判、线上直播互动、结课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

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活动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评价也可参照上述考核评价策略进行设计。

(二)评价数据

混合式教学是一个长期、灵活、开放的学习与变化过程,对学生的评价监测从学生选课就已经开始,从课前的线上自学、课中的反转教学以及课后的线上拓展,教师借助数字教学平台要掌握学生课前准备、课件的下载访问次数、学习时长、课堂上的答题互动情况等学习行为数据,以及测试成绩、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估报告,利用数字化评估方法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学习短板,了解班级的整体学习问题,精准施教,满足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评价数据成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三)评价反馈

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学习反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成就感具有重要作用。线下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数字技术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系统性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线上教学时,教师通过增设有效提问环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持续激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并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力。线上学习资源的便捷性使得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比较多,建设Q&A题库,简单问题即时回复,高频次出现的问题统一回复,尽可能缩短回复时间。例如,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商务智能”混合式课程在传统考核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放大实践项目的评价权重引导学生对实践项目的重视。该课程的实验采用小组作品展示增设小组自评、互评;评价主体有教师、学生以及电商企业数据分析人士,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都趋于多元化。作品展示能极大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表现力,展示过程中,教师和专业人士从理论内容、实践能力、解决方案等不同角度进行点评,交互式评价每组学生明确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并指导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自我反馈,形成良性循环效应[3]。

四、混合式课程的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获取学情、发现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学生评教+督导打分。学生评教是学生对教学质量的一种自我感知和总体印象,学生通过自身感受和相互比较形成对教师、课程的评价意见,是评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真实表达。由于学生容易被教师身上表面的、非关键教学因素所吸引,对教学的价值判断比较粗浅,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教学督导每学期线上线下听课次数有限,给出的评教分数以点带面,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学生和督导有不同的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对同一课程做出的评价结果往往是大相径庭,产生本质性对立[4],上述原因使得评教结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如何评价混合式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杨阳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混合式课程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并确定指标权重[5];王晓静对混合式课程高校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6]。混合式教学需要在原有评教指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增加新指标或细化观测点,采用新的评价策略,并通过技术手段纠正评价数据偏差。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学生评教的依据为了解学生在混合式课程评教中的关注点,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如果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模式,影响你对任课教师评价的因素包括哪些?”,从结果看,第一位是学习收益(得到回报/投入精力),占比68.7%,排在第二、第三位是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占比分别为66.2%和60.5%,第四位是师生线上互动,线上资源的筛选排在第五位。因此,在混合式课程评教指标中可增设“教学平台和资源筛选合理”“讲课能引起学生兴趣”“在课程中学有所获”三个评价指标。

评教指标依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可采用不同的信息粒度。例如有的评教指标包含“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能将学科或专业前沿知识融入教学”等内容;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基础来说,对以上两个评价指标很难做出有效的判断,因此可将该指标简化为“依据大纲内容全面”。

(二)评教方法与排序策略

混合式课程的评教采用学生评教和专业评教相结合,其中学生评教采用十分制评分并由系统换算出最终分数和对应的质量等级。专业评教由教学督导和同专业教师组成,实名制打分和评价,得出的分数与学生评分一同展示。

有些高校将学生评教结果直接用于教师的人事决策与绩效奖励,例如“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教学质量奖”等项目的评选,这就涉及评教结果的排序及可信度问题。问卷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课程难度(25.07%)、课程性质(35.7%)、教师口碑(43.1%)和师生关系(58.04%)会对学生评教结果产生影响,此外在相同的教学质量级别上,选课评教人数也会对评教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采用综合评教人数和算术平均分的排序策略,利用公式(1)计算評教结果的贝叶斯平均值。

(1)

上式中S是本学期某课程的评教人数,R是本学期任课教师评教分数的算术平均值,M是本学期教学部门参与评教的总人数,C是上一年度教学部门评教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S代表参与评教的人数,S越大代表参与评教的人数越多,权重就越大。假设同一年级参与评教学生总数为400人,上一年度部门评教结果平均分值分别是7.5、8.5、9、9.2,对应的贝叶斯平均值如表2所示。

贝叶斯平均值假定学生的投票打分是正态分布的,由于评教学生分属不同专业、年级、班级,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评教打分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考虑采用多元分布假设对贝叶斯平均值进行修正,在此不做赘述。

适度考虑样本规模对评教结果进行修正,可以提高评教结果的信度。

五、讨论

在混合式课程教学评价的研究过程中,笔者不断思考能否借助以往的“教评学”“学评教”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教学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1.随着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推广,教学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行为数据,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善于从数据中挖掘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偏好,分析学习缺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2.借鉴“画像”原理,引入某个学生或班级评教的可信度。教学评价相对封闭,长期固定的教师、相对稳定的学生、定期安排的课程,一组固定流程和结构的评价。作为评教主体,一名学生多年评价不同的课程,同一个学期评价不同的课程,甚至评价同一位教师的不同课程;作为评教客体,一名教师多年连续教同一门课,在同一学期教同一批学生不同的课。主体、客体均存在被“画像”的可能性,在每次评教之前,存在大量主客体的“先验”信息,可被提取为本次评教的相关参数。

3.评教系统要对异常数值进行有效性确认,是笔误噪声,还是极端情绪的表达。学生填写一个“异常数值”时,必须填写相应的原因阐述,对“无差别评价”“无原因阐述的异常评价”等进行必要的惩罚性抑制,以保证评教的公平和严肃性。

4.作为学校教学质量主管部门要科学客观地看待和使用评价结果[4],不能简单反馈一个评教分数或排名结果,这种单一的评教信息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升。

许多因素都会对混合式课程教学的成败产生实质性影响,教师发展、课堂结构、教学环境、政策导向等,在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有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学期的试点,这项教学改革是否愿意继续下去?”,大多数教师选择“愿意继续下去”开展混合式教学虽然没有减少教师的工作量,但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参考文献

[1]焦楠,孟令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评价的现状及建议[J].知识经济,2020,19(7):98-99.

[2]李逢庆,韩晓玲.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08-113.

[3]高岩,张晓琴,薄涛.金课背景下商务智能课程改革与教学设计[J].办公自动化,2021,26(4):6-7+30.

[4]李芒.大学金课观-兼论大学教学的若干问题一[J].煤炭高等教育,2019(3):8-13.

[5]杨阳,孙鑫,陈磊.混合式课程教学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0(11):146-149.

[6]王曉静,武秀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角色新定位[J].河南工学院学报,2020,28(3):57-61.

Design and Thinking of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Blended Courses

GAO Yan, ZHANG Xiao-qin, HAN Jian-fe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 As a continuous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blended courses have new teaching methods and characteristics. How to determine the key elements of blended courses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integrate them into the exis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a new problem faced by university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lended course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blended courses through the data investigation, discusses the design ideas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learning evaluation and th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he blended courses, and giv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the ranking teaching evaluation result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blended courses teaching and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quality objectively and reasonably.

Key words: blended teaching; teaching evaluation; learning evaluation;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猜你喜欢

学生评教学习评价教学评价
基于学习效果最优化的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措施刍议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分析与策略研究
残疾大学生评教制度效果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