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设计

2021-09-15赵建维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摘要: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也会影响学生今后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其应用也会回归到生活中,因此为了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教学工作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出发,将实际问题与抽象的数学概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问题设计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让不少师生感到头疼。无论是课堂上的还是作业中的问题,太过简单显得枯燥无聊,不能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问题较为困难,又容易给学生造成挫折感,伤害到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样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其从难度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平衡点,不如多关注生活,思考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解决的现实数学问题是什么样的,与所学知识有什么联系,通过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元素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从此充满乐趣。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现状

笔者为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梳理,可以发现农村小学在生活化教学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通过广泛的交流沟通,可以发现不少问题在城市小学同样存在。比如不少教师在提出数学问题的时候,仍然过于依赖教材,问题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记忆,掌握固定的概念和公式,并没有侧重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虽然课堂上已经有了一些生活化元素,但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限制了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发挥,乃至造成学生学习感受的撕裂。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加以扭转。

二、小学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设计

1、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

教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中,就必须激发出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一个简单的数学算式相比,一个需要进行计算的生活问题显然对学生有着更强的吸引力。所以,小学数学问题的提出应该与生活相联系。这时,教师要摆脱传统的“应用题”的思路,要认识到应用题的生活元素往往过于单薄,转而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带给学生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倍的认识”时,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有位同学家里养了一只小狗。刚抱来的时候,这只小狗只有10厘米长;过了一段时间,你去问这位同学这只小狗有多大了,同学说变成了过去的两倍长;又过了一段時间,同学说小狗又长大了,是上次的两倍长。那么这时小狗有多大了呢?大家能想象出来吗?能不能给出准确答案?这样就通过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事物,将学生带入到了这个情境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2、提取生活化问题元素

有些时候,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给出生活化问题并不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活情境,比如一些比较简单的常识性知识或者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一般都有较为直观的具体事物相对应,学生并不难理解,生活情境起到的作用不大。但是,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提取关键性的元素,提升这些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而学生在解决问题后,遇到具备同样元素的生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举一反三来对这些知识进行应用。而且,因为教师选取的只是生活元素,并不需要进行非常复杂的问题设计,所以教学的效率会有很大提升。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教师就不需要创造一个比较复杂的生活情境,因为学生此时对于这些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除了通过看日历的时候会用到这些知识之外,学生并没有更多的体会与理解。教师可以强调制定学习计划的重要性,然后带领学生去制定周计划、月计划和年计划,让学生知道其实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运用这些知识,帮助自己的学习成长。或者让学生回去之后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计划,尝试通过科学合理的计划及对计划的有效执行来发挥出这部分知识的实际价值。

3、开展生活化问题练习

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上文所说,一些教师虽然采用了某些生活化的教学手段,但在练习方面仍然沿用了以往的思路和方法,过于单调枯燥,学生不明白这些练习有什么意义,练习时的态度不认真,不能起到应有的锻炼效果,练习的结果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了保证学生学习体验的一致性,在练习中也应该加入生活化的设计。不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练习量,提升练习的效率,教师可以为联系设计一个通用的生活化场景,所有练习都是在这个场景下发生的。

例如,在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场景:家里需要简单的装修一下,装修费用要根据家里的实际面积来进行计算。然后让学生回去之后,在家长的帮助下量出家里各个房间地面和墙壁的尺寸,计算出面积之后再加起来,然后乘以每平米的装修费用,得出大致的预算。在这个问题中,生活化的场景只有一个,即家庭装修,但可以促使学生完成多次的面积计算和加法、乘法的计算练习,还能增进学生对家庭情况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是有实际价值的,起到鼓舞学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生思维敏捷,正处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应通过结合小学数学问题及现实生活场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疑问,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其知识应用能力,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传银.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探析[J].考试周刊,2019,{4}(17):109.

广西马山县乔利乡北良小学 赵建维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小学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