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数的运算准确率的策略探析

2021-09-13赵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赵红

【摘要】数的运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加强计算教学,有效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认为,治其病,先辩其因,可让教师在教学中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打好基础;释清算理;根治顽疾;书写规范

我国著名主持人孟非提起读书时数学学科仍心有余悸,后怕不已,自喻为“数学盲”。这给我们从事小学数学教育者怎样的警示呢?计算能力不强,运算效率低,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影响今后日常应用数学的能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而致用,学而有用”是我们教育教学中最中级的摸底,我们对知识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学生在校阶段的优秀,更是希望学生能受益终生。

数的运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对计算能力的要求已经有所加强。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推导与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所以,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在计算中总是准确率不高,他们理解基本的运算规律,但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还是会出错。笔者认为,这是多方面数学能力缺失的综合表现,家长和教师都忽视不得。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是教师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影响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因素

(一)思维定势。《教育心理学》指出:定势是由于先前的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的心理准备状态,它会使人按照一种比较固定的方式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思维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小学生在计算中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旧法则干扰新法则,而产生“积累性错误”问题。如,整数加减法的法则是“数位对齐,个位算起”,学生们受到已有经验的定势思维影响,到三年级接触小数加减法时将末位对齐,很难一下子转弯到小数点对齐,而其末位可能参次不齐。如,60-25.8。即使学生不断练习,慢慢熟练这一法则,但紧接着学习小数乘法、小数除法时又得经历一番苦苦打破定势,输入新规的思维挣扎。

(二)记忆错漏。急于求成是现行人们的通病,用这心理状态引发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而今我们不得不明白的是这通病已蔓延至部分学生的思想上,我们提倡口算、估算,但是大多数学生首选口算。一道包括多步计算的题目,如果口算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如,学生口算能力未到非常熟练程度时,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会造成“记忆性错漏”。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导致计算结果错误,像4020-199,学生很容易错算成4020-199=3931。

(三)感知粗略。小学生进行计算,必须首先感知数据和符号组成的算式。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是比较笼统、粗略,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此外,加上计算本身比较单调枯燥,思维挑战性低,用学生的话说是:一点也不好玩。所以,部分学生会粗略审题,敷衍了事,不判断清楚运算的法则。一旦学生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更是不辨是非、一挥而就,从而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据这些毛病就应运而生。如,4×25÷4×25=1;24×5=100。

(四)教师轻视。教师对计算教学有所忽略,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应用“题海战术”。当学生出現错误时,部分教师没有总结错误原因,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逐一熟练过关,而只是笼统地将其归罪于学生的粗心。

特技教师张兴华曾用一个比较通俗的比方解释教学。他说:“教师的教学就如,“抛食诱鸡”:抓着鸡脖子将米灌下去,鸡显然不乐意;将一大把米直接撒地上,鸡吃起来固然容易,但由于缺乏挑战性,对鸡而言诱惑不大;倒不如先将少许米撒些在鸡走几步可以吃到之处,等鸡上前吃完后,再在不远处又撒些,然后继续。想来,鸡吃起来一定胃口大开,自然也会更主动地循着“米路”一路找来”。教学的艺术,恰在于此。

二、有效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培养,打好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运算的总体要求,第一学段是“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应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和程式化的叙述‘算理”;第二学段是“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由此可见,数学学科中的运算,已经由过去只重笔算拓展到笔算、口算、估算并重。因此,要让学生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课程标准》更强调了提高计算能力与其它数学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与现实生活的问题整合,使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其生活服务,提高学科知识的社会实用性。

懂其法则触旁通。以生动有趣接近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语言,使他们趣记、牢记。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中小数点对齐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对学生们喻说这些小数点是“双胞胎”,有心灵感应,一排队(竖式计算)时就会马上对齐;在学习负数时,如得数是负数,我们常用的方法是“不够减”。而学生除了接受这一新的计算形式,还要理清“不够”为什么得负数。此时,教师就可与学生们的日常经验联系。教师问:“‘3-5怎么减呢?”学生们会说不够减。教师解释道:“3减5不够减,还欠2,这种情况我们记作-2。”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运算技能:“+、-、×、÷、()”一起等公共汽车,“+和-”是成年人;“×和÷”是小朋友;“()”是肚子里有小宝宝的孕妇。如果你来安排车上的座位,你会怎么办呢?在教学简便计算的时候,可以通过找朋友的方式熟记。例如,加法中是好朋友的有1和9、2和8、3和7、4和6;乘法中好朋友是25和4、125和8等等。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