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

2021-09-10郭萍

高考·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郭萍

摘 要: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空间性,当前教师经常在数学教学中,采用传统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积极性,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就难以提高,且传统式数学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发散思维也有较大的阻碍。在学生的成长阶段中,对外部的一切反应都是源自兴趣点,要想提高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质量,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这一特点进行兴趣教学。因此,本文重点以,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相关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兴趣;数学基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早已经发育成熟,还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但教师要想良好的带动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自主性,就需要兴趣的引导,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充分挖掘学生教学课堂学习的兴趣点,释放学生自身潜力,为学生的实际发展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并以此为基础来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兴趣点,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一、当前学生对数学没有学习兴趣的原因

(一)数学基础薄弱

数学基础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有着较为重要的积极性作用,根据实践调查可知,学校中83%的学生对数学方面的学习都没有较强的兴趣点,所以数学基础都十分薄弱。众所周知,数学就像是环扣,每个知识点都有关联,缺一不可,所以教师要想良好地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质量,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奠定好数学基础。

(二)学习数学没有主动性

有很多学生只有在数学课上和考试之前才会对数学进行突击式学习,其他时间不仅不进行数学的学习,甚至对教师留的数学作业都不能良好完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多为被动,所以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是很抵触的,因此严重缺乏在数学方面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生对数学没有全面地认识

当前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目的十分模糊,不仅不明确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甚至对数学方面的学习丝毫提不起兴趣,因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求知欲望。

(四)没有自信心

数学是一个较为抽象性的学科,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探究能力和空间模拟能力,所以对学生来讲学习起来是很有难度的,因此学生会在数学方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随着困难的累积,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出现崩溃和崩塌,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在数学方面学习的自信心。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都会受成长的影响出现变化,因此心理壓力较大,不仅会抱怨学习压力,甚至还会抱怨父母的不理解,出现叛逆心理,因此很多学生都对数学方面的学习没有自信心。

二、培养学生提起学习兴趣的能力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高一年级的空间几何相关题目的讲解中,因为几何相关知识是有着比较固定的模式和数学思维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使用适合学生发展、学生容易理解的讲解方式去进行讲授。与此同时,教师要主动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和自主讨论,让学生按照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相关数学问题的解答,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激发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兴趣点。

(二)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到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我是利用整理错题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根据对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可以得知这种教学手段有着良好的教学效用。我会让学生将所有出现问题的习题整理出来专门做一个错题本,让学生及时找出自己做错的原因,不仅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理解和巩固,也是学生弥补学习短板的过程。

三、改善教与学的模式

(一)丰富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固有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利用现代资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不断丰富教学模式。这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学生才能自主地去学习。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新媒体元素,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本节数学课的教学引导视频,或是联系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所涉及的知识点。

例如:人教版高一数学在讲到数列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前学生们的实际经验举例,并让学生们扮演超市中的售货员和盘点员:某个超市在盘点库存时,还要将商品补充在货架上,5号那天补充了10件货品,然后在此基础上,每天最少要补充20件,但随着新冠肺炎的突如而至,人民都人心惶惶,纷纷囤货,从下个月某天开始平均商品补充和比前一天上升了3件,截止到下个月月底30号,超市一共需要储备多少商品才能支撑每天的货物补充,通过进行实际的商品盘算,学生不仅学会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的应用魅力,还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的综合水平,有效的推动了学生在综合方面的素质提升。

(二)通过兴趣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高中数学的相关内容和体系,是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能力才能进行深刻理解的,这就让一些数学能力稍差的学生有些力不从心。此时教师应该利用学习小组的形式来为学生进行相关数学任务的布置,并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数学《空间几何体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讲解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制作数学模型这一方法。此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从原有的解题困境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在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自身实践能力提升的成功感,提升在数学方面学习的兴趣点,进而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问题的实践解决能力。

四、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具体策略探析

(一)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的教育学者认为,兴趣学习可以定义为主动学习[1]。什么是主动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自己“我想学、我要学”。那么兴趣学习在于学生内心对学习有着极大的需求,形成一种内在需求。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在需求,一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成为自身的责任,学生必须能够自觉地去承担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才能真正地进入到兴趣学习的状态中去。

那么教学中运用情景的创建引起学生对于个人认识的矛盾,通过课堂问题和任务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直接的途径,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到最后解决问题是很好的做法。例如,学生在学习“概率”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入新课:请同学们和教师一起思考生活中一些事情的发生是否和概率相关,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概率到底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彩票的中奖是否和概率相关?到底有多大的概率中奖?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用到概率计算中奖概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小组同学进行讨论,研究。这样学生可以不断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教师把充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

(二)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认知方式

兴趣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的,更多时候它是由学生独立进行的。因此,引导学生拥有充足而正确的认知方式并能够熟练地驾驭运用这些方式是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兴趣学习的重要保障。经过研究表明,以下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1、阅读能力。教师需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性学习,预习时粗读,只需要大致地掌握教师在课堂上要讲解的内容。然后可以仔细地阅读自己不是很理解的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理解阅读,思考与接下来的学习有着怎样的联系。2.记忆方法。它应用于一些事实性的内容,比如复述性、表象性、记忆性的内容等等。3.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具体的解题步骤:首先,理解本题题意;其次,制定解题方案;接下来,执行解题方案;最后,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与此同时,还要归纳总结一些数学思维方式,例如:建模思维、分类讨论、方程思维等等[3]。

(三)保护学生的课堂兴趣学习空间

教師在开展数学方面的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调控好课堂的学习氛围,营造一个融洽的课堂氛围。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做到师生感情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心情,提高学习效率。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但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师生关系更加良好。

教师在转变传统式数学教学手段时,也要注重课堂的民主性和活动性。就是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主动权,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这样能够充分保护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空间,实现课堂的教学民主性和活动性[4]。

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对于学习内容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分类,以基础知识为主,提高知识为辅。并且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兴趣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调整,保护学生学习自由,维护学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5]。

(四)学生自评,自我改进

学生在进行兴趣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反思的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查漏补缺,及时改进。针对个别同学进行适当正确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尝试性组织一些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数学兴趣学习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时时记录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班会上同学也可以自由交流,同学们互相讨论启发,真正的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的教学课程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自主性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教师就要加强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进行兴趣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在兴趣学习方面的潜能,更加积极地帮助学生改变学习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6]。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点和积极性,教师就要准确把握这个阶段学生的成长典型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转变在数学方面的实际教学观念,运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方面学习的兴趣点与热情度,增强学生在数学方面学习中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的核心素养和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切实增强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忠海.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25-26.

[2]刘荣坤.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高考,2020(18):55.

[3]柴海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高考,2020(12):108.

[4]杨广.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分析[J].科普童话,2020(11):55.

[5]王少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5):90.

[6]道瑞.简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高考,2020(03):112.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