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0秦洁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摘 要:初中地理是一门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由地理文本知识和各种地理图共同组成,因此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阅读和读图、识图能力。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及识图能力的培养,将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的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阅读;以图导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06-0062-02

引  言

地理学科阅读是从地理角度出发阅读和分析地理材料,提取每段话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以图导学是运用地理图或其他与教学知识相关的图导入课堂教学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这两者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综合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地理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提升自己对地理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方法的掌握程度,并将其和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更加客观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方式进行研究,希望可以对广大地理教师有所帮助。

一、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结合应用的教学意义

地理材料是初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地理学科阅读具有以地理观点为中心的优势,以图导学则具有逐步展现地理信息的优势。教师通过地理图表引导学生获得地理信息,能够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地理观念、地理思维,从而提升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阅读地理材料和图表的专业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地理阅读和学习习惯,掌握地理材料的表述特点。这对学生通过材料内容和地理图表的内容提取地理知识,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和发现科学的地理规律有着积极意义[1]。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从地理现象的方向出发阅读“地球的运动”的相关图表,并运用月亮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动态图引导学生学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发现昼夜变化、四季变化的地理原因,以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轨迹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学生通过对地球运动相关地理材料的阅读,能充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结合应用的教学策略

(一)根据阅读内容构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概括,是课本内容系统化和体系化的展示方式,能够将繁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思维图,引导学生阅读地理内容和材料。教师在将地理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结合起来时,可以在对课本中地理材料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关键学科信息进行概括,將章节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由章到节,再到每一个知识点,以此使学生清楚每章所包含的内容及每节所包含的知识点。通过根据阅读内容构建思维导图,教师不仅能通过地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效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升学生复习地理知识的效率[2]。

例如,学习“天气与气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标记出其中类似于“天气是对大气状况的描述,气温、降水、天气符号、气候”的关键句、关键词,使学生对本章节主要讲解的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要素形成基本的了解,然后带领学生共同构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第一层写上天气与气候,第二层分为多变的天气、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三个方面。在构建第三层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并说出主要的知识,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填写第三层的内容,如关于多变的天气的知识,学生说出了天气的概念、气温、降水、风力和风向、卫星云图、天气符号。关于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的知识,学生说出了气温的观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等温图等内容。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地理阅读和以图导入的方式结合起来,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授给学生阅读地理图的方法

地理图的阅读也是地理学科阅读的重要内容,地理图的种类有很多,如地形地势图、气候气象图、气压图等,教师在应用不同地理图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不仅要详细地讲解其中包含的地理信息,还要传授给学生正确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将阅读地理图表的步骤教给学生,结合具体的试题,讲解如何提取地理图表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运用关键信息解答地理问题,以此培养学生从地理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传授给学生正确阅读地理图表的方法,教师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要求,以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系统记忆,激发学生运用地理思维进行自主探究的潜力[3]。

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中国交通运输线路图向学生传授阅读地理图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一幅地理图时,首先观察它的名称,如名称为“中国交通运输线路图”,那么我们可以知道这幅图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国的主要交通线路,然后阅读这幅图的图例,正确区分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的不同表现形式,最后再分别提取图中包含的京九线、京广线等铁路线,京杭大运河等水运线路及众多的高速公路线。在提取地理信息后,教师还可以提出“南北方向的铁路线有哪些”“经过北京的铁路线有哪些”等问题,锻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中的信息解答试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自主性是其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进行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地理材料和根据课本知识收集地理图的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阅读学习成果的展示和以图导学的讲解过程,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地理图表的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切实了解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学的方法,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4]。

例如,学习“地形和地势”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预习,阅读课本中关于平原、高原、盆地等地理内容,运用地理阅读的方法画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不同特点等知识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相关图片,如我国的地形图和地势图、华北平原的图片、喜马拉雅山的图片、四川盆地的图片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收集到的图片和教学语言导入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运用类似于“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上展示的五张图片,依次为江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鸟瞰图,喜马拉雅山的远观图,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的卫星影像图,正好展现了我国的不同地形”的教学语言,进而导入其在阅读地理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标记出的地形特征知识,自然地过渡到平原地形具有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的特征等地理知识上。

结  语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学科具有独特的学科阅读方法,同时适合以图导入的教学方式,教师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全面开展地理知识的教学,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探索创新学科阅读和以图导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适用性,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素质和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王燕.初中地理教学中图像教学法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402.

于曼曼.如何开展图文并茂的初中地理教学[J].才智,2016(13):1.

郑雨珍.初中地理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教学处理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1):25-26.

白代娣.地理教學中阅读指导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3):108-109.

作者简介:秦洁(1977.9-),女,山东乳山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以图导学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以图导学”优化初中地理教学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巧用“以图导学”,提升复习效率
“以图导学”攻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