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视域下推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四重维度

2021-09-08王增芬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1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王增芬

摘 要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正在从自发的、地方性探索转变成自觉的、全国性全面推进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解决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唯物史观为研究视域,从时代维度出发,应实现由思政课程“独奏”转向课程思政“合奏”;从主体维度出发,应努力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从价值维度出发,应重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回归课程育人的内在诉求;从实践维度出发,应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这不仅有助于高校教师全面认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战略性、前瞻性意义,也有助于系统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

关键词 唯物史观;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唯物史观不仅为人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人们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个参考认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思政工作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系统深刻地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总书记的讲话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也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课程思政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格局理念、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的认识,也蕴含着探索新模式、追求新成效的教育改革目标。以唯物史观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和实践起点,探究和回答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性、前瞻性,有助于在深刻理解和认识“课程思政”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将课程思政推进到一个全新的建设阶段。

一、时代维度:实现思政课“独奏”向课程思政“合奏”的转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思想是时代的产物。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非常曲折的呈螺旋上升式发展的历程,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事物及规律的认识会不断深入。当今世界进入信息化时代,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格局深度调整,国际斗争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交流融合。我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应该用战略思维和辩证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总揽全局,又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准确把握新时代特点,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意义。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在唯物史观看来,上层建筑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要服务于经济基础,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教育发挥着上层建筑的重要功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众所周知,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3]。据统计,“80%的教师是专业教师,学生学习时间的80%会用于专业学习,课程中的80%是专业课程”[4]。显然,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该发挥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

(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

唯物史观认为,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其中,美好教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己任,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最终目的和归宿。高校专业应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面向世界,也要面向未来,在培养学生专业精神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使他们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时代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课堂教学的实质是一个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以及知识传授融合的过程。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和支撑,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无疑又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自然也会随之提升。

(三)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关键所在

唯物史观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发展同样不是孤立的,而是多个教育主体协同、多种育人活动和多种育人要素相互贯通融合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5]。课程思政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其贯通于“三全育人”的有机体中:全员育人,体现为整合教师队伍和教育资源以形成协同育人的着力点;全过程育人,体现为融合立德树人的“各环节”;全方位育人,体现为融通立德树人各个领域。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建设,构成了一个全系统、整体育人的态势。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助推“三全育人”的实现,而抓好“三全育人”,能够切实将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落到实处,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共荣。

(四)破解思政课教学“孤岛困境”的主要出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丰富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市场经济的逐利性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各种社会思潮也会通过网络进行渗透,使得网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激烈,这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因此而陷入多重困境。課程思政这一教学理念原本就是为了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而提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的意识形态问题,对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和社会长治久安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与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和激烈博弈,在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面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单独完全解决问题,二者必须同向同行,双管齐下,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二、主体维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善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他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6]。如果将习总书记的思维与观点套用到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上,时代是出卷人,意味着新时代对立德树人的成效和障碍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课程思政要直面现实,从容剖析和应对问题,才能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教师是答卷人,要求新时代教师要不辱使命、刻苦钻研、勇挑重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生是阅卷人,这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把学生对美好教育的追求作为教师的奋斗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对教育的获得感。

(一)聚焦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

需要是促使人们行为的内驱力。马克思强调:“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8]。因此,要将课程思政建设落到实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期待放在首位。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身心状况、思想特点和行为倾向,贴近和尊重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教学,教育大学生对真理保持执着追求,激发他们保持永无止境的奋斗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守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科学分析学生的思想困惑,及时回应学生的关切和需求,教育他们要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等,成为一名能担当、有作为的时代新人。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既要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角度,也要從自身成长发展的角度解决问题。唯物史观探讨的是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规律性探索的角度来看,它与理工科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高校只有做到精准施策和有的放矢,才能增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二)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不仅直接关系教书育人的质量,也是教师获得职业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生成动力。当前,传统教学中重分数、重技能的现象仍然严重,这阻碍了对学生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学生更多地是满足于知识学习。显然,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因为学习方法可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甚至应用到他们以后的工作中。方法是学习手段,比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概念,检验学生一门课学得好不好主要看他们对所学的概念是否清晰。而比知识、方法和概念更重要的是品质。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对教书育人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在传授好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这对教师自身发展而言,也是一种激励。要发挥好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学生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其感悟并接受“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从而对学生的价值加以引导。只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获得感,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也会由此而增强。

(三)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

唯物史观强调,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它从人类终极关怀的意义出发,力图通过全人类的解放来实现个人的解放,提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哲学意义上将人的这种通过实践来主动地认识、选择、接受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和目的性称之为“人的主体性”。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着力点、实践论为出发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师将理论形态的教材和教学知识体系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和实践出发深化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逻辑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信任和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表达,与其进行平等对话,在释疑解惑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法律素养,从而帮助学生找准自身问题,培养其主体性与发展性人格,提高他们的职业行动能力。

三、价值维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功能,承载着培养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使命。《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10]其中,价值塑造是核心。从历史上来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些不同的科学分支实质上是同根同源的,因此,过去人们讲到教育,首先就提到德、识、能三体。后来随着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的诞生、科技的发展和科学主义的兴起,人们对大学的要求越来越多,思政课和专业课也因此分离,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却忽视了品德的塑造和价值的引领。

(一)回归课程育人的内在价值诉求

课程是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既体现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又反映着当下的主流价值。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曾指出,“课程思政就是专业课和真善美的结合”[11]。人类的专业知识都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每个专业课程里都天然地蕴含着真善美的元素,而所有的真善美元素都自然地归属于各个专业知识的领域。可见,课程本身具有天然的育人属性,课程思政既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回归。实际上,无论是学科发展、科学发现,还是技术发明,其中无不蕴含着人们勇于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敢于质疑权威的创新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课程思政应通过身边的人和事,联系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自然而然地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科学家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了解国家、高校在这些领域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学生坚守信仰的精神、科学精神、伦理道德等,增强学生对专业和科技报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明白要为谁学习、为谁建设、为谁贡献力量,而这些正是高校教育教学本身的内在价值诉求。

(二)明确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定位

高校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虽“术”业有专攻,“道”却是相同的。思政课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释和认识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的是立场和方向问题;课程思政的重心在课程、在专业,主要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培养专业兴趣、科学思维能力、社会责任感、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等,解决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实、做好和做精的问题。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定位课程特色,立足课程自身特点,将深藏于知识符号表层和结构之下的科学精神、探索精神、人文精神和工匠精神等价值意义发掘出来,在学生对原理和知识的学习领悟中,在对问题和技能的实践探索中,将内含的价值和精神外化为教学实践,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涵养,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能力是知识的外化,品德是知识的内化,教育就是要通过价值引导来统一学生知识的内外转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

同频共振原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概念,指的是由声波相遇、频率一致所引发的强大振荡。将这一概念套用在课程思政中,比喻思想信仰、政治意识、价值追求等方面的协同和共鸣。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只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当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后,则面临着“应该如何做”的问题。显然这更需要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价值观层面的教育和指引。现实中所谓绝对的“客观、中立与价值无涉”是不存在的。课程思政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历史、客观和辩证地研究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实现中華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价值引导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一旦脱离知识和逻辑,终将是无本之木,学生必然会产生思想抵触和价值排斥,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同频共振,才能达到协同育人的效果。

四、实践维度: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体系

实践是唯物史观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2]。“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学校的长远发展。”[13]早在2014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上海市高校率先开展了课程思政的试点探索工作。2020年《纲要》的发布标志着课程思政建设进入了一个从地方性探索向全国性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纲要》明确回答了“课程思政为什么做、做什么、谁来做和怎么做”等基本问题,从道、术、法层面,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强化建章立制,提高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优秀的教师总是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开展教学实践。目前高校重智育、轻德育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导致教师缺乏传道的情怀和担当,不想在育人工作上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现实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认为专业教学是学‘真本事,思政教育是‘假把式,将立德与树人相分离、教书与育人相割裂,课堂上只传授知识不进行价值引领”[14]。教师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种大先生的要求是全方面的,除了知识学习和积累外,还要做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其中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科研积累,很难将高深的知识以通俗易懂和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为此,高校可通过建立系列机制,如教师能力提升机制、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激励机制、评价体系、组织保障机制等,搭建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的平台,组织多层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体系等活动,创造氛围和条件,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激发他们的思想共鸣。

(二)因课因时而异,明确和建构分科分课分段分级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

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综合体,其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思想政治教育是贯通其中的一条主线。

首先,为克服课程内容陈旧、单一且重复等弊端,满足学生求新求异、求真求实的学习需求,课程思政建设要规范学科课程思政间的相对边界。为此,应结合专业特点,契合学科优势和特色,遵循历史、现实、知识和需求等方面的逻辑,力求使哲学社会科学以其人文精神感召和规范学生行为;理科要将科学精神、辩证思维和创新精神等渗透在专业教学中;工科应重视培养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等。其次,遵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从整体上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侧重点和聚焦点,基于学科逻辑和知识逻辑,分层次建构“学科—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从学科特色、学段差异、校际优势等方面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重新审视课程定位、内容和效果。每门课程在学科知识体系建构中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功能和作用,思政课重价值引领,要触及灵魂;通识课根植信念和精神,需润物无声;专业课要有情怀和担当,需点燃信仰。此外,要系统设计、阶梯递进,建构分段、分级的课程思政目标体系。大学一年级强调确立职业目标和人生发展方向、做好学业与职业规划;大学二、三年级强调提高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大学四年级强调培养职业伦理和正确的择业观;研究生阶段强调培养科学精神、钻研精神、科研伦理意识等,建设适合学生特点、年级和专业,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课程思政。

(三)围绕建设目标,挖掘和内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教材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的特点,而教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其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及与大学生的关联状态。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将专业课嫁接到思政课,而是要建构起教育的情境,深挖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功能,将专业和思政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起来。当前的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多流于形式、浮于表层和简单嫁接,无法达到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当中,以春风化雨的效果去教育和滋养学生。而课堂教学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挖掘应是本着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相互映衬、相互支撑的“精中选精”的原则。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讲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他拿挖矿采掘的过程来比喻思政课程形成金课的过程。

首先,应探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第二,对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进行冶炼和提炼,这是一个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的前沿知识、专业原理有机结合起来的过程;最后,对这个冶炼出来的毛坯产品,经过打磨加工,最终生成一堂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高质量金课。在此过程中,需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遴选课程知识点,充分发掘支撑课程核心能力的价值内涵,形成全覆盖、有特色但不重叠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使之在知识层面系统配合、逻辑层面清晰严密、理论层次衔接递进、价值引领实效显著。

(四)突出问题导向,建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体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但在实践中有一些课堂教学实际是以教材中的结论和答案为起点,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排斥这样的课堂。“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15]好奇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这就需要从问题着手。因此,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有效、管用、解渴,必须要找到学生的困惑所在,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

首先,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设置若干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条,使课程思政教学从教材、教案、教法上走向深入,引导学生感受思想、信仰和精神的力量,能够更深刻地思考。其次,要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将思政元素及其教育功能有机融入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6],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就是掌握好“盐何时撒”“如何撒”“撒多少”,在润物无声中达成育人之功。再次,要依据教师的掌握程度、课程内容的匹配程度、与学生的契合程度等,选用多元化的方法,如故事式、情景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方法让课堂教学更生动,采用一种精细的、浸润式的隐性教育,而不是粗放的、漫灌式的显性教育,将盐融解到各种食物中进行化合反应,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此外,要构建过程性和发展性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其显性的评价标志有两个,第一个是教师是否融入了情感,第二个是学生是否有情感的共鸣和价值的认同。

总之,课程思政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运作模式,只有把课程思政的基本原则同学生的心理愿望、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等紧密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推动课程思政在不断调整、不断改革中趋于成熟和完善。

参 考 文 献

[1][10]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2021-04-30].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03/c_1122774230.htm.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号,2020-05-28.

[3][4][1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就《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答记者问[EB/OL].(2020-06-06)[2021-04-30].http://www.gov.cn/zhengce/2020-06/06/content_5517612.htm.

[5]習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12-09(1).

[6]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1-05)[2021-04-30].http://www.gov.cn/zhuanti/2018-01/05/content_5253681.htm.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8-119.

[8][16]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13]唐正玲,胡蕙芳.“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21(8):60-64.

[14]蒲清平,何丽玲.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趋势、堵点、痛点、难点与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239.

[15]冯颜利.新时代哲学的使命:范式创新、思维革命、方法论自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6):33-41.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协同育人课程思政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