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路径与方式创新实践研究

2021-09-06李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李文

【摘 要】本课题以江西省宜春市芦洲小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采用“生活中教育,活动中教育;课内外结合,家校社结合”的路径与方式,探索新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关键词】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实践研究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路径与方式创新实践研究”是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本课题以江西省宜春市芦洲小学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采用“生活中教育,活动中教育;课内外结合,家校社结合”的路径与方式,探索新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

两年来,全校教师严格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展开了创新实践研究,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为塑造其健康完美人格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建构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给思政课教师的建议中指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实践证明,有知识不等同于有教养,教养是通过思考将道德内在本质转化为信念和行为。为此,我們组建了5支育人队伍,建构了教育网络,强化了对行为习惯规范训练工作的指导。

1.研究队伍

课题研究队伍由一批有着丰富教育经验和一定教研能力的优秀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成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课题特点,制定相关研究制度,各司其职、明确分工,精心规划各阶段工作,确保该项研究顺利进行。

2.领导小组

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德育处、少先队大队部等的工作人员为成员。两年来,举办了10余次不同主题的研讨会,形成了定期研讨制度,及时交流、总结,分析学生思想状况、改进训练方法、安排每月训练内容。

3.指导小组

由年级组长负总责,全体教师具体负责对所教班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指导训练。

4.训练小组

由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班级训练小组,制定相应措施,组织班级训练活动,对学生的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红领巾监督岗

由少先队辅导员任组长,大队干部、监督岗学生为成员,对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监督、检查。

二、建章立制,完善规范训练体系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建立完善的养成教育体系、相应的监督机构,以及进行长期、严格、一贯的培养才能慢慢形成。芦洲小学从实际出发,反复讨论、修改,制订了一整套养成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如“芦洲小学学生一日常规”“优秀学生评价制度”“先进班集体评价标准”“芦洲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五字歌”“学生学校文明行为常规”“学生社会生活行为常规”“学生家庭生活行为常规”等,全方位规定了学生言行的内容,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要求,引导、规范和促进了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监督手段是必要的,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为此,学校设立了“班级文明劝导岗”“校园文明监督岗”。学生只要一进校园,他们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文明监督岗的监督。实践证明,建章立制、完善规范训练,加强监督检查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有效手段。

三、注重体验,激发自我教育能力

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品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能带给学生亲身体验,是实行自我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去服务、调查、探究、体验,充分发挥潜能,在实践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在体验中健康成长。

1.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展示自主教育潜能

我们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学校开展了“告别陋习,文明修身”“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小手牵大手,创城路上一起走”等养成教育活动;设置了“我是社区文明小标兵”“我是社区环保小卫士”等服务岗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培养他们从小讲文明、保护环境、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行。

2.通过传统节日教育,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传统节日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宝贵资源。以传统节日开展专题教育,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良好途径。如春节开展“压岁钱——我的亲情小银行”活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孝敬长辈的优良品质;清明节开展“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活动,来缅怀亲人;端午节开展“包粽子、话屈原”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开展“明月千里传我情——写书信”活动,来忆亲情、友情;重阳节开展“我送长辈一片情”活动,以培养尊老爱老的良好风尚。

3.通过主题活动,培养良好人格

如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学生在母亲节编发一条祝福的短信给母亲,并在班会上大声朗诵,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以“爱在文明,美在洁净”为主题,在一、二年级试点进行主题队会竞赛活动;以“宜春是我家,卫生靠大家”为主题的自主打扫活动;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塑造健康完美人格”为主题的手抄报竞赛;以“爱国”为主题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爱国歌曲合唱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培养了良好道德情操,形成了良好品格。

四、多元评价,建立科学激励机制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的学习成绩好,有的热爱劳动,有的文明有礼貌,还有的学生在某方面有特长,如足球踢得好、能歌善舞、擅长书法……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取得成绩和收获,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作为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利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自觉性。两年来,我们摸索出了一套多元、科学、操作性强的学生评价体系。

1.操行星级评定

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我们将习惯分成学习、生活、道德等几个方面,实行学生操行星级评定。教师根据学生在校表现评定星级。星级分为“学习星、进步星、劳动星、体育星、艺术星、遵纪星、诚信星、助人星、环保星”等。操行评定星级徽章由年级组长签章认定,学生获得班级五星卡,可到年级组长处换取“星级徽章”;学生每学期获得全星,可到德育处换取“五星荣誉证书”;学生集满两张以上“五星荣誉证书”,可与班主任、校长合影,并获得由校长直接签名的“五星荣誉证书”,该“五星荣誉证书”会在开学典礼上隆重颁发。这样,就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学生要用多样化的方式去正确评价,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情况进行评价更是如此,我们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種方式。

(1)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的反思,能及时发现亮点和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2)学生互评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通过互评,让每个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发现其他同学的优点,增进学生间的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3)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讲尤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敏锐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同时,要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

(4)家长评价

家长评价自己的孩子,主要集中在家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家的表现等情况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家长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言传身教的重要性。

五、研发课程,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学校教育的核心是课程,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内涵支撑,有品质的课程才能将教学与育人、课程与育人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融入课程,才能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才能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根据多年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的经验,集所有教师的智慧,组织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成立校本课程研发小组,搜集各类资料,创编教材,最终研发完成了校本教材“成长的足迹——好习惯,益终生”。此教材的编排有一定的层次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全面性,循序渐进,在不断强化和反复训练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材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册,每册包含“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三个板块。内容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以通俗易懂的儿歌、顺口溜、故事、童话等形式,展示行为习惯的正反两面,有的旁敲侧引,有的直表其意,因势利导,纠正不良习惯,促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在时间上给予充分保障,规定每周一下午第二节课教授校本教材,教师认真撰写每一节课的教案,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校本教材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还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情况,搜集一些资料进行补充,以便学生理解得更透彻、更准确。

本套教材抓牢教学主阵地建设,实现“三个突破”,即创新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资源的突破;丰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突破;拓展课程形式,实现教学空间的突破。教材自使用以来,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让芦洲学子们徜徉在良好行为习惯的知识海洋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验,在合作交流中感悟“好习惯,益终生”的深刻含义。

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不断丰富教育载体,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彰显教育效果。学校每学期开学前,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用品摆放、文明礼仪、爱护公物、前途理想等方面设计制订好入学教育计划,组织上好入学教育课;围绕校本课程,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30天打造一个好习惯活动。通过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强化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普通类重点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路径与方式创新实践研究”(编号为:19PDZ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