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力量

2021-09-06翟小宁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创新力跨学科人工智能

翟小宁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创新力要构建立体的学习空间、跨界的学习课程、超越时空的学习共同体。

人工智能是科技创新的前沿,是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规划》将人工智能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到2030年使中国人工智能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的综合领域,包括交叉计算机科学、数学、生物学、神经科学、认知学科、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等,本质上与STEAM教育深入融合。人工智能领域的课程,包括机器人、建模与仿真、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智能、人工智能与生物学、自动驾驶、大健康与人工智能、计算社会科学等多门前沿交叉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智能素养,注重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学科与前沿科技的联系,以前沿科学发现和科技创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育要在变革中不断超越创新,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要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开好人工智能课程,邀请人工智能专家与师生分享人工智能原理与前沿科技,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教育,探索未来教育,探究未来人才培养模式。

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有两个重要因素:智慧共生和开源共创。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科、年级、学校的界限,落实跨学科的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课程的深入,要带领学生去高等院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创业公司参观实习,与人工智能科学家面对面交流,设疑解惑,激发热情,碰撞思维。学生的学习空间要超越教室和校园,延伸到社会;学习时间要超越课堂,延伸到课外。要从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到面向部分学生选修的跨学科实践应用,再到科技特长学生的深入实践研究,提供个性化的培养路径,形成金字塔型的STEAM+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结构,构建与人工智能感知、认知、创新三个层次相对应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探究的主动性。课堂是进行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潜心教学,悉心关注每一位学生,抓住每一次激发学生创造热情的机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播种创新的种子。学校和社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体验科技之美,走上科研之路,追求科技创新梦想。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减)

猜你喜欢

创新力跨学科人工智能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2017全球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发布,阿里创新力领衔中国公司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创新力社会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