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学旅行的内涵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2021-08-30侯永海

学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研学旅行实践高中语文

侯永海

摘 要:“研学旅行”是现代教育新提出的教学理念,具体而言,研学旅行是以旅行的方式开展体验式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地域的景观与文化,依托集体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体验。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将研学旅行与高中语文教育相结合,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围绕研学旅行的内涵与理念展开研究,结合高中语文教学,重点探讨研学旅行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研学旅行;高中语文;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5-01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5.064

最新的国家课程方案倡导学校在课程中充分借助社会教育资源,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教学质量与效果,这也给研学旅行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学旅行”是集体旅行的一种尝试,是加深自然与文化之间的一种新的社会体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新的要求,“研学旅行”与高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能推动教学的深度发展,整合语文教学资源,将语文教材中描写的相似的地域文化及习俗进行“研学旅行”,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在体验中深化学生的研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生活及社会的认知能力。

一、“研学旅行”的内涵

“研学旅行”又可以称作“研学旅游”“教育旅游”,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概念,由于学术界对这一词没有统一的表述,其具体概念至今还存在争议。大众普遍将“研学旅行”定义为在教育部门及学校的统一领导与指挥下,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计划与安排,以班级或学校集体组织学习活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安排学生到校园外进行体验式学习。通常意义上,我们将“研学旅行”看作一种出游活动,让学生通过外出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活动中一边求知,一边玩耍,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研学旅行的目的是让学生“游中有学,行中有思”,把课堂搬出学校,让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沟通能力、创新意识、人文精神及其他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研学旅行的内涵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将丰富的人文知识融入语文教学

“研学旅行”这一词是在我国古代游学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出来的,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深挖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化内容,能够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先秦诸子散文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感受古人的人文情怀。研学旅行能够将学生带入实践环境中亲身感受,让学生体会先贤人格魅力,品读其中的丰富文化知识。学校根据区域地方特色、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各学科的内容需要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博物馆、教育基地、历史遗存、民族村落等。在与平时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学生不断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民族和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参与感,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和经历。

(二)将语文课程与体验式研究学习结合起来,丰富学生文化体验

“研学旅行”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性教学名词,2014年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首先提出这一词的定义:将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内外学习:课内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开展参观体验式实践来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眼界,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目标。通过多种不同方面的生活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中通过“体验式研究学习”走进真实的自然和社会,触摸真实的历史与文化,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把促进学生人文思想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革命光荣历史、传承民族文化、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观念引入现代教育。它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将生活与书本知识连接起来,在教学中不能造成只会学习,不会运用的现象。高中语文知识要走出课堂,不断探索新知识,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将课本所学内容在实践中展现出来,从而达到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目的。

(三)开展语文课程与生活相结合的研学内容

研学旅行在高中教育中被重视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弥补当前高中教育模式存在的不足,能够同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效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语文教学不再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让学生走进课堂以外的学习环境中,在自然环境中学习与成长,这对高中生而言也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学习体验。有言论认为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理论层面教学,生活素质教育得不到切实提高,实践教学部分薄弱是高中生语文学习综合素质难以提高的关键性因素。研学旅行之所以在提出后不久就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是因为它刚好可以弥补当今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使较弱的实践教学得到提高,进而加强高中语文教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让教学不再停留在课堂的理论层面。因此,在研学旅行中,教师要注重“研学”与“旅行”并重,学生在旅行中通过一次次生活体验、感知和反思来建构知识。研学旅行有活跃气氛、资源多元的特点,加深了解研学旅行的内涵更易于明确教师及学生角色的转变。

(四)研学旅行内涵与语文教材相结合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学习不能脱离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根据高中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与能力制定的,所以,以语文教材为基础,将研学旅行作为辅助,能提升研学旅行的效果。只有先立足于語文课堂学习,然后再走出课堂,学生才能拥有学习的能力,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课堂外的文化知识。研学旅行涉及内容较多,要将教师与学生纳入其中,使学生与教师处于平等状态,这样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在研学旅行中渗透语文学科,能使语文教学更具生活化和人情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育材料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在研学旅行还没有完善并贯彻实施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现更直观的事物,进而实现课程目标,这种方式虽然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但都不如研学旅行能给学生带来更真实和深刻的感知和体验,而且研学旅行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感知的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但是研学旅行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认可,有人认为它并没有很大的教学效果且会影响学生正常语文教学的进程,面对社会上的这种舆论,相关教育部门需采取一定措施,比如在语文教材中强调研学旅行的重要性,让研学旅行活动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联,通过研学旅行活动可以促进和巩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以此证明这一教学活动并不是无用的举措。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研学活动的质量。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实践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