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课程”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1-08-17李成群李延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一流课程教材建设高等数学

李成群 李延波

[摘 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以“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突出专业特点,加强课程思想政治,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程设计、学业评价”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努力打造“高阶学习”课堂,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材建设;混合式教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一般项目A类“‘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等数学为例”(2020JGA293);2020年度广西财经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高等数学”(2020YLKC038)

[作者简介] 李成群(1972—),女,广西陆川人,硕士,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与数学建模研究;李延波(1979—),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应用数学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4-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2-01

一、引言

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印發《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意见提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意见指出要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提出五类一流课程建设标准,一流课程要体现课程的“两性一度”,即要提升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1]。

“高等数学”作为财经类高校的基础核心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并使学生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本文将以“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财经类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程品质,开展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探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二、当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

(一)目前教学内容陈旧,不能与时俱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纯数学理论的证明及计算,往往忽视了数学与实践的联系,实际应用程度不够高,无法实现多学科思维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另外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课程思政”共识,无法从普通授课教师转变为真正的教育工作者。而在此教学环境下,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为了成绩而学习,难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和创新动力。

(二)“高等数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新性

当前“高等数学”课堂大多使用了多媒体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但由于“高等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性,理论性很强,大多数教师还是采取一言堂“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教学普遍侧重从数学自身的角度去介绍概念、定理及计算方法,知识点的顺序开展教学,注重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到财经类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已经普遍能够利用手机、互联网进行交流学习和生活,而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不易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很难做到全面提高,久而久之使部分学生产生对“高等数学”的厌倦心理。

(三)学业评价缺乏多样性

现在高校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成绩评价普遍采用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评判标准主要依赖于课堂出勤率、课后作业的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这种考核方式通常引导学生以课本学习为主,存在应付考试现象。大学生课堂外的时间虽然充足,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课后学习效率较低,学生对于“高等数学”课程知识系统的理解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以上种种现状,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高等数学”课程应有的作用,不利于人才培养。

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教学能力,为教学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一)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围绕立德树人,强化课程思政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纲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教师要认识到在注重“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研究同时,也要研究数学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教学过程要强化课程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学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实现思想政治育人与知识能力育人的有机统一。

(二)教师要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中,高等教育信息化有效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质量提高。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3]。教师一定要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主动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或讲座,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型,同时也为学生做好表率,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让自己变强,为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更好地服务教学需求。

猜你喜欢

一流课程教材建设高等数学
试析“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的“供应链管理”课程建设
面向应用型本科的《程序设计基础(C)》一流课程建设探讨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