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2021-07-28朱婷婷

新课程·上旬 2021年42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陶行知家庭教育

摘 要: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涉及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等诸多方面,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陶行知教育理论对当代家庭教育起到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基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方法进行探讨,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支撑下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家庭教育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教育者角色,在孩子幼年时期,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孩子的青少年时期,家长是孩子的朋友,需要在家庭中引导孩子独立自主、自尊自爱、团结互助。陶行知始终关注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在生活教育理论中对家庭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为當代家庭教育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启示。

一、从小培养和以身作则

陶行知教育思想注重孩子全方位能力的培养,不单单是知识性教育,还包括孩子的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等。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从小就开始进行培养,并且要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行为模范。任何一个成人都要经历幼儿阶段、青少年阶段和成年阶段,其中,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孩子的最关键的基础性阶段,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陶行知曾提倡建立父母学校,就是要教导父母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教育,让孩子从幼年到成人都能在家庭中接受来自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一个孩子在幼儿阶段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等特征,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教育。陶行知提出,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在生活和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就会使孩子的一生都保持儿童时期形成的良好习惯。

二、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

陶行知教育思想认为家庭教育应当是爱的教育,将爱作为家庭教育的基础和核心,让孩子在爱中成长和接受教育,以爱为核心的家庭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孩子和了解孩子,在尊重和了解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要尊重孩子,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对孩子的理解,只有了解孩子,才能使家庭教育产生更好的效果。家长应熟知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阶段的特点,0—3岁的孩子开始具有语言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6岁的孩子开始参与社会交往,也是开始掌握大量词汇的阶段;6—12岁的孩子能够逐渐掌控自己的情感,希望得到认可;12—18岁的孩子具有非常强的自我意识,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和身心特征,对孩子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如0—3岁的阶段,家长应注重陪伴孩子,在语言和独立思考上给予正确的引导。6—12岁的孩子则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孩子予以恰当的夸奖和奖励,批评教育孩子时应注意态度和用词。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在孩子的不同阶段明确教育重心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1]。

三、家校联合和科学指导

陶行知曾明确提出教育的成功需要靠学校和家庭的联合教育,孩子青少年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教育对孩子至关重要,但这一阶段也应注重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使孩子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关注和培养。一方面,家庭应当主动和学校联系,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心理、品德、社交、特长等情况。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和家长沟通,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身心健康,将孩子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另外,陶行知认为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也非常重要,当孩子遇到问题,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科学引导,不能直接帮孩子解决,可以让孩子先自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思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具有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理论引起了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在陶行知教育理论指导下,家长应当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对孩子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在家校联合教育中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指导,在宽严并济的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婧.“家”“园”合作:基于陶行知理论下的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J].才智,2020(8):121.

[2]李时令.陶行知家庭教育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作者简介:朱婷婷(1990—),女,汉族,江苏苏州人,学历:本科,职称:二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陶行知家庭教育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