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2021-07-23陈卫民

速读·下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陈卫民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是当今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授课目标。小学数学不仅只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下面就主要通过目前数学授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辨析怎样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新课改的出现使应试教学思想慢慢消失,目前的教学思想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引领学生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如今,小学数学的高段应用题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其中的数学关系复杂,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感觉到困难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考验,如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是教师应该解决的难题。灵活的运用解题技巧,让学生拥有解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虽然说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应用题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但是有些应用题对于他们还是很困难,毕竟他们的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在解题的时候,他们的思想很容易被题目上面所描述的情境带跑,但是只要学生可以看清楚题目并且知道其中的解题小技巧,解题还是非常容易的。所以只要在学生的读题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上面花费时间帮助学生加强,老师可以开展数学的相关活动,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加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并且新课改中也有讲到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到解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想要更快的解出应用题,可以和实际生活相结合,由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题意。作为老师不能只讲述课本上的知识点和例题,也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小明的妈妈在家里面烙煎饼,一个煎饼有两个正反面,正面需要两分钟的时间,反面需要一分钟的时间。一共需要烙三个煎饼,一个锅里面可以同时烙两个煎饼,那么最快几分钟可以烙完?”像这种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学习到解题的技巧。在参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们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其中,甚至还会思考其他类似的题型,掌握答题的技巧,在下次遇到这类题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更快的解答出来。

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所学的应用题类型一般都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技巧并非只有一个。应用题的答案一般是固定的,但是解题的具体技巧和思路往往有很多,很多题目都是有多种解题的方法的。所以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开拓他们的思维从不同的方面、角度看待这道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道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数学是比较抽象的,将几何直观化会使其变得简单一些,将复杂的数学知识和易懂的图形结合对数学的学习是有效的。所以在教学中将数形结合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几何图形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给学生打好学习几何的基础。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学习数學。比如说在学习轴对称的时候,只通过课本上知识的讲述并不能很好的使学生理解,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将一个对称的物体进行折叠,通过多媒体有趣的演示,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到轴对称的技巧,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些轴对称的物体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更快理解数学知识。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数学中的应用题可以考验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但有些应用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困扰的。根据调查发现,小学生在做应用题的时候,大多数都不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就开始写答案,这样做最后写出来的答案大多数是错误的。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以下几点,首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定会发现有一些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说话、做小动作等,这时老师就可以让全班同学一起大声朗诵题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大多数应用题中表现一般都是字数比较多,然后就会造成小学生还没有读完题目就开始非常着急的去进行解答。作为老师,应该教会他们如何读懂题目,把其中重要的信息提取出来,把那些不重要的信息都删去,从而读懂题目的意思。最后,一定要告诉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数字信息,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搞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再套用公式就可以把题目解答出来。另外学生要特别注意题目中存在的隐含条件,有一些题目中会有一些蕴含的数字存在,要搞清楚然后再作答。比如说,“一根木棍长30cm,把它分成a、b两段。其中a段是b段的60%,求a、b两段各长多少厘米?”由题目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a木棍的长度加上b木棍的长度等于30cm。我们找到了其中隐含的关系,这道题就比较简单了。设b段的长度为x厘米。那么a段的长度就为60%x厘米,知道了其中的数量关系。那么就可以列出方程式:60%x+x=30。解出这个方程式就可以得到a、b段木棍的长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运用生活中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题意,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和隐含条件,从而解出这道题目。

四、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有的学校,会分不同层次的班级,比如有“火箭班”“卫星班”“普通班”,这种按照成绩分班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甚至有的学校还会按照成绩的排名,分配不同的老师上课。老师也会根据学生的成绩,不公平对待学生。只以成绩来评价学生,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因此,老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学习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鼓励他们继续加油,争取进步。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

每个学生想要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就必须要有较为深厚的基础。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为学生打牢基础,让他们能够先掌握一些比如数学公式、概念、相关规律等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完全理解这些知识。许多学生认为会背就是学会,对很多知识并不理解其内涵,在解决一些比较难的数学题时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学生必须理解了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内涵,才能把它们都运用到解题过程中,并且逐渐形成独特的解题思路。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知识概念,而且要在理解之后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比如,数学老师在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需要学生掌握的不止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概念,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在知道面积以及一条底边的值后,同样可以求出这条底边上的高。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的教学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有效性的良好保障,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逐渐提高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必须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单一,保证他们能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时刻集中注意力。比如,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或者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其中,讨论完成后可以选一个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养成错题记录习惯,提高解题准确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用纠错本整理自己的错题,不定期的去翻看自己以前做过的错题,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看一遍,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这样就可以将这种短期的记忆升华到长期的记忆,让自己的印象更加深刻。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牢记自己以前出错的地方,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很多学生上课不做笔记,自己做错了题目之后也不及时进行纠正,这样在考试的时候遇到相似的题目,就会导致同类型的题目犯多次错误。所以,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整理自己的错题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不管是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解题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对授课的方式进行创新,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伍俐宝.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J].软件:电子版,2017(03).

[2]钟海平.借助多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7(04).

[3]高文红.浅谈如何让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教师,2017(08).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培养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转换数量关系角色,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