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利用传统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1-06-28吕丽恒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全面发展

吕丽恒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应当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自觉理解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获得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优秀传統文化;全面发展;综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6-0018-0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践行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使教学活动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应当以教材和传统文化为基础,引入各地风俗、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此,既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能够借助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爱乡、爱国、爱传统文化的思想。

一、契合学情发展,提供传统文化资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小学阶段分为三个阶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第一学段的教育是启蒙教育,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世界的大门,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学段、第三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阶段。在教育实践中,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应当契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成长要求等。为此,教师应提供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以达成该阶段的教学目标。

如,教学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识字(一)》时,教师应当引入汉字的起源,让学生对汉字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形成学习汉字的期待。基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在引入汉字起源与变化时,教师应当以具体形象的方式进行介绍。在学到“金木水火土”等时,教师可以适当插入游戏环节,即先在多媒体上展示“金木水火土”这几个汉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不同字体、简化字、图片,然后让学生找一找与图片对应的古文字、简化字。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对汉字蕴含的文化进行介绍。如,在“日、月”两个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它们所包含的文化思想。 “日”字有一横,其寓意一成不变;而“月”字有两横,寓意其阴晴圆缺的变化。

在第二、第三学段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课文类型以及内容引入更丰富的传统文化材料,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分别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教学时,教师可在课文的背景介绍中融入四大名著在文化、风格、价值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四大名著的理解。同时,在课外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我国的古典名著。

二、结合课标要求,引导了解文化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如,《对韵歌》一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教学时有的教师只是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借助信息技术渲染云、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忽略对韵的形式特点,导致学生缺乏对韵律的了解。这显然是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此,教师应当引入《声律启蒙》的简单内容,介绍对韵的特点,同时结合课内外的内容进行举例,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样让学生对对韵规则有基本的了解。教师可以提问:“课文中的云、雨、雪、风都是哪方面的内容呢?”然后,教师再给出选项,如气候、地形等,让学生进行选择。随后,教师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空”“虫”等字的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在教学中,介绍这些内容,并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

三、基于教学板块,引入合适文化内容

语文教材的内容分为不同的板块,如适用于阅读教学的课文、适用于表达能力培养的口语交际、适用于写作训练的习作板块等。这些板块由于内容以及教育目的的差异,所适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不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基于教学板块的差异性,引入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以进行高质量的传统文化教学。

第一学的段口语交际,教师应当引入简单的、趣味性强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了解。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我说你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描述动作与形态的成语,让学生展开有趣的游戏。像“昂首挺胸、抓耳挠腮、张牙舞爪、手舞足蹈、大步流星”等这些成语或者四字词语,十分适合这一课的游戏。教师可通过展示相应图片的方式,使学生快速理解这些成语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相较于“举手、坐下”等简单的指令,“张牙舞爪、手舞足蹈”等成语所描绘的动作更夸张,能够极大地增强游戏的趣味性。在教育意义方面,这些成语既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音律美、对称美等语言特点,同时蕴藏着民族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总之,在《我说你做》这一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引入成语这一传统文化内容,既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激发学生对成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理解成语背后的传统文化。

四、关注习作训练,合理融入文化元素

习作是小学阶段重点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较难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是以教材的习作模块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的。由于主题的限制,教师较难在习作训练中引入相应的、适当的传统文化元素。因此,教师可适当改变习作教学的模式,如阅读与习作的整合教学、以微写作的方式开展习作训练等,结合课文主题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

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而风俗是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体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本单元描写家乡风俗的习作主题,先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表达方法,理解傳统文化内容;然后,再布置难度适中的习作训练。比如,对《北京的春节》一文的教学,教师首先重点引导学生认知、感悟作者详略有序的表达方法;其次,点出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新年万象更新”“团圆饭”“祭祖”等,这些内容都是人们生活、文化价值观念的体现;最后,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之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微写作任务,让学生以一两段文字对本地区春节风俗进行描写。这一任务可作为课后作业,以便学生通过家人了解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如此,既可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立足综合发展,开展多样实践活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并获得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材的综合实践内容、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的需求设计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如,美术课程中的“福”字倒贴,不仅与汉语的发音有关,而且包含民族文化因素;硬笔书法教学,与语文课程的汉字书写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当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建立良好的联系,在具有共同教育元素的章节中开展联动实践活动。比如,在硬笔书法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给书法教师提供文字结构变化、文字寓意的相应材料,辅助书法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书法教师则可以以语文教师正在教学的汉字为基础,布置相应的书法练习作业。此外,教师还可结合传统节日、国家纪念日、当地历史名人纪念日等特殊日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或者,让学生对相关人员进行访问,搜集当地特有的传统习俗。总之,基于语文教学内容开展的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

综上所述,要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就要基于教材文本,根据不同教学板块的教学特点,引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丰富教学内容,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体验。同时,在引入优秀的传统文化时,教师还应当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规律,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进行优化,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钱海萍.挖掘苏州文化  打造特色课堂——融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本地传统文化的几点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4).

[2] 尹建坤.继古开来修远道  文采飞扬领风骚——语文综合性学习与传统文化融合[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33).

[3] 姜丽丽,郑静.将传统文化植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新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17).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全面发展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