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航运类专业“江海联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4-13古雅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

【摘要】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中职生继续深造,获得高职学历,还可以促进自身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与专业都是探索实践五年制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航运类专业“江海联培”致力于为内河及海洋运输行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过硬、职业素养较高的高素质人才。中职、高职阶段应该分别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做好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企业实践与能力评价的衔接与完善,体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层次性、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可为其他专业的五年制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中高职贯通  江海联运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中高贯通-江海联培”航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21A02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3-0174-02

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实现完整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构建,首先应该尝试贯通五年制中高职人才培养,打通中高职人才培养的壁垒,做好中高职人才培养的衔接,形成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特色[1]。航运类专业“江海联培”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适应我国中西南地区的内河出海发展的需要,为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中国与东盟贸易提供必要的航运人才支撑而构建的。随着广西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推进,市场、产业对内河、沿海乃至远洋船员人才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航运类专业五年制中高职贯通“江海联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不仅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并可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目标

(一)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热爱水上运输事业,掌握内河、远洋运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船舶结构与货运、航线设计与图纸识别、船舶管理等专业知识,掌握水运基本安全知识、急救消防知识、保安维修等知识,具备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出色的应变能力、优秀团队协作能力、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和突出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够从事船舶驾驶,或可以从事国际航运管理、海务管理、货运代理以及其他与水运相关的工作。

(二)中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STCW78/95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相关要求,能够适任现代化船舶船员与机电管理的普通船员。岗位人员应该具备内河船舶船员的操作技能,熟悉掌握船舶航行管理等相关知识,能够适应水运工作环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三)高职阶段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内河、远洋运输与服务基层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具备高级水平操作技能,掌握内河、远洋运输业务操作、管理知识,能够运用计算机熟悉操作各项业务流程,能够运用专业英语与客户进行商谈交流,能够熟练的使用相关的运输生产与管理操作软件。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独立操作、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具备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育锻炼、卫生习惯。

二、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路径研究

(一)有效衔接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阶段,航运类专业课程主要有航海基础、机械基础、船舶电气、电子技术、机械制图、专业英语等;高职阶段,航海类专业课程航行管理、操船与人员治理、船舶结构设备、水运通信、专业英语等专业课程。目前,处于分割状态下的中职、高职航运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存在着课程目标不明、内容重复、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等情况。“江海联培”应对中、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明确的定位,细化人才培养岗位、能力及专业素养指标,并以此为依据来开设专业课程。专业课程要保证有效衔接,既课程内容不应该出现重复,尤其是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特征、原理类的知识点,中职课程侧重于理论类的讲解,高职课程就应该侧重于知识的运用以及与实践的结合[2]。课程内容应该是呈层次递进的,既高职课程以中职课程为基础,理论知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深度进一步延伸,实践知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难度进一步加大。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应该有效衔接,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专业特色突出,不出现知识漏洞,不出现能力培养断档,不出现认证类考试跳级。因此,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要对中、高职阶段需要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确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确保专业课程能够实现有效衔接。

(二)整体设计中高职专业实践教学

2019年6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指出“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50%以上。”航运类专业的中职实践教学以初、中级船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为目标;高职实践教学以高级船员的业务能力培养为目标。实践教学的内容、标准、要求以及评价方式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五年制人才培养应该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性设计。中职阶段,细化内河船舶船员合格证和适任考试的标准,例如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除锈和油漆作业达到工艺要求;在瞭望时能用信号和驾驶台取系报告等。实践案例操作可以是手锤报水深及撇缆作业。高职阶段则要细化海船船员专业能力指标,例如,能够指挥船员离岸泊位、浮筒、进出船闸、船坞等系解缆作业。实践操作案例可以是调整吊杆、绞辘配绳等。专业实践教学还可以以帮助学生顺利通过专业能力考核为目标。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可以通过学生的通过率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

(三)统筹安排中高职企业岗位实践

企业岗位实践是学校实践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学生参与企业岗位实践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拓展专业视野,制定自身的職业发展规划。《意见》指出“学生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中高职阶段,学生都需要参加企业岗位实践,且时间不应该少于半年。一般而言,由于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略低,安排的工作也是相对简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工作岗位。高职学生的实践岗位会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融入职业规划建议意见。中职阶段,对学生的各个实践岗位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总结岗位工作,分析岗位要求,查找自身的不足,为学生进入高职阶段后的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发展奠定基础。《意见》还鼓励学生取得行业企业认可度高的有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因此,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学校联合企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让学生明晰自己未来的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为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校在中高职阶段安排的岗位工种、企业类型以及企业规模等,也应该呈现一次的层次性[3]。让学生认识到多学习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更好的岗位,拥有更高的职位,获得更高的收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去。

(四)科学构建中高职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五年制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路径的升级[4]。“江海联培”中职阶段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侧重于评价学生的基础性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例如,理论知识主要有船体的结构、船舶操纵设备和基本知识;甲板设备、属具、索具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保养方法等。基本操作可以是高空和舷外作业、安全开关仓等。高职阶段则侧重于知识的创新运用与高级操作技能评价。例如,理论知识有海运、河运的相关法律知识、各种堵漏器材的性能、保管和使用方法等。操作技能则主要有锚设备的检查保养、用锚链系解浮筒等。中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不仅要体现于评价内容的差异,还应该体现在职业素养发展的差异。因此,应该将中高职专业素养评价列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三、结语

航运类专业“江海联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中职、高职阶段基本上都遵循基本素养培养、基础能力培养、适应能力培养、发展能力培养四个方面,五年制中高职贯通培养符合国家需求,达到国际标准,以课程体系的衔接为重要途径,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可靠保障,实现“从岗位、任务到职业能力衔接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5]。但是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践中,还需要以江海联运产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对企业岗位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产业与企业对人才专业能力与素养的真正需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与完善,以此实现贯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继红.中高职衔接“五年制转入”模式培养质量的个案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3):73-78.

[2]张志成.浅论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职业,2016(14):50-52.

[3]韩天学.中高职贯通:五年制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比较优势[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3):6-9.

[4]任献花,吴明强.中高职贯通教育课程体系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2):5-7.

[5]萬军.对中高职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度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34):32-35.

作者简介:

古雅明(1969年4月-),男,汉族,广西钦州人,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党委书记,高级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从美术创作论人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