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探析

2021-04-09程忠园叶玉叶吴儒敏

地理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学精神初中地理

程忠园 叶玉叶 吴儒敏

摘 要:科学精神是现代人的基本品格,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学应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深挖教材中的科学元素,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以商务星球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海陆变迁”为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课堂活动,体验研究步骤;分享地理史实,浸润科学品质”等环节,尝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初中地理;科学精神;路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它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底色,也是其他两方面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前提[1]。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2],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应该围绕上述要点展开。

2019年12月14日至17日,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综合学术年会在湖北武汉举行,笔者展示的课例是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海陆变迁”。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设计,深挖和整合教材中的科学元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开展课堂活动,归纳研究步骤—分享科学史实,浸润科学情感”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维持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维,特别是当问题情境与原有认知结构不一致时,容易引发学生心理上的矛盾或冲突,这种认知冲突可以唤醒学生的自省意识,激发主动思考和自我建构,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逆向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3]。

科学源于发现。作为经典的科学史教育内容,“海陆变迁”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经历“再发现”的过程。

1.创设多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连续的认知冲突

从身边的现象导入课堂。学生通过观察巢湖北山贝壳化石,引发第一个问题:贝壳生活在水里,怎么会出现在山上?接着探究教材和教师提供的实例,引发一个又一个问题:喜马拉雅山上为什么有鱼龙的化石?台湾海峡海底为什么会有森林的遗迹?黄河三角洲面积为什么会“生长”?澳门的面积为什么会不断扩大?每个问题都是一个认知冲突,通过探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得出结论: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陆是变化的,过去在变,现在在变,未来还会变,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运动、变化的观点是批判质疑精神形成的基础,它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思维品格,形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习惯,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用证据和逻辑说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创设现实世界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真实的认知冲突

课后研讨中,专家认为本课最大的亮点是颠倒了传统的教学顺序,创设了“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的真实情境。课堂上,教师现场展示地球儀,发现地球仪表面是光滑完整的一块,提出问题:实际的地球表层像地球仪表面一样是一个整体吗?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进入“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呈现“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绘制在KT板上),引导学生分组观察,并在图上描绘地震带,猜想地球表层的结构特点:不是光滑完整的一块,而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板块之间的界线就是地球内部力量释放的裂缝地带,与地震带的分布一致。由“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这个真实情境得出结论——地球表面有裂缝,地下深处有能量活动,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发生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除地震分布外,还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吗?对照课本地图,在“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上描绘世界主要火山带、世界两大著名山系分布,学生惊奇地发现,世界主要山系、火山的分布与地震带惊人的吻合。在此情境中,学生从自然界真实发生的现象出发,通过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得出结论。这种知识不是通过死记硬背,而是通过主动建构得到的,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模仿练习,而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二、开展课堂活动,归纳科学步骤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表达与交流,这种研究步骤或习惯不是教师“告诉”学生就能形成的,必须通过“活动”反复练习、主动建构。适当的课堂活动,不仅能让教师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还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方法。

1.从真实案例出发,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通过展示和讨论巢湖北山贝壳化石、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台湾海峡海底森林遗迹、黄河三角洲不断“生长”、澳门的面积扩大等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地质历史时期,这些区域的古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通过观看《沧海桑田》视频,引发学生猜想:这些区域的古地理环境与现在是不一样的,陆地可能是海洋隆起形成的,海洋可能是陆地沉降形成的,有的地方面积可能扩大,有的地方面积可能缩小……进一步展示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测量资料,用现代科技验证学生猜想的正确性,最终得出结论:世界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在这个活动教学中,学生从真实案例出发,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通过资料分析和数据实证得出结论,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2.多种手段推进,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板块构造学说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活动分三个部分进行。首先,展示地球仪和“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通过观察和描绘地震带,猜想岩石圈是由若干板块构成的,板块之间的界线与地震带的分布一致。进一步猜想: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不仅多地震,也可能是山系、火山分布集中的地带。其次,通过在KT板上描绘“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展示世界主要火山带、世界两大著名山系分布,验证这种猜想是正确的,进而得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再次,对照世界板块分布图,在KT板“近20年来4.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上,分组合作填写七大板块名称,绘制板块界线、板块运动方向,用书本简单演示板块相对运动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等。再次,展示煮破的鸡蛋,观察蛋清从蛋壳破裂处溢出后的形态,形象地描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最后,在这一系列的活动教学中,学生从现象出发,由表及里、层层追问,通过绘图填图、图形叠加、模拟实验、实物对比等手段进行分析、探究、验证、交流与表达,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3.多角度论证,深化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大陆漂移的教学从分享“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史实开始,提出问题:大西洋两岸的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以前真的是连在一起的吗?开展撕纸体验活动,即把一张废报纸随意撕成两半,然后拼合,发现报纸边缘的轮廓完全吻合,文字、图案可以拼接,验证这张报纸原来是一个整体。以此类推,引发猜想:如果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以前真的是连在一起的,那么大陆边缘的轮廓可以吻合,古地层、古生物等古地理环境特征应该具有相似性。开展分组活动:第一组学生从世界地图上把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轮廓裁剪下来,然后进行拼接,发现这两个大陆的海岸线惊人的吻合,甚至能够拼合在一起;第二组学生查阅资料,发现南美大陆东岸和非洲大陆西岸都有海牛、鸵鸟这类不能长途游泳或飞翔的古生物存在;第三组学生发现南美大陆、非洲大陆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特定地层中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古生物化石。三组学生一致认为,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是有证据的。最后,通过美国“双子星”号宇宙飞船的测量资料,实证大西洋面积在扩大、太平洋面积在缩小,论证了“大陆是漂移的,今天的世界海陆分布是大陆分离、漂移的结果”的观点。在这个模块的活动教学中,学生从历史到现实、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区域到全球范围、从实践体验到数据论证,像科学家一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深化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三、分享地理史实,浸润科学精神

课堂上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优势,不仅在于让学生经历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还在于体悟科学理念,浸润科学品质,达到像科学家一样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目的。

浸润科学精神从分享“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地理史实开始,陈述时要尽可能还原历史事实。相对于故事而言,地理史实更具有科学的感染力。科学家的人物形象鲜活生动,科学探索的足迹扎实清晰,容易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真实的共鸣。早在16世纪,就有人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海岸线惊人的吻合,但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人们见怪不怪,只有魏格纳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惊人的吻合?这种惊人的吻合能够说明什么问题?除了这个现象以外,还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大陆是漂移的?如何寻找这些证据?他坚持以事实说话,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不仅查阅大量的资料,而且多次外出考察,通过实地测量等方法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被与会的科学家视为“疯子”,被世人嘲笑,“大陆漂移”与千百年来大家认定的“静止的世界”的经验或权威结论完全相悖,但魏格纳不畏“权威”,他坚信自己的考察研究是科学的,最终创立了“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先后四次赴格陵兰岛考察,虽然他遭遇暴风雪不幸遇难,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学生在课后撰写的学习后记中写道:“我们应该向魏格纳这样的科学家学习,从小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坚持实事求是的做事原则,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重素养,从传播科学知识延伸到培育科学精神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的必然要求[4],它背后隐藏的是人类自身发展对科学精神的深刻追求。初中地理,特别是初中自然地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激发科学探究兴趣、提升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神圣使命。教学中应该坚持以科学精神立意,坚持问题情境和活动教学,坚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坚持播下浸润科学品質的种子,使科学精神在地理课堂上生根发芽,开出满树的科学之花。

参考文献:

[1] 刘庆昌.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7(04):35-41.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刘海燕.创设地理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地理教育,2007(06):16-1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科学精神初中地理
试论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科学精神教育
例谈小学阅读文本解读的角度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理科教学养成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研究
电大教务管理中科学精神的应用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