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分析

2021-03-18林娜

高考·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林娜

摘 要:色彩与人类发展一直都是并存关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用色彩来装饰周围的环境。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持续进步,色彩已经成为现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的家居生活也离不开色彩的运用。高中美术教学开发色彩与生活的课程,对学生的美育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针对高中美术教学中色彩与生活课程开发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色彩与生活;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分析

高中美术课程教学需要结合高中生的需求,尤其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美术课程需要重视资源开发,结合课改新目标,并适应学校的教育需求。高中美术课程开发要结合教学现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满足学校发展需求,改善美术课程教学现状[1]。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教学资源匮乏,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比较多,将色彩与课程结合,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运用的价值

(一)加强学生色彩识读和表现的能力

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色彩与生活能够让学生了解图画,提高学生读图的能力,对艺术美有欣赏的能力,能够感受画作中的色彩搭配所体现出的不同情绪,展现学生对色彩的理解能力,达到美术学科素养当中的图像识读这一目的。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可以加强对课本的研读,让学生了解大自然[2]。如:大自然中有很多的色彩搭配,如山峰、河流、花朵等,不同的组合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或沉静或清灵,都展现了自然的鬼斧神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色彩,强化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并将大自然中的色彩组合形式尝试运用到生活中,利用这种借鉴模式,提高自己的搭配技巧。高中美术课程教学需要让学生对色彩原理有充分的了解,提升学生对色彩冷暖的鉴赏能力,能够了解不同明度、色相、饱和度的色彩互相组合所展现出的不同特点,通过色彩展现生活中的各种画面,如人物、动物、风景或者场景等。

(二)提高学生色彩与生活运用联系能力

教育重在学以致用。色彩与生活课程教学可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在校园美化、班级环创、艺术作品设计乃至服装搭配等多方面发挥作用,这将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以及创新實践这两个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同学特别感兴趣的环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比如:服装色彩搭配。人们基本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其中“衣”属于第一位,说明人们对服装的重视,人们日常生活中选择不同颜色的衣服呈现不同的精神面貌,美化服装也是美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例如:可以设置一个主题,让同学们设计校服,充分利用色彩搭配原理,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夏、冬两套服装的设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会色彩搭配的要素,以及要展现出的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这对高中生的色彩运用有一定的考验,同时也是这门课重要的实用价值。

(三)提高学生利用色彩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高中美术教育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外,还要注重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要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自我情感的能力。在色彩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色彩带来的丰富体验,如蓝色的宁静深远、红色的热情奔放、绿色的活泼清新、黑色的庄严肃穆……让学生有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在学业压力极大的高中阶段,相信色彩的感受能给他们带来情绪的镇定与舒缓。

感受过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后,教师可结合校园环境创设活动,让同学自己动手进行布置。例如:可在班级墙面加入蓝色调,舒缓紧张的情绪,在通知栏用上红色,起到强调的作用,或者在班服的选择上,选择带黄色的设计,体现出当代学生像阳光一样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总之,将色彩与生活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体验美好的情绪,释放一定的压力,并能将生活环境按照一定的色彩心理规律进行改造,塑造一种健康的人格。

二、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运用存在的不足

(一)色彩与生活美术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在美术课程教学中涉及的目标大而泛,不够细化和明确,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只是按照课本进行教学,对课本的拓展研究比较少,内容乏善可陈,只是按照教学基本要求进行教学,使学生失去兴趣。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对于色彩基础知识教学不足,没有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3]。如:湘教版“奏响色彩的旋律”教学中,偏重饱和度、明度、纯度等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没有将其与生活结合,整个课堂显得枯燥无味。

(二)色彩与生活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方式单一

本课程教学方式运用比较单一,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运用的方式只是进行课本研读,教师按照课本进行讲解或是学生自己看课本[4]。教师没有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没有将多媒体、情境教学等方式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教学效果不理想,无法有效吸引学生。如:“人间生活”教学中,可以通过中国古代人物服饰色彩和外国风俗画色彩体现不同的生活,但是教师对于色彩分析不足。

(三)教学方案设计不足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案设计不理想,当前教学工作开展中没有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很多美术课程实施都没有进行教案设计,都是进行简单的课本研读。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美术课程开展中教师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课本阅读,不重视色彩观察和学习。如:教师在《自律审美》教学中,对文化作品中意象美术中色彩表达的分析不足,没有将色彩与画作表达的情感结合。

(四)美术课程教学中对于色彩与生活运用不足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对于色彩教学偏向理论讲解,对于它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讲解不足,“纸上谈兵”成为一种常态,缺乏实际操作与运用。高中美术教师对课本研读和创新少,对画作色彩、画作特点等分析深度不透彻。没有将色彩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尤其是不同色彩之间搭配的范例列举不足,相关知识学习后无法运用在生活中。如:教师在《从传统到现代》教学中,色彩变化鲜明,但是教师只局限作品色彩的解析,并没有把它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没有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色彩之美。

三、色彩与生活在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运用的开发策略分析

(一)制订色彩与生活课程教学目标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需要明确教学的目标,结合不同的课程开展教学活动,明确教学目标后开展教学工作可以保证教学顺利实施,提高学生对于美术校本的认识。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更充实自己的专业素养,掌握更多的跨学科知识,如历史知识。例如:《原始人的创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感受原始人的生存环境、生产技术与生活观念对美术创作的影响,进而研究彩陶的色彩搭配以及特点,最后意识到原始美术的价值与伟大之处。

(二)色彩与生活在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方式丰富化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要丰富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方案。第一,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如希沃。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要了解多媒体设备的价值,采取希沃课堂小游戏、思维导图等方式开展美术教学。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采取情境教学法。高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要进行画作创作方式分析,可以让学生体验“像艺术家一样的创作过程”,让他们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一群鹅,再和名作《美杜姆群鹅图》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原作正侧面无透视、平面化处理、线条勾勒和纯色方式展现形态的方式,了解这种色彩运用方式单一,但是其达到应有的效果,这种简单的配色方式也蕴含创作人的用心[6]。通过情境教学法,感受到色彩的不同搭配形式。

(三)完善色彩与生活的课程教学方案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教学方案设计,采取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教学要求。第一,教学重点分析。高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需要结合教材和教学场景进行分析,在教学前需要进行准备,进行课件、教材、多媒体设备等准备。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设定教学目标,按照校本要求实施,在教学中需要对难点进行分析,将其细致讲解,保证学生熟悉掌握美术校本。

第二,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析。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设计要采取新颖方式,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影片讲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课程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在讲解后初步观察美术作品,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内容,对画作中包含的信息进行多层次分析。如:《辉煌的美术历程》教学中,可以从历史演变角度分析,从社会政治和文化角度探讨,之后进行作品讲解,对色彩运用进行比较和鉴赏,让学生掌握画作风格。

(四)将美术课程中色彩运用联系在生活中

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美术校本课程知识运用在生活中,从多方面开展教育活动。第一,色彩运用联系艺术品欣赏。高中美术校本教学中需要将色彩搭配运用在艺术品欣赏中,如《蒙娜丽莎》是知名作品,但是大部分教师对画作讲解重点是在眼睛的方向上,对色彩搭配的运用研读不足[7]。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进行分析,教师可以运用一段微课介绍画作,之后将注意力放在色彩教学方面,剖析画作传达的信息。

第二,色彩运用结合生活场景。教师美术校本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场景,选择多个室内生活场景搭配和室外场景进行对比分析,了解严肃、认真、诙谐、轻松等场景中色彩的运用情况和色彩搭配情况。如:教师以“我的房间”为设计主题,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格局,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展现房间主人的个性特点,体现色彩搭配的价值,将色彩运用在生活中。

第三,色彩搭配运用在服饰方面。教师美术校本教学将色彩运用在服饰搭配方面,让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衣物进行搭配,展现不同年龄、不同场合,不同性别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加强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美化我们的生活。

结束语

色彩是高中美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实际教学工作开展中需要以色彩为基础,并且要在课堂上进行色彩鉴赏,为后续美术素养提升做好准备工作。高中美术色彩教学中将色彩与生活运用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色彩,将其运用在生活創作中,并能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正面的性格。高中美术校本教学中对色彩与生活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采用完善的教学方案,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在艺术品欣赏、生活场景设计等多个方面,真正实现美术校本课程在美育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熊武.关于室内环境设计中色彩与情感的和谐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6):65-66.

[2]王瑄.小学美术教育色彩教学与运用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8):79.

[3]于晓楠.试论小学美术课色彩与线条教学技法[J].考试周刊,2019(55):178-178.

[4]项英李.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J].现代教育论坛,2020,3(4):45.

[5]杨燕.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色彩教学探析[J].科普童话,2019,(21):57-57.

[6]刘玉秀.大班生活化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J].2021(2020-2):136-136.

[7]缑巧兰.试论美术写生教学中的色彩观察与表现[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3):96-96.

本文系福清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中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立项编号:FQ2020GH070)的研究成果。

3589501908245

猜你喜欢

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