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粽香情”渗入语文课堂,把“中国节”植根学生心中

2021-01-02王朴素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6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文化内涵

王朴素

摘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民俗文化有如朵朵浪花,激荡着炎黄子孙的心灵。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拉近民俗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知与认同感,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师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传统节日文化气息,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传统节日文化的底蕴,从而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热度。

关键词:粽香情;中国结;文化内涵;文化魅力;文化底蕴;文化热度

一、契合教材,深入文本,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语文教材是以人文涵养、生活情趣、自然三方面来考虑编排的,选文内容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三个方面,兼顾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尤其是端午节,我们更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文课程资源,深入挖掘文本,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1、把握教材,深入文本,激发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语文是文化载体,承载了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对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文章,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无论是那浓浓的高邮文化风情,还是作者那亲切中带着淡淡的幽默的笔调,都将一种文化古韵之美静静地传递。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黄冈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在教学中,要以课本为例子,将民俗文化引进语文课堂,同时借助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向生活,更全面地了解民俗文化,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2、善于联系,巧妙切入,体会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分析民俗文化现象时,还需充分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的内涵,巧妙渗透民俗文化的内蕴与价值。教学完《端午的鸭蛋》,教师可让学生比较阅读沈从文的《端午日》:品语言文字魅力,感传统文化之美。课文中的三个“莫不”,活画出湘西民俗、民风的特点。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习,学生可了解湘西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感受桨手的魅力风采,理解合作、拼搏的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读后学生不由得赞叹:这就是最美得动人心魄的风俗人情,端午节使得平凡的生活有一个切入点用来做情感的慰藉或者宣泄,这些端午情结里透出的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挚爱,是文人视野下最美的文化。

教师要善于拉近民俗文化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熟知与认同感。让他们感受到文本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在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补充文本,延伸课外,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

教师在进行节日民俗风情单元教学时,除依托课本的教材,还可适当补充相关篇目,拓宽学生阅读的知识面,丰富节日文化的阅读材料。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引导学生查询和搜集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着什么来历?与其相关的著名人物有哪些?这一节日有何传统习俗?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也需要创设良好的文化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于民俗文化氛围中,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染。让学生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然后办一期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的板报或手抄报,开展一场以“端午节人物纪念说”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辩论赛,举办一次兴趣盎然的端午节民谣的演唱会或端午节诗词朗诵赛。学生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美妙与精深。

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传统节日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传统节日文化”应有的魅力。

三、开发资源,实施策略,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的底蕴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开发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粽叶飘香,书香端午”的端午绘本读物,《端午节》《端午日》的阅读拓展材料。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多以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主。如1、请以“情系端午”的主题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2、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有位同学为“纪念屈原”活动写了两副对联,请把下联补充完整。例(1)上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下联:(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2)上联:屈原投江传佳话下联:(曹娥跳河表孝心)3、针对此现状,发表看法: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某网站针对这种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求看法。

四、开展活动,点燃激情,提升传统节日文化的热度

当前,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比较淡漠,喜欢过“洋节”,语文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渗透传统的民俗文化,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民俗文化的研究平台,提供体验民俗文化的机会,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如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创意地包粽子,传达粽香情;有诗意地制作香囊,送出祝福語。或让学生在端午节寻访,反馈收集采访的情况,然后学生汇报交流:1、端午节习俗组汇报。2、端午节由来别称组汇报3、端午节传说组汇报4、端午节饮食组汇报5、端午节庆祝活动组汇报。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调查报告,以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研究方案,开展合作调查、参与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

如果在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里,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充分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不仅点燃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热情,而且丰富了生活体验,培养了综合素质,提升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热度。这样的文化传承意义是深远的。

群龙飞渡,百舸争流,万粽飘香,艾叶传情,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再次向我们走来,我们掬传统文化之泉,濯学生蒙尘之心。将中华优秀的民俗文化成果逐渐内化成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使学生的内心充盈美好的思想情感,真正成长为心智、情感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让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走进初中语文课堂,把端午节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文化内涵
高中体育教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思路
中国传统元素在新中式空间中的传承与发展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中学教材中的又一悲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