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化学教学实践研究

2020-11-13段齐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优化教学学习动机实践研究

段齐文

摘要:基于学习动机理论,通过创设挑战性任务、提供可接受内容、开展直观性教学、给予激励性评价、体验成功性学习,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和成就内驱力,从而有效地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学习动机;高中化学;优化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47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并维持学习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学习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激发学习)、指向功能(驱动学习)、强化功能(促进学习)。在高中化学的整个教学系统中,教师应着力改善各种主客观条件以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使学生主动注重教学、积极参与教学,从而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并高效达成学业成就。

一、基于学习动机,创设挑战性任务

个体在面临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认知失衡时,会体验到心理不适,产生消除认知失衡的力求成功的内驱力。通过创设挑战性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从而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1.设问导课

设问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激起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教师的设问,不苛求学生的完美回答,但学生疑虑重重,强烈期待在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追求问题的解决。

课例1.教学《盐的水解》

课堂实录:“同学们知道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盐,那么,盐一定是中性的吗?有的同学可能说是中性,否则我们吃食盐会造成‘酸或‘碱的中毒;有的同学可能说盐不可能是中性,蒸馒头用的面碱,就是一种碱性物质。究竟如何,要得到正确结论,就需要研究盐类水解。”

2.实验导课

实验是认识的窗口,也是最能够拨动学生心弦的教学手段,自然科学中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有激发学生好奇与求学的特征。

课例2.教学《金属钠的化学性质》

课堂实录:通过演示趣味实验“滴水生火”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实验过程:先在蒸发皿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和少量乙醚,然后滴入几滴水,水滴入后立即燃烧起来,现象奇妙,立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起到了“激其情,引其境,解其惑”的作用。

二、基于学习动机,提供可接受内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倡导:“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所以,教师有必要掌握、应用和提供适合即有价值、有兴趣和与学生相关的教学内容的策略。

1.提供有价值的化学教学内容

化学教学内容,既体现为化学课程在整个知识结构中的价值,还体现为在学生成长发展中的价值,甚至于在学生后续学习或今后工作中的价值。

课例3.教学《金属材料》

教学实录:展示“神七”发射的图片,要求学生找出最合适制造飞船的金属,这可以让学生理解一些金属的性质及用途,引出新材料合金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也为我国航天事业及新材料的研究培养人才。

2.提供有趣的化学教学内容

人们对刺激易于适应,但单调的刺激会引起人们的厌腻,求新好奇是人们的共同特点,学生也有这种普遍性。

课例4.教学《乙醇的催化氧化》

教学实录:将打磨的铜丝先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再将加热后的黑铜丝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现象,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基于学习动机,开展直观性教学

直观生动的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化学是理科学科,注重理性思维,直观感性的化学教学也同样极其重要。

1.应用灵活性的化学教学方法

现代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等。在化学教学中,这些教学方法要适当的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即能使学生感到教学不呆板、模式化,达到激发学生动机的目的。

2.组织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如讲授、提问、思考、角色扮演、演示说明、课堂作业、反馈评论等,既使学生被动变主动,又能使他们体验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因而感到教学生动形象,且有参与热情和强烈动机。

3.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欲、表现欲、创造欲和成功欲,在化学课堂中,化学教师要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机会,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承担学习责任,参与课堂活动,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基于学习动机,给予激励性评价

行为主义的动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可以由外来的强化而得到增强。在化学教学中,及时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反馈和对期望的行为给予奖励,对非期望行为予以惩罚,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的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并实现成就感。

1.奖励要公平性

保证每个学生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奖励,这样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其激励力量是巨大的。

2.奖励要多样性

多样的奖励会使学生不断为追求新的奖励而产生强烈动机,而单一机械的奖励会逐渐丧失激励的价值。

3.奖励要选择性

奖励最好用于完成具体的、有目的的任务,应把奖励作为促进学生达到技能标准或行为改善的动力。

五、基于学习动机,体验成功性学习

自我效能理论,即个体对自我能力的看法,对个人是否能成功的期望,自我效能高時,个体的动机有效被激发,反之动机就可能会被削弱。

1.有心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强烈的个体,会更加努力去追求成就,因而也更可能取得成就。化学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向学生说明取得成就的价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追求成功,使学生欣赏成功,渴望成功。

2.创设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

化学教师让学生解答问题、提出观点、完成课堂作业、创造性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贡献、扮演小老师、获取优异成绩等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将强化学生的动机。

3.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化学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他们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得到想要的结果,能够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向他们传递能够成功的信念和让他们有成功的经历,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李小融.教育心理学新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后雄.新理念化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341000)

猜你喜欢

优化教学学习动机实践研究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浅谈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小学语文的趣味化教学探析
优化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巧借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会计教学研究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