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0-11-13林海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林海文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灌输式”课堂教学方法,即让学生直接背诵与记忆历史知识,这样严重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使高中历史课堂枯燥无味,没有任何的吸引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始终坚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47

新课程改革推行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综合变革,这就意味着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对原有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进行重新编排组合,以适应新的教学标准和评价机制。

一、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教学内容的重复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是建立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基础之上的,所学习的内容也是对初中历史教学内容更进一步的延伸,不仅十分繁杂、知识点琐碎,而且部分教学内容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重复,出现叠加现象,这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容易导致学生产生疲劳感,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阻碍。另外,受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是将众多的历史知识机械性地“套”在考试大纲中,并且将课本知识简单地分为重点和非重点,进而督促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反复学习,不断强化记忆,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如此强迫学生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厌学心理,而且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教学过程仍然深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高中历史教学相较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较为刻板、僵化。当前,教育教学虽然在不断改革,但是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教学方法单一,而且在实际教学中,更是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将教学内容区别对待,对于考试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反复讲解,直到学生完全理解;对于非重点内容则一笔带过,甚至在课堂教学中不会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更不会引领学生对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深入探究,只是让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出现混淆,而且对所学知识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同时,记忆知识只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前面的知识点记不住,从而影响到对后面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长此以往,教师将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无法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1.选择小组合作开展史实教学,保证历史学习效果

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合适的史实资料,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查阅与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史料实证素养。选择一位学生担任组长,小组成员中每个人承担不同的探究任务,当学生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帮助其他的小组成员进一步分析,最后小组工作完成之后,组长对成员的探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统一发言。让学生在进一步的互相交流与学习中提升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团结合作意识,还能有效保证历史学习效果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教师可以将有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还拥有更多的、可做工业革命资金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家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莫尔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结合上述的材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一步探究工业革命发生的前提条件、技术条件、劳动条件、资本条件与市场条件,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工业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态度,提升历史学习效果。

2.利用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

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与传承,而不仅是一种文字记录。自古以来人们始终没有中断过对历史的研究和记录,其目的便是要从历史当中找出社会发展的规律,将这些规律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对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经验。历史教育工作中,要使学生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形成最為直观的认识,能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从历史事件当中进行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以其为基础去观看现实社会,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更加顺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调整工作与生活。例如,学习罗斯福新政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1929~1933年间出现了非常大的经济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够缓解并扭转经济危机。教师要将这个过程中其所安排的各项措施向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从历史资料当中去分析历史规律,并将其中的规律与现实社会的发展相对应,进行历史与现实的相互印证。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对2008年的经济危机展开分析,评估其对世界经济与政治造成的影响,并将其与罗斯福时代的经济危机展开对比,分析两次经济危机当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对收集到的资料展开深入剖析,对当时的政府所采取各项措施和调控后的效果进行分析。

总之,高中历史课堂高效教学方法的开设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更能在历史规律掌握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了解到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从而在深化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使历史教学的高效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志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历史课堂的构建[J].科普童话,2017(22).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惠东高级中学516300)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