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动手操作在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养成中的作用

2020-10-21凌秀梅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学习

凌秀梅

摘 要:动手操作就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表达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到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数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引领下正确领会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逻辑辩证和空间思维能力的活动。

品质养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在学习活动中呈现的、能影响学习的、有效能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学习态度等要素。其中一种品质的养成对另一种品质的养成会产生影响,并形成积极的正向迁移能力。

关键词:动手操作;数学学习;品质养成

前言: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在感官的感知开始的。”通过感官得来的知识是直接的、可靠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儿童“六大解放”之一解放儿童的双手,其中就强调:要多为儿童创造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能够亲自操作,动手实践,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一、小学数学学习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在数学学习中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逐渐过渡的重要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动作进行思维,靠直观感受获得知识的,靠语言表达内化为自己能力的。我们数学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养成,就要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而动手操作就是提高小学生课堂效率,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品质养成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学习品质养成中的作用: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如我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时,就先让学生用6根小棒代替6颗糖,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学生听到任务后,个个积极、快速地将手中小棒进行分摆。接着让学生汇报不同的分法,再比较这几个不同的分法,你比较喜欢哪种?为什么?(同样多的)接着教学像这样分得一样多的方法叫平均分。学生在感兴趣的操作后,将同样多的与不同样多的进行比较,就能在直观比较中认识了平均分的含义,就达到轻松理解平均分意义的作用,而且会印象深刻,一直记住这次经历,达到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又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时,蒙树琳老师就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天天用的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然后再用尺子量,学生量时发现数学课本的长、宽、高都不正好是整厘米数,特别是厚还没达到1厘米,怎么办?老师引出:今天就有一个数学朋友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毫米。这样的操作导入,给学生直接的感官体会,意识到毫米对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学习就是一种非常积极、投入的状态,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地理想。在这样一次次感兴趣的学习累积中,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就能一步步地养成。

(二)动手操作,唤醒经验。

赫尔巴特研究发现: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阈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因而更易唤起原有的观念,并争取到新的观念。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我们团队在集体研磨城区赛课《倍的认识》时,在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又达到回顾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的效果,就想出了师生一起拍手进入课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这样的:拍手游戏:第一次,拍得跟老师的一样(xxxx),拍完后再回想拍了几个几?第二次,拍的是老师的2次(xxx ),同样拍完后也回答拍了几个几?(在拍之前小问学生一个问题:怎样拍才能让老师清楚地听到拍得的是老师的两次,生回答:隔开来拍。)第三次,拍的是老师的3次(xx),方法同上面。通过这样有趣味性、有活动性、有价值性的形式引入新课,学生一下就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学习的最佳状态,可谓成功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而在新知探究環节,我们就让学生动手先摆,用小棒摆出2根胡萝卜(合在一起,表示1个2根),再以2根胡萝卜为一组,用6根小棒代替6个红萝卜,看能摆出几个2根。学生摆得出3个2根后,再引出本课的新知识——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3倍。从动手操作唤醒学生相关旧知到自然过度到新知认识,分解了学生对抽象的“倍”概念理解的难度,也就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品质养成。唤醒经验,从动手操作进入一种理想的策略。

(三)动手操作,发展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我们数学教学要善于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入手,最大效应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便让学生有足够的能力去接受更高知识的教育,去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去改造我们未来的世界。而动手操作就能提高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我们学校蒋素萍老师上《余数和除数关系》练习环节时,就创设了这样的层次:第一层次:用一堆小棒摆三角形,如有剩余,会是几根?先让学生猜想会有几根?(学生猜1、2、3)然后再让他们独自动手操作摆,从10根逐渐摆到14根,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找答案,学生很快找到是1根或2根。再提出问题:有可能是3根吗?学生就能回答出不会,因为如果是3根还可以再摆一个的道理。第二层次: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是几根?也是让学生先猜想,这次学生就能快速猜想到1、2、3、4的答案,再问为什么?学生就能答出会比5根少的想法。这就是操作的作用,让学生从第一层次的摆快速发展到第二层次的思考,迁移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有效发展。再如,南宁市骨干教师雷凤卿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在认识完二分之一后,接着认识四分之一。在认识四分之一时是通过让学生折同一张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纸来加深认识的。先是通过第一次的折达到初步认识的四分之一,再通过还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的要求来巩固、加深认识四分之一。在其中,有针对慢层次学生的最基本的一种折法的要求,又有对更高层次学生还有没有不同折法的更高挑战。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在有趣的折纸中得到一层层的提高,学生的活动经验在有趣折纸中得到一点点的累积,学生的自信心在有趣折纸中得到一步步的提升。重视操作活动,用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智慧、主动、能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自觉地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四)动手操作,启发创新。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创造性思维。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创设各种有助于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趣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新。如我在《在余数除法》练习拓展时,就创设了这样的活动:把17个面包进行包装,可以每袋装(   )个,能装(   )袋,还剩(   )个。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是2人小组合作,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或想象的方法将17个面包进行包装,看看可以怎样包装,可以边摆边在表格里填写方法,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法多,最后是小组代表汇报方法,全班分享。在分享中就出现了各小组2种、3 种、4种或5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活动一可以验证前面的猜想,二可以生发出更多的包装方法,思维在一步步地扩张。更有的小组甚至不用操作,通过思考也能快速得到5种的方法,可以说思维已经达到了一个创新的高度。又如雷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在最后的环节就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创一创:通过折一折、画一画或摆一摆,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形式是先独立想一想,做一做。然后再4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创造的分数是什么?在分享中,有折纸得到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的,有通过画线段图得到三分之一、五分之一,也有通过摆小棒得到六分之一、九分之一的,等等。最后,再添加了一个环节,就是给自己创造的分数加上一个生活的小故事,把自己创造的分数想活了。学生有想到分蛋糕的、分草莓的、分糖果的、分铅笔的,分组进行游戏的,等等,可以说惊喜不断。就是在这样的开放性活动中学生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终提升了全班数学学习品质整体水平。也只要在每一次的数学备课中有意识地创设能开发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环节,并留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创新,学生就会回报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獲。

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动手操作能唤醒学生旧知,动手操作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动手操作还能开启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只要用心、细致、专注地去研究、设计、溶合,再大胆地、认真地去实践,我们的学生就会自主地去获取新知识,自主地获得活动经验,自主地领悟数学思想方法,他们就能在数学的世界里达到自主、自动、自得的新层次、新高度、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田景正 刘黎明.中外教育名家思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3]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 李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0)

[4]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 张盈盈.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9(08)

[5]小学数学新课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J]. 张坤,韩钰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18)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数学学习
发展低年级学生空间观念初探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