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10-12杨艳艳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杨艳艳

【摘 要】高效课堂是指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当前教育理念要求践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这就需要教师思考如何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本文通过讨论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和作用,试图找出一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高速、稳定地发展,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推陈出新、不断进步。目前,小学阶段也非常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数学作为小学基础科目之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需要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学习,因此,构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就越加凸显。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构建核心素养下的高效课堂这一方式,提升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构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此后,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积极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将核心素养理论逐渐推广,使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逐步的完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更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也必须落实核心素养要求,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找到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实现自身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和学习经验的匮乏,难以准确找到快速、高效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自主性得不到展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来帮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的方式方法,并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引导小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自主思考,实现自我管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学习的效果要远大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效果。而且高效课堂的有效开展可以转变传统教学过分注重教授理论知识的观念,从而更加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教学设计,渗入核心素养培养

教学活动并不只是简单的授课辅导活动,教师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体现在对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的把握上。好的教学设计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水平。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不断拓展知识和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弱点完善教学设计。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但不专注,好奇心强但想象力弱的特点。教师必须针对这些特点,找到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例如,在讲解统编小学数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可以准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形状实物各1个,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认知,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实物认知两者的区别。这样就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设计,用实物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达到运用新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具有逻辑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这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但是,数学学习也可以变得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教师要勤于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用知识性充足、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增加学生学习动力。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内容,抓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小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提升其学习效率。传统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讲授,内容和形式不够创新、吸引力不足。教师必须引入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以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学生虽然对数学的一些概念缺乏认识,但对生活中一些场景却兴趣十足。例如,在讲解《生活与百分数》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应用的最常用的场景,笔者通过计算收益的方式来呈现百分数知识,设置两种储蓄利率,让学生计算两种储蓄利率的收益结果,从而让学生对百分数形成最直接的认知。

(三)多角度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能力培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其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問题。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习运算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更应该侧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来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许多问题。教师要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让其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的差异说到底是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向的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同一个问题,解决方法因人而异,这正是思维方向和思维能力不同的具体体现。教师应当正确对待这些差异,引导学生对正确又合乎教学目的的解决方法进行多方面思考,从而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笔者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找出解题方法,实现学生思考问题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

(四)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习动力

小学生总是充满好奇的,但由于年龄小、思考问题能力差等,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中,教师可用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引导小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交流,合作解决遇到的问题。这不仅解决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在学生心里形成一种合作共赢的良好意识。因此,在学习中,教师要组织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一个人的思维和能力是有限的,合作起来取长补短就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达到理想的效果。俗话讲,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动力,并将动力转化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

(五)联系实际生活,提高学习应用能力

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古人对数学知识的总结也源自于生活。教师要围绕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引导小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找出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提高学习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自行车里的数学》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将自行车实物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将自行车实物与数学教材建立联系,先找出课本中给出的知识,再试着找出课本中没有提到的数学知识。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让其主动思考课本中没有给出的知识。教师要善于找到方向,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提高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的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拥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而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成为当前教育体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通过构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途径来解决当前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2018(33).

[2]周兴平.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OL].学周刊,2019(25).

[3]吴庆礼.核心素养参照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3).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1+1”微群阅读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