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分析

2020-08-04胡发鹏

家长·下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贯穿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从咿呀学语的婴儿到年过半百的老人,无时无刻不受道德与法治的制约。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大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始终贯穿于学生的课堂之上,由此可见,要高度重视学生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学校就应该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基于此,本文将以核心素养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尝试提出培育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道德与法洽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学生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即使学生取得的分数再高,也不会被社会接受。学生如果不懂法律的重要性,做出违反法律的事,即使取得耀眼的成绩,也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境,也需要其他学科教师的培养塑造。同时,在课外时间,也需要家长共同配合。

一、营造有趣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观念还尚未成熟,相对于单一的文字教学,他们更愿意处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教师在讲述道德与法治时,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有趣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人大代表为人民”这一课程时,教师为学生安排特殊的教学课堂,教师为学生讲述了人大代表是什么,人大代表如何产生的相关理论。然后抽出课堂上的20分钟,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了人大代表的选举流程。有学生扮演工作人员做选民登记,有学生扮演人大代表并做发言,同时还有人大代表和选民见面的具体环节。这种不一样的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真切地了解了我国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流程。无论是身为“工作人员”的学生,还是身为“人大代表”的学生,还是身为“选民”的学生,都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这种有趣的教学情境,相对于枯燥的语言、文字输入,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情景设置中。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对人大代表制度有更彻底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生活中,遇到有关“人大代表”的问题,学生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种教学情境,既让学生觉得学习很轻松、愉快,也保证了教师的教学效率。相反,学生如果一直处在枯燥的学习情境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与有趣的教学情境相结合的方式,创新传统的课堂,注重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过小,他们还不能长时间、不间断地接收新知识。教师将理论讲述和有趣的情境相结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不仅如此,课堂效率也有了提高。

二、跨学科教学

跨学科教学的策略就是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专门的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相关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通过讲课内容,学生了解了我国具体的道德准则和法制法规,内心有了基本的理论基础。但是只通过教师在一节课堂上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师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素养。因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所有阶段。

有关法律知识在生活中很容易碰到。针对学生的法律,比如说《未成年保护法》。小学阶段,学生年纪处在6~12岁之间,都属于未成年人。那有关未成年相关的法律法规,任何学科的教师都应该经常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所有教师的教导下,对法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小学阶段教师的教学对象都是未成年人,所以未成年人需要学习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不能只依靠专门的“道德老师”,也需要所有教师的共同努力。

“法律保護我们成长”这一节课,告诉了学生“我们受特殊保护”,这里的特殊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也是享受国家义务教育的保护。同时,小学的学习还处于义务教育的阶段,我国保护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种权利不是嘴上说说,教师应该时刻教导学生,并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是弱势群体,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还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任何教师在遇到学生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都应该施以援手。道德与法治贯穿于人的日常生活中,学生时时刻刻都可能遇到道德问题,单纯依靠道德与法治一个科任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所有跨学科任课教师共同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才能达成目标。

三、跨课堂教学

跨课堂教学,就是不能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局限于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还应该连接课上教学与课外教学。教师上课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教师再认真地授课,学生再努力地集中注意力,学生也只能收获课堂四十分钟的知识。这与学生真正遇到的道德问题、法治问题是呈极大不对等的局面。此时此刻,就要让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

在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课时的课堂上,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联合家长的力量,共同组织的一场特殊的“保护公共设施”的课外活动。教师带领家长和学生共同去往一个公园里,通过每个学生在公园里的表现为学生打分。这种教学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设施。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的观念逐渐在脑海中扎根、发芽,最终促使学生长成一个高素养的人。

四、结语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在一言一行中教给学生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教师、家长的亲身示范教学,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培养,需要专业的“道德老师”为学生营造专门的教学情境,也需要跨学科教师的努力,同时也需要课堂、课外的结合,跨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颜华.道德与法治课涵育学生核心素养路径分析——以“生命的思考”教学为例[J].新课程,2019(8).

[2]王利军.浅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J]丝路视野,2018(6).

[3]林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

作者简介:胡发鹏(1964.10-),男,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大专,研究方向: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

(责编 张欣)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