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质培养

2020-07-09邓秀卿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科学素质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邓秀卿

【摘要】生物科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教师应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始,培养学生的探索世界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养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初中生物 科学素质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103-0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生物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科书的重新开发是个性化发展、选择、筛选和组合的过程,它是教师了解课程标准,了解学生的需求,透彻理解教科书,然后在把握课程标准与教科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处理教科书的基础,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教材的再开发具有独特的课程观,可以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应综合考虑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进一步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基于初中生物学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当前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状况

当前,一些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背离生物科学的实验精神,很少开展实验实践活动,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意识和参与热情。甚至在课堂上仍然使用灌输式教学,不能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因此无法启动与学生的积极互动,也无法改善课堂教学氛围。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以及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取得良好的生物教学效果。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科学素质培养策略

(一)激发好奇心并探索科学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人们永恒不变的特征。没有好奇心就没有学校。”教师应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以“制作酸奶”为例,酸奶是初中学生的常见乳制品,以酸奶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对酸奶制作进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充分了解酸奶制作的全过程。首先,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采用合作小组进行实验。一方面,实验室设备有限,另一方面,实验小组也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4人一组应该是合适的,器具负责人一名,器具检查负责人一名,对酸奶制作过程的熟悉程度负责人一名,对酸奶制作过程的检查负责人一名,这样就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其次,教师应根据酸奶的制作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当牛奶温度降至约36-38摄氏度时,添加酸奶并搅拌均匀。之后,立即将容器盖好并密封,发酵过程在42-45摄氏度的环境中进行。发酵时间约3-5小时。最后,让学生互相检查发酵结果,以检查是否成功,如果成功了,他们将对其他小组的结果发表评论,如果不成功,请让小组重复实验,另一组将指出问题和错误。

(二)利用知识和技能发展了解世界的能力

学习生物科学不仅可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学习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了解周围世界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锻炼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对儿童的最根本启示是对思维方式的启发。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教学设计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科学教学的设计应分为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一猜想假设一制定计划——实施探究一一展示交流——扩展创新。在第一个步骤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真提问,并为探究活动做准备。在第二个步骤中,希望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做出预测或做出假设性的阐述。在制定计划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提供关于假设的活动的总体思路,并为下一次科学验证做准备。在实施探究环节时,教师应从目标、方法、步骤、分工、注意事项、时间等方面人手,并处理“释放”与“接受”之间的关系。在第五环节,教师应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多次交流,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扩展思维和创新方法。

(四)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教师将学生科学分组后,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沟通和交流空间,增进彼此的合作情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意识,达到生物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在将集体学习应用于生物学教学活动时,教师应选择适合学生且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避免出现偏离实际生活范围和学生对接受知识的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讲授“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课程中,学生更具有积极性,因为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这些植物。教师可以及时向学生提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具体生长环境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一系列的教学问题使学生能够更積极地思考和讨论这些课堂问题,知识的认知大大提高了生物学教学的有效性。

(五)接轨生活实际,掌握科学原理

围绕着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展开的系列知识教学,最终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或者纠正在生活中常见的错误习惯。情境设计如下:分析“冰箱肠炎”的资料,“冰箱肠炎”是指在冰箱冷藏环境下,有些嗜冷菌、霉菌仍能大量繁殖,随着未加热透的食品进入结肠后会引起炎症,导致人体出现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冰箱是一种必备的家用电器,人们对冰箱使用的认识都是基于生活习惯,而学生则可以基于科学,从科学的角度去解读冰箱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原理。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与家长一起对冰箱进行一次彻底的“革命”,并养成正确使用冰箱的习惯。这既能提高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锻炼其表达能力,也能将知识落实到生活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结语

总之,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初中生物科学素质的策略。在新形势下,初中生物学教师应充分结合初中生的人格特征和学习能力差异,制定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它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物科学素质,从而显着改善和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树青,王新基于核心素质的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8(03):52-53.

[2]仇义清.浅析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1(32):6

[3]赵晨颖.浅析初中生物课堂的设问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000(004):41.

猜你喜欢

科学素质初中生物培养策略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