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文化·气节教育”核心内涵解读

2020-07-09李醒彬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

李醒彬

【摘要】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和文化传播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处事的精神风貌,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竹文化。中华民族气节、虚心、向上等品格都是竹文化的禀赋和精神象征。从人到物,由物及人,劳动人民创造了竹文化,再用竹文化育人。因此,我们提倡“竹文化·气节教育”。

【关键词】竹文化 气节教育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4-003-01

一、“竹文化”内涵

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和文化传播中,把竹子形态特征总结成了一种做人处事的精神风貌,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竹文化。中华民族气节、虚心、向上等品格都是竹文化的禀赋和精神象征。竹子生机盎然,蓬勃向上,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风貌和品格,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也是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学校周边环境、生态设计小镇等都以竹为特色,学校也种植了大明竹、龟甲竹、风尾竹、孝顺竹、黄纹竹、美竹等几十种竹子,因此,我们选择竹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

从人到物,由物及人,劳动人民创造了竹文化,再用竹文化育人。竹,有着不一般的中国传统文化象征,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终身学习的意识和顽强的生命;竹子空心象征中通外直、虚怀若谷的品格;其枝弯而不折,是柔中带刚的做人原则;生而有节、竹节必露则是高风亮节的代表。竹的正直清高、挺秀超脱、清秀俊逸也是文人墨客的人格追求。因此,我们提倡“竹文化·气节教育”。

二、“气节教育”内涵

学校的“气节教育”源自“竹文化”的精神。竹子,清雅、隽秀、高风亮节,人们赏竹、赞竹,不仅在于竹的清幽雅致,更在于“比德”的意义。白居易在《养竹记》中就将竹子的“根深”“中通”“虚心”“气节”等特性,比拟君子的高尚品格。寓于教育中,气节教育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

民族气节、政治操守和道德情操是气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竹文化·气节教育”的具体体现

1.校训: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咏竹》中的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徐庭筠,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这两句诗把竹子的精神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挺拔向上的竹子经风雨而不凋,历四季而常青。集坚贞、刚毅、挺拔、清幽于一身。“未出土时先有节”这句,是从竹笋还未出土时所具备的特征说起,不仅把竹子的原生状态直白地描绘出来,而且“有节”一词一语双关,隐含竹子的品格是有“节操”的;“及凌云处尚虚心”这句,从外观上赞美竹子挺拔洒脱、清秀俊逸的身姿和风貌。“虚心”一词绝妙!不仅把竹子是“中通”的特性描写出来,而且引申至“谦虚、诚心”的精神层面。因此是我校的校训及师生自身品格修养的标杆。

用于学校教育可以理解为: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兴趣为前提。培养孩子虚心的学习态度和向上的人生态度,育人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精神和气节。

2.校风:正直坚韧团结奋进——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这两句出自傅庞如的《咏竹》,把竹子的精神和品质写得淋漓尽致。当一场春雨过后,竹笋就不畏残冬的余寒,破土而出,挺拔向上,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积极向上和勃勃生机的写照。无论是山溪小河,还是石崖峭壁,竹子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层峦迭嶂的窘境中默默生长,顽强生存。尽管一年四季守着无尽的寂寞与凄凉,长年累月经受着风霜雪雨的吹残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无悔无怨、刚正不屈、虚心成长。竹子刚劲、挺拔洒脱,生机勃发,积极向上。

希望全校的师生形成:正直的性格特点;坚韧的做事方式;团结的团队意识;奋进的人生态度。

3.学风:蓄势待发虚心向上——叶落根偏固,心虚节更高

蓄势待发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过程,学习过程中要耐得住寂寞,人生也要耐得住寂寞;同时师生要有虚心的学习态度和向上的人生态度。

4.教风:担当有节奉献常青——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新长出的竹枝比旧竹枝高的原因是它们有旧竹枝的全力扶持。每一年都会长出新的竹枝,每一年都更高更绿。预示着学校人才也会像竹枝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担当是指敢作敢当的做事态度;有节是指有理有节的做事风格,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每一件事知道怎么做。

奉献是指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常青是指有青春永驻、顽强的生命、终身学习的意识。

5.办学目标:竹品随行师生共进

竹子的精神风貌和意志品质能跟随和影响师生的一生,达到师生、学校和家庭共同进步的目的。

6.办学理念: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推动生命

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简单的讲就是一个人影响另一个人,一个生命体影响另一个生命体,一个生命团体影响另一个生命团体。旨在通过个体的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体,强化社会群体、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既体现出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又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最好诠释。

7.育人目标:培养事事有节人人向上的新时代学生

我们的育人目标是:希望孩子成为做事有理有节,做人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学生。

8.校徽

青山绵延,自然竹韵。校徽的设计结合了良口镇天蓝地绿的自然风光与竹文化的独特气质。“良口”二字运用我国古老的文字篆体,体现出圆润流畅、秀美典雅、刚柔并济的文化神韵和内涵,更代表学校重视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及魄力。

以篆体的书法将“良口”二字转化为图案元素。生命拔节、节节高升的竹韵神态中,蕴含着“二”和“小”的字形,彰显二小的文化识别性。

校徽图案如教师双手对种子的呵护,如拔节而出的成长,象征孩子的健康成长,契合爱种子教学改革的文化引领。

一片绿意,常青常新,氤氲一片無限美好的教育胜景。

【参考文献】

[1]郭安海,郭英著校园文化建设[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2]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一校多区格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让魅力校园文化点亮心灯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