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

2020-06-08温清香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温清香

摘 要:人们常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句话直接强调了问题的重要性,且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要切实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使其能够自主应用、整合数学知识,全面内化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勤思考、多提问,且要主动探寻解决各类问题的有效方法,由此实现有意义学习。本文将从组织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解决问题;组织课堂提问,让学生借助追问解决问题;组织可视工具,让学生通过作图解决问题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

客观来讲,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都并未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小学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按时按量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即可,所以在数学课上花了很大力气去讲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与外延,旨在及时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数量,但是却由此衍生出了“灌输式”教学活动,无形中限制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其次,评价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便是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成绩,所以如何让学生在纸笔考试中有理想的应试表现则备受关注,所以教师、学生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数学理论教学层面,并未及时通过数学建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善于积累教学教训,切实解放学生,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组织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动手解决问题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小学生在数学课上很可能因为数学知识过于抽象而产生认知盲区,难以切实优化自身的数学思维状态,对数学概念存在一知半解的问题。可想而知,在这种状态下,小学生是很难参与问题解决活动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则可通过数学实验来展现具体的数理,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数学问题。

就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笔者就利用小木棒组织了数学实验。首先,笔者按照从1到5的顺序展现小木棒的数量。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1、2、3、4、5这五个数字,随着学生的数学表达,笔者也会在黑板上写下这五个数字。同时,笔者也会通过增加小木棒的动作演示活动让学生学习1-5之内的加法知识,由此介绍了“+”符号的含义,由此引导学生分析了加法算理,使其快速记忆了1-5加法算法。其次,笔者就按照从5到1的顺序逐渐减少小木棒的数量,让学生再次重复1-5的认识这一基础知识,同时会根据木棒减少过程介绍减法的概念、算理与算法。由此,本班学生则可全面掌握“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重要知识,且能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认识,且他们也主动模仿了笔者的实验操作行为,利用一些可视化图形或者是生活实物解答了在1-5范围内的识读数字、加减法问题。

二、组织课堂提问,让学生借助追问解决问题

在过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活动十分低效,因为教师习惯统一讲解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在数学课上问答活动较少,也难以产生积极思考,无法使其积累问题解决经验。对于这一点,小学数学教师则可组织丰富的课堂提问教学活动,通过教师提问激发出小学生的思考意识,也要通过学生提问、追问活动使其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由此优化小学生的问题解决经验。

就如在“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学中,笔者首先就在课堂上提问:“你能找出哪张钱是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与五角吗?”这个问题会促使学生全面观察人民币,而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见到人民币,且能认读人民币上的数字,所以可以快速找出与具体数字相对应的人民币实物,而且也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人民币实物。接着,笔者就继续提问:“你知道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吗?这两个金额单位哪个更大一点?”这个数学问题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使其客观分析人民币单位转换问题。由此,笔者便可顺利引导学生分析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公式,可以很好地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也可无形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组织可视工具,让学生通过作图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领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解题方法,它是将数字、图形结合起来,通过可视工具展现具体事物中的空间形式、数量关系,更易于促使学生自主建构关系等式,使其能够准确确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可视化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作图,使其直观再现数形关系,由此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切实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就如在“长度单位”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通过介绍测量物体长度的相关工具、分析长度单位的换算规律等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分析了本课知识,而为了训练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笔者就主動为学生演示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技巧,通过绘制不同长度的线段来代替具体的实物长度,且会按照一定比例缩放,在线段上标注具体长度数据与长度单位,由此优化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接着,笔者就设计了一些需要转换长度单位、比较物体长短的应用题,希望学生能够主动利用可视化工具来展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其及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果不其然,大多数小学生都可通过可视化工具正确解题,积累有效解题经验。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则是改善学生数学学科意识、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直接表现,可让学生积累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有效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客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特点,把握学情需求,及时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逐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使学生取得学习进步,由此优化数学教育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正清.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32-133.

[2]徐金春,王清.画图:突破解决问题重难点——小学低年级数学“图式化”教学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1):41-45.

猜你喜欢

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借力“三度开放”探究设计,点燃课堂思维之花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对策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