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本剧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灵动起来

2020-05-07张玉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4期
关键词:灵动课本剧品德与社会

张玉

[摘要]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课本剧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还能拓展课堂教学形式,为学习活动创造重要契机。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从课本剧内容设置、形式选择等方面着手,促使全员参与其中,为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本剧;灵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2-0076-01

课本剧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属,其他学科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引入。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而言,课本剧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或案例改编为戏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实际和教学需要着手,进行多元化、针对性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开展表演活动。

一、课本剧启动学生认知引擎

导人是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导入环节设计得好,学生注意力被吸引,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激活,教学活动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进行导人时,可以借助课本剧展开。

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公共汽车上》这一节内容,教师课前布置任务,并让学生寻找合作伙伴,演绎一个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本剧。教师布置的表演任务新颖有趣,学生非常乐意完成。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进行表演。表演的学生表现得非常积极,而没有表演的学生观看得也非常认真。通过这样的课本剧表演活动,学生初步具备了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反思身边存在的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教学目标自然达成。

小学生对大量的语言文字会产生排斥心理。针对教学实际,教师不妨将语言文字转化为课本剧,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的表演,学生观看兴致自然高涨,课堂学习氛围自然也更加浓郁。

二、课本剧强化学生法制意识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专门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学科。学生对学科内容理解得透彻、全面,法制意识自然增强。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表演,强化自身法制意识和法制思维,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学会如何面对,如何处理。

教学《我是共和国的公民》时,为了让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法律意识,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了一个《零岁的原告》剧本表演活动。在进行设计时,学生将剧本内容演绎出来,然后抛出思考、辩论题目:零岁的孩子到底能不能成为原告?他具不具备公民应该具有的权利?学生不仅需要观看这个课本剧,还需要在观看中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智慧。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巧妙借助课本剧的形式,激活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学习活动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

法制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进行循序渐进的指导,不断进行熏陶、感染。利用课本剧进行表演就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搜集材料,然后进行角色分配、演绎。要想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在选择案例时,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着手,矫正学生思维认知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法制意识。

三、课本剧塑造学生道德素养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属于精神性的心灵交流活动,这与课本剧演绎有相通之处,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情感、意志等因素都得到快速提升,尤其是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塑造。

教学《伸出我的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素材自主搜集:请大家到生活中搜集相关素材,看看哪些人需要帮助,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呢?教学伊始,教师让学生进行讲述。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进行课本剧演绎的引导,让学生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以及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演绎。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演绎活动如火如荼地展開。因为是好几个小组进行竞赛性的演绎,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学生自身存在的短板得到矫正,表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在表演中,学生切实感受到帮助别人带来的乐趣,道德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尚不成熟,教师不能完全放任,需要进行及时的跟踪指导。教师要让学生在演绎中思维、能力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塑造学习意志,快速生成道德素养。

课本剧既要沿袭其精髓部分,又要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给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教师要借助课本剧启动学生认知思维,进行知识探索和整合。学生在演绎过程中,法制意识和道德素养也会得到快速提升。这样的设计既凸显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又能够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鲜活。

(责编:韦淑红)

猜你喜欢

灵动课本剧品德与社会
PEP《英语》六(下)课本剧Freer and happier
中职语文课堂课本剧运用现状的调查
在阅读中点燃激情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语文课本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