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合作学习策略创新小学数学教学

2019-12-17徐春荣

考试周刊 2019年87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合作学习策略进行探讨,主要针对合作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合作学习选择时机以及合作学习的调控三方面进行分析,期望对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后所强调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主要包含了同伴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全员合作学习这三种形式。许多小学数学教师意识到了合作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操作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本文将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所得,对如何在课堂中施行合作学习模式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小学数学教师能够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最为适合的课堂合作学习教学的策略。

一、 在合作课堂中设计有合作价值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为了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就会在部分内容教学结束后,向学生进行提问。因此,为了能够让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前设置一些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从而促使同学们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同伴互助、小组合作、全员合作等形式,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中,需要学生掌握如何求得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先把学生进行分组,随后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的课堂合作学习活动。当然,在学生进行推导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的就是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向学生提出有关“圆柱体积”的问题,对学生的思路进行一步步引导,从而使得学生在小组成员与教师的帮助下,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式推导出来。我在“圆柱体积推导”这部分的课堂教学中,就是将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体会到合作学习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我先向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还记得圆的面积我们是怎么推导的吗?现在我们将要学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请问你们知道该怎么进行推导得出呢?随后,我就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先让他们在同学的帮助下回忆起推導圆面积的过程。之后,我就拿出了一个事先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卷成的圆柱体让学生进行观察,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有合作意义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样可以把圆柱体进行分割然后求得体积吗?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吧!之后,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之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将圆柱体的体积公式:V=π·r2·h=S·h推导了出来。同样的,“圆锥体的体积”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推导。但是,在设置有合作意义的问题时,数学教师还应关注到提出问题的探究性、目的性与层次性。不可以只关注到问题的合作意义,而忽略了提出问题的最初的目的。

通过教师提出有合作意义的问题,并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开阔了小学生的数学思路,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合作研究的意义。

二、 在数学课堂中选择合作学习的契机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数学教师就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合作必要性和合作可能性,从而选择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契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情况对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分析,如:这部分内容个人单独是否可以完成?哪些内容需要进行合作?如果需要合作,那么该如何展开?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学生无法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或者是许多同学之间有不同的意见想法,思维偏离方向时,就是教师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契机。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章节中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内容,我就发现了班级中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有着很大的分歧,并且分为了两大类:一类同学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梯形的面积求法相同:S=(a+c)·h·12(a为梯形上底长度、b为梯形下底长度);另一类同学则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向长方形那样直接底边长度乘高得出。为了解决同学们的分歧矛盾,我就选择了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将有分歧的同学们进行分组,分为两个大组,再让学生就近选择观点相同的同学进行研究与讨论。首先我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出一个底边为4 cm,高为3 cm的平行四边形;之后,我就让学生按照他们内心的想法对两个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很明显,无论是按照长方形一样的方法算,还是梯形面积的方法算,答案都是相同的。之后,为了能够让思维有偏差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让同学们在纸上画出一个长为4 cm,宽为3 cm的长方形和一个与上述数据相同的梯形。显然的,画长方形的小组同学们能够迅速将图形画出来,而画梯形的同学们却怎么也画不出梯形的形状。

在数学课堂中,我发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明显的分歧,所以在课堂中开展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对数学知识进行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选择开展合作学习的契机,而不是在所有教学过程中都使用合作学习模式,导致合作学习模式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

三、 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合作学习调控

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与其他学科不同,要想在数学课堂中使得合作学习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数学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指导与调控。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行调控,更要对课堂教学进程以及教学问题进行调控,从而减少各方面影响合作学习课堂有序开展的因素。同时,数学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指导的作用。

例如,在“统计与概率”的章节内容中,就要求学生先进行收集、整理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活动后,再对调查内容进行结论总结。由此,我在对这部分知识内容展开课堂教学时,结合了合作学习的模式,期望学生能够明确分工,通过搭配合作完成这部分的知识学习。我将学生分成五人小组,向每个小组都分发了一个需要研究的内容与材料,让学生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自主分工,通过相互搭配与相互补充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之后,我再对每个小组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做好指导和调控的工作。因为,往往在学生进行自主分工时,就会有学生由于不满自己的任务而情绪沮丧。这时,数学教师就需要对产生情绪的同学进行调整,防止不必要的课堂事故发生。同样的,数学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研究讨论的进程进行调控,由于一节数学课堂的时间十分有限,教师需要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时间进行控制。尤其是在学生进行小组模式或同伴模式的讨论时,教师需要严格把控时间,避免出现由于讨论时间过长而导致教学任务没有完成的情况。当然,课堂中存在着许多可变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课程安排进行适时的调整,以促进数学合作学习课堂能够有序进行。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合作学习的调控,避免许多影响课堂进程的情况发生。并且,教师的有效调控对学生培养合作学习能力,提高数学综合素养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通过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笔者相信,通过数学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建立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下,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技能。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奋力向前,为学生美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作者简介:

徐春荣,江苏省宿迁市,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洋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