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9-11-04张晓薇

读写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张晓薇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小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够成熟,所以如果单纯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文章主要探讨了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1-0117-02

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对互动教学模式的运用,应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特点,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加强师生互动、生生活動,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一、互动教学模式概述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课堂活动过程。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应以情感沟通为桥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为主体,教师负责点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优化课堂的各个环节,强调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往单纯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要求,不利于学生对小学数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全面提升。所以为此教师应重视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供创新契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人格特性、情感意志。教育的目的不是抑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契机,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设特定情境,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对话式、表演式以及讨论式等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现独特的思维个性,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创新。

(二)提高教学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充满认知兴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活跃、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认识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可以将讨论、录像、文艺活动、调查等手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手段,使得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三)拓展教学空间

传统课堂教学局限于教室中,教学模式是即时性、封闭性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课下互动教学、校外互动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得学习效果得到深化。

(四)更新教育理念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互、交流,数学课教学就会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子,既站不起来,又深入不下去。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留给学生足够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积极性,讲究教师要服从学生,教案要服从课堂,进度要服从效果。

(二)过程性原则

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能达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概念、公理、公式、定理、法则),解题思路(方法、规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

(三)交流性原则

模式中创设学生探索交流提问这一环节,是提供学生小范围内交流互动,完全摆脱教师说教和书本的束缚,给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的广阔空间,在变式探讨、体验归纳这一环节中,先是各自尝试活动,再是教师点拨。接着师生交流,通过这一环节的交流,不仅优化解题过程,而且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能力。

(四)创造性原则

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教师教学设计要有创新意识、要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方面做学生的表率,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探索、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反馈性原则

这是任何教学模式不可缺少的原则,但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操作中,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情况,做到及时反馈、及时纠正,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

四、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教师还应一开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上,对问题进行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了解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并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是长方体?哪些物品是正方体?自己准备长方体纸盒。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预习的效果,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并提出问题“摸一摸,看一看,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有的学生提出:“长方体有几个棱?正方体有几个棱?”;还有的学生提出:“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总结,从而获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学生自主交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自主交流探索是互动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交流探索,动手、动脑、动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在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学生各抒己见、互帮互助。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够看到学生思维过程,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则某饮料的广告宣传,广告宣传中说一瓶果汁中,果肉含量为40%,教师就让学生思考40%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告诉学生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学生选择一个代表反馈结果,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情况以及反馈结果,通过列举更多的实际案例,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意义,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效果。

(三)教师适当答疑点拨,加强知识强化阶段

教师答疑点拨是指通过现场答疑,展现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思路,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应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拓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学习“统计”这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开放性话题,包括统计班级同学每周阅读的时间、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统计班级同学的课外活动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选择想要统计的项目。整个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总结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发现学生们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对图形进行比较和判断时,只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忽略了图表中所反映出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图表,对相关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判断,从学生的反馈结果上来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为此教师针对这一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讲解,并进行了拓展练习,提高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还要加强对信息的预测能力,使得学生在制作统计图时,能够客观、具体的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能够准确找到关键信息,不会被模糊的数据信息误导。

(四)注重习题变式训练,实现自我体验归纳

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后,还应通过强化练习、变式训练,使得学生能够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认知活动,加强自我认知,进行自我归纳总结,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练习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还应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获得数学练习,例如在学习“测量”这一课时,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测量项目,测量同桌的身高、测量教师的长和宽等等,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并及时的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自我总结思考来解决,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可以与同学进行共同讨论,还可以向教师进行请教。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例如在学习“分数”相关知识,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值不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给予表扬,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的精神。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互动教学模式作为一项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據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加强师生互动、生生活动,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卫华.师生互动,探究合作——论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49).

[2]卞正军.“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13).

[3]满海芳.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30).

[4]马会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8(26).

[5]井少梅.学导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探析[J].中华少年,2018(10).

猜你喜欢

互动教学模式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基于主辅式互动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优化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互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课在大班教学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