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2019-09-03曲永萍陆以霞王晨李华孙媛媛初蕾范文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6期
关键词:感染控制消化内镜护理质量

曲永萍 陆以霞 王晨 李华 孙媛媛 初蕾 范文

[摘要] 目的 研究与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消化内镜管理的要求来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前后消化内镜中心各项感染指标等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胃、肠镜消毒液合格率,胃、肠镜水槽合格率,胃、肠镜内腔合格率以及手卫生合格率等指标均显著提升,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 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质量管理;消化内镜;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6(a)-0066-02

消化内镜是一种新型的微创诊断技术,已经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于门诊、住院患者以及健康体检等人群中,在临床上,消化内镜的种类较为繁多,例如小肠镜、结肠镜以及上消化道内镜等,消化内镜被广泛应用于诊断早期肿瘤等疾病。消化内镜的感染率不仅对患者的诊治与后期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且还会对医院的形象有着极大的影响。传统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往往较为单一,无法有效地控制消化内镜感染率,甚至还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很多医院开始采取尝试采取新型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期有效地控制消化内镜的感染率。该文研究与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预防医院感染方法

①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将内镜清洗消毒间划分为清洁、污染区域。参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规定,清洗消毒间需要配备清洗槽、全管道灌流器、各种内镜专用刷、压力水枪、压力气枪、测漏仪器等。②使用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内镜进行浸泡消毒,对于需要灭菌的内镜清洗干燥后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环氧乙烷灭菌。杜绝一次性使用的物品重复使用,例如注射针、活检钳、圈套器以及口垫[1]。③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来执行内镜洗消流程,采取五步操作法,即预处理、测漏、清洗、漂洗、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处理。④采用标准职业防护原则和WS/T311的要求做好内镜洗消人员的个人防护,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橡胶手套以及防护面罩等。⑤医院感染科每季度对消毒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监测采用轮换抽检的方式,每次按25%的比例抽检,每次监测数量不低于5条。监测方法应遵循GB15982的规定标准执行。

1.2  质量控制小组组成

由医院或者科室牵头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行政层级由护理部、总护士长、内镜中心护士长、内镜护士以及洗消员等组成,小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护理。

1.3  护理小组部门职责

1.3.1 护理部职责  护理组首先需要制定消化内镜感染控制的护理计划、措施以及相关标准等,对内镜中心的单元护理质量进行每月1次监测,最后将监测的结果上传反馈至医院相关部门,并且将建议反馈给内镜中心,督促其进行质量改进,保证内镜管理质量[2]。

1.3.2 总护士长职责  严格落实护理部的监管要求与制度,将检查结果及时上报至护理部,并且将护理部反馈的改进措施下达至护理人员处,起到桥梁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助与指导,制定与落实改进措施。

1.3.3 内镜中心护士长职责  负责科内质控人员的培训与学习,同时对培训与学习的结果进行考核,每月1次进行日常监督以及质控管理,护士长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实施,在每月1次的会议上将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至个人身上,做好责任落实制度,同时负责整改与落实,对科内质控标准与消毒隔离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

1.3.4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  对内镜中心的消毒质量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协助相关部门以及管理者找出存在的问题,对效果进行评价,每季度进行生物学监测采样。

1.3.5 内镜中心质控小组职责  小组管理核心人员为内镜护士长,对质控标准以及实施办法进行严格把控,每月1次落实质控标准,与质控层级协作完成生物学监测采样。

1.3.6 质控员职责  要求质控员持证上岗,并且定期进行培训与学习,对《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与要求进行定期学习,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熟悉消毒隔离制度以及洗消操作流程等[3]。

1.4  统计方法

由该院管理人员将护理管理制度实施前后的胃、肠镜消毒液合格率,胃、肠镜水槽合格率,胃、肠镜内腔合格率以及手卫生合格率等数据记录于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统计学分析采取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内镜合格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胃、肠镜内腔合格率指标均显著提升,实施前后该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内镜水槽及消毒液合格率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胃、肠镜消毒液合格率,胃、肠镜水槽合格率,以及手卫生合格率等指标均显著提升,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手卫生合格率

在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前的手卫生合格率为75.0%(18/24),而護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的手卫生合格率为95.8%(69/72),故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手卫生合格率等指标均显著提升,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5 4,P=0.002 4)。

3  讨论

消化内镜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且材质较为特殊,同时具有精密度等特点,这些特征均要求了内镜的很多部件均不耐高温,且易被腐蚀,这些因素均大大增加了清洗消毒的难度。多数医院由于其价格昂贵无法保证一人一镜,这就难以保证其消毒时间,极易引起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4]。因此对内镜的内腔、水槽以及消毒液进行严格管理,对管理人员进行标准化、专科化以及规范化的层级培训,如此便可以制定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并且由专业管理人员监督,提升合格率,提升医院内镜管理质量[5]。

该文研究与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后,胃、肠镜消毒液合格率,胃、肠镜水槽合格率,胃、肠镜内腔合格率以及手卫生合格率等指标均显著提升,实施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项研究结果同彭虹等人[6]的研究结果相似,在其研究结果中,护理管理实施后的胃、肠镜内腔合格率分别为100.0%以及98.6%,胃、肠镜水槽合格率分别胃100.0%,97.9%,胃、肠镜消毒液合格率均为100.0%,手卫生合格率为95.8%。但是在其研究中,对于引起消化内镜感染的危险因素的叙述较为详尽,值得该研究进行学习与借鉴。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  亢媛,黄福秀,亢君.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187-2189.

[2]  陈素欣,刘小丽,甘婉儿.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PDCA循环模式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4):572-573.

[3]  王燕利,侯水莲,蔡赫,等.强化院内感染护理管理对消化道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5):67-70.

[4]  薛霁晖,迮露,姜素峰,等.系统规范化护理在消化内镜下治療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0):2957-2958.

[5]  王秋桂.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6(b6):1927-1928.

[6]  彭虹,张丽华,靳光明,等.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869-1870.

(收稿日期:2019-03-07)

猜你喜欢

感染控制消化内镜护理质量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手术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
预见性护理在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