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及问题分析

2018-08-18杨松郭登峰薛冰钟璟王文奎王宇

文教资料 2018年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杨松 郭登峰 薛冰 钟璟 王文奎 王宇

摘 要: 依托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地和国际化协同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过常州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办学实践,探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协同创新 大数据 人才培养

在当前高校主流评价以科研为主、人才培养效果短时期内难以显现的情况下,形成了高校及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科研,对人才培养投入不够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校学生学用不适的问题[1]。一方面社会急需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研究生,另一方面学校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过溢”同社会所需人才培养脱节,导致人才资源的供给不平衡必须对研究生教育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协同创新中心作为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的联合体,肩负着科技创新的任务,人才培养也是主要任务之一,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常规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入口和企业接纳吸收为出口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的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研究生教育供给紧张的问题,其模式的成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推广和复制[2]。

国家在2016年进行的第四轮学科评估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问题。“人才培养质量”是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度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模式。中心培养的学生和企业需求联系相对紧密,更加符合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需求。此次评估首次加入了对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更加全面考察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质量[3]。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评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情况。目前学位点在国家第四轮评估中化工的综合评价等级为B-,江苏省内评估的等级为良好。

对目前中心毕业的化工专业研究生(2014年—2017年毕业)进行调查问卷,由于毕业生毕业时短,样本数量较少、代表性不足,分析结论可能有些偏颇。随着学校“十三五”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化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和分类培养机制将继续完善。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采集得出的结论如下:

2014年毕业生,即中心培养的第一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全体毕业生就业率相比并不占优势,尤其专业学位还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第一届毕业的专业学位学生较少总计19人,其中中心仅9人,样本数不足,不具有代表性。且中心成立初期,培养的政策在处于修订和试运行阶段。

2015年毕业生,中心就业率和全体毕业生就业率相比明显出现增长优势,尤其是中心培养的专业学位学生就业率突破到93.3%,和非中心专业学位毕业生相比优势明显,主要是中心提供的实习实践机会比较完善,其就业意识、观念比较成熟,和一年后的离职率低的情况相吻合。非中心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主要源于导师推荐和个人寻找专业实践机会。

2016年畢业生,中心就业率与总就业率、中心专硕就业率与专硕总就业率基本持平,分析主要原因主要是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增速进入一个平缓时期,就业不景气,近几年积累下来,2016年的就业率出现了滑坡。其就业率和全校其他专业就业率一样同往年相比出现下滑。同时江苏省产业经济改革,化工行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造成2016年数据出现不规律性下滑的主要原因。2017年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了小幅的回升,总的就业率同中心培养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差距并不大,在15%左右,国家对产业重新布局后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逐步回暖,但完全消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心成立时间仅有5年,毕业生仅有4届,样本数偏少,且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影响较大,数据没有体现明显的规律性,需要依托中心进一步完善今后毕业生数据的收集。

2014年中心运行培养学生的第一年,中心培养的毕业生一年之后的跳槽率比非中心培养的毕业生要低,专业学位和学术相同;

2015、2016年毕业生,呈现同样的趋势,中心的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强,而且中心毕业的专业学位毕业生离职率仅为学术型毕业生的1/2;

专业学位学生培养过程中,中心可以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实践的机会,实训基地更完善,而非中心的专业学位学生培养更多地依赖于指导老师提供的机会,在系统性和制度性上得不到保证,所以非中心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就业稳定性相对较差;

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就业观更成熟,得益于其研究生期间的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实践。

根据统计可以看到2011-2014级已经毕业专业学位学生的毕业论文其工程实践相关性比例,中心远高于非中心,中心维持在70%左右,而非中心仅为25%,2011级毕业生专硕中心人数为7人,人数较少相关性比例超过85%。说明中心依托协同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上达成了高度一致,即绝大部分的学生是以科研项目制的形式开展毕业论文。非中心专业学位学生承担企业课题的机会偏少,更多的是从事老师自己所安排的基础科学研究,偏离了社会所需的实际应用。

根据2015、2016级数据看,基本上延续了前四届的情况,中心协同单位可以提供更贴近工程实践的课题。

总体而言中心培养的研究生更加符合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更能贴近企业的需求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体现在中心就业率高,离职率低。就业观成熟,对于未来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相对清晰。在用人企业的反馈上也可以看出,中心培养的研究生更好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中。

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如下:

1.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深度不足

在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双方追求的目标和价值不尽相同,科研院所或企业侧重于经济效益,高校更侧重人才培养,两者如达不到有机衔接就会产生矛盾,造成企业参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内在动力不足。此外,企业追求“短平快”科研项目,造成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主要停留在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面,不愿花更多时间开展深入探索研究,使得研究生创新的深度和力度不够。因此,联合双方必须以高水平项目为索引,形成紧密的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合作切入点和利益汇合点,协同打造联合培养利益共同体,实现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的利益均衡,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质量[4]。

2.企业导师评聘和考核评价机制待完善

目前高校企业导师评聘标准较高,既要对学位有要求,又要具有丰富的科研、生产、管理经验和较突出的工作业绩。许多产学研合作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中的科研和技术骨干没有副高职称或博士学历,事实上企业中符合条件的导师都承担着比较繁重的科研或生产任务,影响了其在指导研究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企业导师考核上,高校往往参照校内导师标准,没有相应的评价和奖励机制,造成企业人员申请企业导师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欲望不强。高校要转变观念,实施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分类考核,不以学术成就作为唯一评价标准,将人才培养、行业服务和区域贡献等因素作为企业导师的重要评价标准,鼓励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高校承认其在联合培养中的理论教学与专业指导工作量。

3.知识产权成果归属争议时有发生

联合培养研究生发表的学术成果或专利,按规定原则上应归属高校。但是联合培养单位和高校对于联合培养研究生在科研创新中形成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归属有时会产生争议和分歧。高校和企业在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合作经历、科研声誉、导师能力、合作意愿、信息沟通等因素,明确约定成果归属,协议生效后双方要严格执行,相互信任并及时沟通交流。研究生与培养单位也要签订诚信承诺书,对相关数据负有保密义务[5]。

参考文献:

[1]李金龙,张淑林,裴旭.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30-34.

[2]沈健.持续提升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水平[J].江苏高教,2016(1):5-7.

[3]孙跃东,王张琦,罗尧成.产学研协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体系——上海理工大学“一校八院所”的改革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29-33.

[4]胡翔勇,方子帆,张世梅,吕俊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创新研究与实践——以三峡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44-48.

[5]杨霄玉,于兴华.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6(10):35-36.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