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语言评价素养的培养

2018-08-18贺满足

文教资料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堂评价

贺满足

摘 要: 本文以培养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为目标,从理念、内容及方法三个层面探讨“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上,体现该课程的工具性,将形成性评价纳入整个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设置改变以往教学中重测试轻评价、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形,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英语教师职前、在职评价培训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评价素养 英语测试与评价 课堂评价

一、引言

评价素养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都将评价素养纳入其中。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利用评价根据,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评价范式转变显得更迫切,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国内教师评价素养比较欠缺,教师在评价意识、知识、技能等方面急需提高。针对这一情况,研究者提出对策,如改革人才培养计划,使评价课程纳入课程设置、开展在职教师培训等(廖善平,2016)。不过,受培训时间及内容所限,教师学到的大多是传统的测试知识,在职培训效果往往不理想;在职教师难以接受新的评价范式所带来的挑战,形成性评价难以实施。鉴于此,职前教师的评价素养培养显得更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据,探讨如何培养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语言评价素养的内涵

当前教育界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是语言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评价素养以实现有效教学。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语言评价素养的内涵进行了探讨。Malone(2013)从传统的心理测量视角出发,指出语言评价素养是语言教师对测试理论的掌握及将理论运用于课堂实践的能力。Scarino(2013)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强调语言教师评价素养不仅包括教师对语言评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包括教师对基于情境的评估角色与评估实践的理解与反思。随着教育评价理念的转变,教育评估从“测试文化”转向“评估文化”(评估包括测试),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关语言教师评价素养的研究逐渐强调教师对课堂评估的理解与掌握。如Taylor(2009)指出,语言教师不仅需要懂得如何选择、实施、解读及分享大规模考试的成绩,还需要懂得如何设计、评分、解释及改进课堂评估。

由于语言评价素养的内涵尚无定论,关于评价培训的目标及重点存在不同的意见。一方面,测试专家认为传统的测试知识是评价素养的主要内容,当前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使用的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Jin(2010)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使用的教材大多涵盖了测试开发的各个阶段,考试的技术属性(信度、效度)等。另一方面,广大一线教师对评价素养持有不同看法。大多数参与培训的教师认为测试开发与日常课堂教学评价的需求不相符(Kleinsasser,2005),希望评价课程能提供与评价实践相关的评价知识,以及如何形成性地使用终结性评价结果等相关知识。

结合当前评价研究的新成果,语言评价素养涵盖两个方面:传统测试理论及知识和课堂评价相关理论及应用。具体而言,语言教师不仅要懂得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还要知晓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利用,掌握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技能与技巧。下面从理念、内容及方法三个层面探讨“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

三、更新教学理念——评价融入教学

与其他专业核心课程不同,“英语测试与评价”这门课程本身有特殊性,既是一門内容课程,又是一门工具性课程,授课教师可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实现评价的促学作用,学习者不再被动接受评价,而是主动参与,和教师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师、同伴和学习者就学习目标、当前水平及学习途径开展形成性对话与合作(Black & Wiliam, 2009:8),具体实施模式如表1所示。

形成性评价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连续、循环的过程,其起点是学习目标及成功标准,终点是跨越当前状态和预期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在教学起始阶段,任课教师与学生分享学习目标及成功标准;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和手段(课堂观察、提问、自评表、小组讨论、做事测试等)收集、解释学习者学习证据,确定学习差距,并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学习者根据提供的反馈,在教师的帮助下调整学习方法达到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学习目标实现,同时新的学习目标出现。这一过程中,反馈是核心环节,既是老师给学生的反馈,又是同伴之间相互反馈,还是学习者通过自我评价得到反馈。这些反馈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帮助他们缩小当前状态和预期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需要指出的是,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离不开良好的氛围。授课教师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学习者认为课堂是一个“安全”的地方,能够寻求帮助;学习者将错误视为新学习的来源,并承认学习中的困难或问题;课堂上的关系是支持性和协作性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信任。

四、改革教学内容——测试与评价并重

Jin(2010)通过调查全国87所高校,发现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大多重视传统测试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很少涉及教育与心理测量,课堂评价更是少有提及。Inbar-Lourie(2008)指出,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应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评价素养,给予课堂及外部评价实践应有的重视。由于当前测试与评价课程大多效果不佳,课程对学习者的实践影响不大,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本课程注重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衔接与平衡。具体而言,教学内容分为四大模块(表2):1)课堂评价;2)传统测试理论及实践;3);教育测量;4)课堂实践。教学中,考虑到本课程面向的是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部分理论性强的内容,如效度的估计方法,要求学习者了解即可。

通过表2不难看出,与以往教学相比,改革后的语言测试与评价课程教学重心发生了很大转移,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改对教师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从以测试为重转向课堂评价与测试并重,并辅以教育测量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环节,加强他们对测试与评价的真实感受。需要指出的是,教育测量相关知识贯穿传统测试理论及实践中;课堂实践既涵盖课堂评价,又包括传统测试,还涉及教育测量。

教学实施层面,建议将课堂评价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考虑因素有二,一是该部分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理论性不强,学生容易接受,不会对整个课程的难度造成过高的估计,从而影响后续学习。笔者曾几次担任过此门课程的教学,教学主要围绕传统的测试理论及实践进行,还涉及一定的教育测量知识。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得知,许多同学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部分术语(如效度、构念、标准差、方差等)过于抽象难懂,从而产生畏难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二是课堂评价是形成性评价,也是促学评价。与其他模块不同,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又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较为系统地讲解课堂评价,让学生掌握评价方法,学会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然后在课堂中实践(贯穿整个学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职前中小学英语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

五、“测试与评价”教学方法多元化

与教学内容改革相适应,“英语测试与评价”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应进行改进。教师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1.课堂讲授与启发式相结合

理论课教学中,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点、难点,以教师讲授为主,即精讲课程的核心内容,如信度、效度、构念、标准差、方差等。通过提问等方式,确定学生是否掌握。对于那些似懂非懂的问题,任课教师可事先设计一些试题或收集一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最后由教师答疑。这种教学方法体现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2.案例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案例式教学要求教师事先搜集素材,课前交代案例的主题,并要求学生查找相关材料,准备课堂发言等;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及评价,调动学生案例的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如讲授试题编写的原则时,可重点介绍当前英语考试中应用最广的题型——多项选择题的出题原则。教师通过收集常见考试中出现的质量不高的多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课堂上教师可提供考点(如某个词汇的用法),要求学生自主出题,然后小组讨论分析。案例与讨论相结合,不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促使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3.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评价

本课程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一方面,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复杂内容的同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编写相应实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软件(EXCEL,SPSS或R语言)对试题及考试分数进行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使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讲授档案袋评价内容时,教师可引进电子档案袋,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及成长轨迹。与其他评价方式不同,档案袋评价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学生设定学习目标,选取最能体现自己能力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课后反思等,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也是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不同之处:档案袋评价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手段,同时让评价真正服务于教学,达到促学的结果。

4.任务式教学

“英语测试与评价”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许多内容需要学生亲自实践。例如,课堂评价是一个涵盖面广的概念,涉及诸多要素,单纯的理论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从网上收集各种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设计相应的课堂评价活动。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专题讨论及课后总结,教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评价原则、选择合适的评价手段及方法,在以后教学中利用评价手段监控并激励学生学习,从而锻炼他们的课堂评价能力,提升语言评价素养。

以上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共同的教学思想,即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学生自主命题,设计评价手段及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运用档案袋记录学习过程。这一教学思想让学习者能够体验不同的评价方式,并根据教师、同伴的评价反馈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成为自主学习者,更有效地提升语言评价素养。

六、结语

作为教师专业核心素养之一,评价素养日益受到关注。语言教师评价素养的培养需要多方通力合作,职前、准入及在职培训都应包含相应的评价培训内容。其中,师范院校(职前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不仅要开设语言评价相关课程,还要培养学生利用评价促进教学的能力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就“英语测试与评价”课程的教学内容、理念及方法等方面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改变了以往重测试轻评价、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并将评价纳入教学,为英语教师职前、在职评价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Black, P., & Wiliam, D.. Developing the theory of formative assessment[J]. Educational Assessment,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2009(21):5-31.

[2]Fulcher, G.. Assessment literacy for the language classroom[J]. Language Assessment Quarterly, 2012,9 (2):113-132.

[3]Inbar-Lourie, O.. Constructing a language assessment knowledge base: A focus on language assessment courses[J].Language Testing, 2008,25(3):385-402.

[4]Jin,Y.. The place of language testing and assessment in the professional prepar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in China [J]. Language Testing, 2010,27(4):555-584.

[5]Kleinsasser, R. C.. Transforming a postgraduate level assessment course:A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ors narrative [J]. Prospect, 2005(20):77-102.

[6]Malone, M. E.. The essentials of assessment literacy:Contrasts between testers and users [J]. Language Testing, 2013,30(3):329-344.

[7]Scarino, A.. Language assessment literacy as self-awareness: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interpretation in assessment and teacher learning[J]. Language Testing,2013,30(3):309-327.

[8]Taylor, L.. Developing assessment literacy[J].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9(29):21-36.

[9]廖善平.国内外外语教师评价素养研究述评[J].基础外语教育,2016(4):3-11.

猜你喜欢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且行且思
探析营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三重”齐发,教育无瑕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