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样拓展课外阅读,切实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

2018-08-07朱广龙徐开泰

语文教学之友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朱广龙 徐开泰

关键词:中职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在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当下,课外阅读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有充实的内心、丰富的生活、良好的素养、睿智的思辨。然而,在日渐精细化的教学推进模式下,繁重的学习任务不断挤压着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锐减。笔者通过对自己推進课外阅读的实践进行总结,希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推荐阅读书目,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并非不爱读书,往往苦于无好书可读。书店里书虽多,却让学生难以选择。我就常常把自己的藏书、所订的杂志借给学生,供学生闲暇之时阅读;也让学生推荐自己阅读过的有价值的书,供师生共同阅读探讨。

中职学生是朝气蓬勃的群体,喜欢动漫、韩剧、篮球、青春文学等时尚流行的话题。因此,同学间相互推荐、相互交流,成了青少年共同关注内容的大碰撞、大融合,能开启更精彩的阅读领域。向现象问一问原因,向人物问一问秉性,向事件问一问意义。我向学生推荐龙应台、汪曾祺、白岩松等写作的书籍。师生推荐的书目相互补充,更趋丰富,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凡事无计划不恒久。每学期之初,我都带领学生搞个热热闹闹的学期阅读出征仪式,学生列出自己的阅读计划,写明提高阅读质量的具体措施,然后交由各自的成长共同体组长保存并监管执行。教师随机查看阅读进展情况并计入成长共同体积分,奖优罚差。

下面是我们班王睿涵的读书计划,他以每月读完一本书的速度,稳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017年

9月  《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  列夫·托尔

斯泰

10月 《苏东坡传》             作者:  林语堂

11月 《一路走来一路读》 作者:  林达

12月 《百年孤独》           作者: 加西亚·马尔克斯

2018年

1月 《神曲》                       作者: 但丁

2月 《山居笔记》               作者: 余秋雨

3月《古文观止》               作者:吴乘权、

吴调候

4月《台北人》                   作者: 白先勇

5月《蒋勋说红楼》            作者: 蒋勋

6月《我与地坛》               作者: 史铁生

7月《诗经》

二、确定阅读时间,以多样阅读方式拓展阅读广度

我们以在校“三读”的规定动作和校外随时阅读的选做动作为互补模式来固定学生的阅读时间。在校期间我们有“三读”:早晨读课本,立足根本不动摇。语文必修、选修中有很多精彩的文本,晨读期间,安排学生反复诵读。中午读杂书,兼顾兴趣不单调。这个时段也是学生一日三读中最期盼的时段。学生可以选择文学名著、地理游记、散文杂文、青春时尚、运动军事、历史天文等内容进行阅读。晚自习课之前的半个小时的晚读时间诵读与白天教学有关的拓展材料。诸如最近教授“向青春举杯”板块,我们精选印发了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北岛的《回答》等多篇现当代诗歌名篇;在学习苏东坡的《赤壁赋》时,我们印发了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布置学生去百度查找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等。

利用学生在校期间的诵读时间,我们立足文本,兼顾兴趣,注重拓展,师生共读,有效引导,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我们建议学生养成随时阅读的好习惯。茶余饭后的时间用起来,口袋书拿出来,听书软件下载下来,城市书房、图书馆跑起来……床头有书、客厅有书、书房有书,书要在随手可及的范围内,随地就能读起来。

阅读,并不只是读书。听演讲、看访谈、看纪录片,也是别样的阅读。这种阅读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欢。听演讲,让学生收获激情和自信;看访谈,让学生深度了解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坚持和彷徨;看纪录片,让学生拓展眼界。近年来我们利用每周六上午的阅读课安排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使学生了解孔子、司马迁、苏轼等;观看“大师”系列、《西南联大行思录》,使学生了解民国大师情怀;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等。

阅读,不只靠眼睛,还可以听。看书和听书,虽是同样的内容,但感觉却完全不一样。看,能去体会书中的含义,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不同思考,它是平面的。而听,一来解放了眼睛,二来说话者的语气语调都可以提升你的阅读(更准确的是“听读”)质量。我下载了于丹、龙应台、李野默、蒋勋等人的音频资料。虽然于丹这几年颇受争议,但是她的语言依然让我有种惊艳的感觉。普通的故事、众所周知的句子从她的嘴里说出来就有了一种如锦似缎的华丽。龙应台自己读《目送》,摄人心魄,让人有种绵长又坚韧的温暖。这是文字内在的魅力。李野默朗读《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小说,声音浑厚而多变,情感充沛而细腻。这些朗读都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蒋勋说红楼”,立足名著本身,解读世事人情,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所在。学生们都有听音乐的习惯,我就把这些音频资料推荐给他们,建议他们在休闲时接受阅读的熏陶。

基于微信平台的公众号阅读方式,我向学生推荐“儒风大家”“诗词世界”“墨香中华”“民国文艺”“古典书城”“诗享乐”“新华社”等知名公众号,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传统文化、名家风范、时事精要的熏陶。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有引路人,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挑起这个重担,成为学生阅读人生路上的“导游”。

三、构建阅读平台,开展阅读活动,提升阅读效果

阅读,是相对隐形的一种活动,需要教师构建阅读的平台,开展一些阅读活动来保持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以前曾经每两周开展一次“阅读沙龙”,在这个活动里,学生可以选择内容健康主题鲜明的诗歌散文以自由朗诵的形式在班级呈现,并围绕自己所选的内容开展诸如美句摘抄、周记撰写、阅读心得分享等巩固性活动。以点带面,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

“团旗下讲话”,每日一人主讲,每人学期内必有一讲,“课前三分钟演讲”,学生自主安排,轮流演讲,时跨古今,例引中外。以讲促读,以读促讲,拓展了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学期,我利用担任班主任的便利,尝试将班会课的时间给学习成长合作小组,由他们确定主题、选择题材,强化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开学以来,我们已经成功举办“学会感恩”“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两节自主班会课。我引入了竞争机制,从内容的广度、深度两个方面给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援引名言名句、名人轶事、名家成功之道;促使学生编写活动节目,精确语言表达。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活动又更好地推动了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

日前,我校刚刚举办了诗歌朗诵比赛,合作小组内部海选,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小组之间比赛,突出精英;年级决赛,决出优劣。此项活动,在我校学生中掀起诵读诗歌的热潮。

四、精读万卷好书,乐写万里旅途

行走,是另一种阅读。我每年寒暑假开学,总会花上一两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假期出游的经历。有的学生将旅途的图片和文字制作成PPT,配上音乐,与同学和老师分享自己在旅行过程中遇到的有趣的事,以及其对当地的民俗风情的个性化解读。

每逢节假日,我鼓励学生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每次传统节日休息的时候我总是鼓励学生和父母一起走亲访友、祭祖扫墓,让学生了解礼仪风俗、乡情民风。人世的庄重、人间的冷暖、人们的艰辛是书本中寻不到的阅读材料,就在这样的行走中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成长。心灵的成长需要一份闲适、宁静、从容。读书、听书、行走,不同的阅读方式,同样的体验和收获。我觉得语文教师不必纠结于阅读到底能带来多少成绩的提升,不必失落于背了那么多抄了那么多,作文水平还是原地踏步,也不必担心“放羊式阅读”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语文,是一门浸染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语文教师拥有和其他学科教师不一样的情怀。我坚信: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地创设阅读氛围,按部就班地推進课外阅读,学生就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闫红玉.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J].教学与管理,2001,(22).

[2]张帆.浅谈阅读技巧的把握与阅读能力的提高[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2014.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